新交际英语 综合教程3

主审:

总主编:仲伟合、李筱菊

主编:吴旭东、冯蔚

副主编:

编者:潘春梅、祝丽仪、王蕴峰、欧阳护华、邱小轻、潘春梅

作者:

译者:

书号:9787513577960

出版日期:2016/08/11

定价:59.9

图书信息配套资源

  《新交际英语综合教程3》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知名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开发的英语专业基础教材。本教材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有机衔接,秉承“全人教育”的理念,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基础,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严谨的编写,逐步培养学习者得体有效地运用所学语言来获取信息、表达思想和增进理解的能力,为成为“会思考、能感知、善交际”的全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仲伟合
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主持人。已出版“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专业口译教材多部,其他著作、译著、辞书等多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翻译学、英语教育等领域论文70余篇。中组部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仲伟合教授长期致力于翻译学科建设,由其首倡并积极推动的翻译本科专业学位(BTI)于2006年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于2007 年设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长期致力于口译人才培养教育和研究工作并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探索建立完善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提高我国口译教育和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筱菊
      李筱菊,女,1929年9月生,汉族,广西苍梧人,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53年开始从教。 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常务理事。她是我国最早研究并引进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体系的学者。其在英国杂志发表的《为交际教学道路辩护》,被学者视为20世纪80年代国际英语教学改革的代表作之一。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获原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1985~1989年,作为全国高考英语考试标准化改革三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积极参与“全国高校招生英语科考试标准化试验”项目。该项目于1989年通过国家鉴定,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7年出版专著《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获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奖。
吴旭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二等奖。现负责主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交际英语”。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JournalofPragmaticsem>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英语专业教材《新交际英语综合教程》(1-4)
冯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教师,中山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商科硕士、语言学博士。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交际英语”团队成员、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英语语音”团队成员、国家级教学团队“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系列课程”团队成员、《新交际英语综合教程》分册主编。主要负责交际英语、英语语音、英文思辨写作及美国文化教学。
潘春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讲师,从事交际英语教学和英语写作教学十六年。教学过程中擅长运用过程法、写长法、读后续写、任务型教学等多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参与编写《新交际英语 综合教程》《新交际英语 写作教程》。参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交际英语”和“中级英语写作”教学团队建设。2008-2009年参加中美富布莱特外语助教子项目赴美教授中文,期间研修英语写作。2015年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学半年。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与英语教学。
祝丽仪
祝丽仪:女,副教授。1970-1975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8年获英国Warwick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硕士学位。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在澳大利亚Edith Cowan University进行访学,参与该校与我院的教学合作项目;2001年7-8月游学美国; 2004年应邀在英国Westminster大学作访问学者。毕业以来,坚持长期从事基础英语专业语言和英美社会与文化的教学,主要开设的课程有《交际英语课程》、《英国社会与文化》和《美国社会与文化》等课程;并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教学,如广东省及广州市政府官员赴英、美、加、奥等英语国家留学研究的培训班。个人研究方向和兴趣为英语教学法,英国和美国社会与文化等。主要论文有《一年级CECL阅读课教学的点滴体会》、《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组织与听说训练》、《CECL 教学必须以“交际”为中心》、《自考学员汉译英典型错误分析》、《以疑激趣以旧带新——浅谈初三口语教学》。
王蕴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华中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硕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国家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交际英语”团队成员,《新交际英语 综合教程》编者。担任本科生的“高级交际英语”、“语言教学与测试”课程的教学和学院英语教学部的工作。
欧阳护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外国语协会会长、中国教育学分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副主任。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特聘校外博士生导师、“南粤教师”,SSCI期刊《语言学与教育》副主编(2000-2005)等。担任多家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审稿人,英美多个大学的博士论文评委和终身教授评委。曾在哈佛、剑桥、巴斯、利兹、兰卡斯特、欧洲商学院、乔治敦、港大等多所国际一流大学做学术讲座。在教育人类学、跨文化研究、对比修辞、应用语言学、教师发展等领域都有丰厚的成果。在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和法国《教育与社会》季刊上的论文被评为其领域中近期有重大影响的成果。被社会科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教育学、哲学等18个国际权威学术摘录索引文献收入。
×
×
此资源仅向教师用户开放

完成教师认证,即刻下载资源

如遇问题,请联系客服400 898 7008(电话、QQ同号)
或扫码关注“外研社官方服务号”进行咨询

教师认证 关闭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