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
Q:请您简要介绍一项您成功申报的课题,包括课题级别、课题名称、申请时间、课题概述、是否结项等。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自然诗歌传统与生态诗歌的兴起研究”(2016—2020),正在进行中。
Q:该项课题选题的来由是什么?您如何评价该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该课题的最初产生源自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环境问题日渐演变成一个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的今天,以自然为主要表现对象、重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诗歌却被人们当作“只有活在旧日时光里的老人家才乐意聆听的老套的陈词滥调”(Astley, Earth Shattering 15)。换言之,自然诗歌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与我们这个时代严重脱节,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尼尔•阿斯特利(Neil Astley)认为人们之所以对自然诗歌有此消极印象,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然诗歌与时俱进的事实,即“众多当代诗人以环境危机为题材,其作品不乏洞察力和激情”(15)。阿斯特利所说的这类诗歌还有另一个名称:“生态诗歌”,只不过英美诗歌评论界一直以来习惯于把“自然诗歌”和“生态诗歌”混为一谈。由此可见,自然诗歌在当今社会所受到的普遍轻视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于新兴的生态诗歌缺乏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着概念不清的问题,没有对自然诗歌与生态诗歌的关系做出明确的界定。
为此,本课题计划对以下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英国自然诗歌产生于怎样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背景之下?它经历了哪些主要发展阶段?何以演变成生态诗歌?生态诗歌有哪些基本思想特征?它是对自然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因为某些质的差别而形成与传统的实质割裂?自然诗歌与生态诗歌的文学关系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次的思想根源?除开以上这些核心问题,本课题还将讨论自然诗歌与生态诗歌如何处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以及生态诗歌的发展与生态批评理论之间有着何种联系等诸多重要问题。
简而言之,本课题主要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来研究和梳理英国自然诗歌的发展历程,并在英国自然诗歌传统当中展示和审视生态诗歌在当代的兴起与发展。课题将弥补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对于英国自然诗歌以及生态诗歌的整体研究的不足。
Q:您如何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文献?如何对文献进行阅读和评价?
我从1999年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就开始专注英国诗歌研究,2006年前后又开始涉足生态批评研究,所以很多资料的收集和阅读都是长期积累。此外,每年至少一到两次出国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并与国内外同行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订阅领域内的国内外权威期刊等都是让我们掌握前沿成果的有效办法。
Q:您该项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展示英国当代生态诗歌对于英国自然诗歌传统的继承、发扬和突破,由于自然诗歌传统本身存在多种思想的混杂,甚至有不同思想的对抗,其影响是复杂的和多层面的,因此把握重点十分关键,此重点必须贯穿我们对于自然诗歌传统的梳理和对于生态诗歌特点的挖掘,其一是重点分析诗歌对于现实中自然状态或生态问题的反映度和参与度;其二是重点把握诗歌对于自然与文化之关系的思考;其三是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形式和手法在支撑观点、表达思想上所起的作用。
Q:您该项课题研究的难点是什么?您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是如何解决的?
该课题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学界在生态诗歌研究方面存在的概念不清、观点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对生态诗歌的概念已形成大致界定,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描述,还需要通过后续更加深入的理论学习和更多诗歌文本的研读加以进一步明确。
Q:您该项课题创新之处在哪里?
该课题首先弥补了国内外国文学研究界对于英国自然诗歌以及生态诗歌的整体研究的不足。其次,本课题相比于国内同类研究的一大特色是在充分掌握国际生态批评领域近十余年来产生的前沿理论,以及充分了解英美学者围绕自然诗歌和生态诗歌所展开的研究和所发生的观点冲突的前提下,让我们的研究加入到国际范围内同类研究的对话当中;其中,我们从中国学者的视角出发,对英国生态诗歌所进行的生态文明审视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可构成另一个特色。
该课题在学术观点上的一个重要创新是明确提出生态诗歌与自然诗歌对于自然概念以及自然与文化关系的不同理解决定了生态诗歌与自然诗歌之间的质的差异。另一个创新点是把布莱克视为英国自然诗歌传统中除华兹华斯之外的另一个思想起源。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将在探究自然诗歌多大程度上反映现实中的自然面貌和政治社会矛盾等问题时,把英国历史研究,尤其环境史研究的成果纳入进来,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尝试。
Q:您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最大的问题是确定选题。我的体会是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主要指已有研究成果)选择最有把握同时又具有相当大的研究意义的题目。我曾在A选题和B选题间犹豫不定,两个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相比而言,我对A选题更感兴趣,但又感觉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自己还没考虑成熟,最终我还是决定选择自己感觉更有把握的B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