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Q:请您简要介绍一项您成功申报的课题,包括课题级别,课题名称,申请时间,课题概述,是否结项等。
我所申报的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名称是“英国作家戴维•洛奇研究”,申请时间为2007年,2011年结项。
Q:该项课题选题的来由?您是如何评价该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2007年已完成博士论文《戴维•洛奇作品中的危机母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作家的作品主题、艺术特色、批评理论的全面研究。该项目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体现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的洛奇研究历程,我们发现洛奇研究在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还存在研究重心失衡、研究存在盲点、研究缺乏系统等问题。早期的研究纠结于对洛奇写作性质的界定,洛奇最先被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介绍到中国,对其写作风格的论述通常会扣上“后现代主义”的帽子;后有学者关注到洛奇的作品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称其为新写实主义作家;不过,对洛奇最常用的标签是校园小说家、学院派小说家,近年来不少学者注意到他的“天主教小说家”的侧面;对洛奇批评理论的介绍较多局限于学院派时期的洛奇对小说的语言、现代写作模式、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对话性等问题的论述,忽视了洛奇在“巴赫金之后”的批评实践。总的来看,国内对洛奇的校园三部曲和单部作品的单向度研究占据了主导地位,缺乏对其生平、思想、创作相结合的系统研究,尚未形成全方位的令人信服的完整阐释,而国外虽有多部洛奇研究专著的出版,如莫斯利(Merritt Moseley)的《戴维·洛奇:你能走多远?》(1991),伯贡齐(Bernard Bergonzi)的《戴维·洛奇研究》(1995)以及马丁(Bruce K. Martin)的《戴维·洛奇研究》(1999),都对洛奇的文学成就做出了较为完整的评介和阐释,但不足之处在于三本论著都是对洛奇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所作的历时性研究,都把洛奇的校园小说和宗教小说分开论述,把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分开论述,而且由于研究时间较早,无法跟踪洛奇的后期作品。余下的专著集中于研究洛奇的校园小说,偏重文本形式分析,对其作品蕴含的危机意识及其代表的文化意义认识不足,多关注洛奇的中期作品,忽略洛奇的早期作品,也未能及时跟踪洛奇的后期作品,缺乏对其创作主题、写作艺术、小说批评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在洛奇的整体研究上留有许多空白(Morace 1989,Ammann 1991,Björk 1993)。因此本研究针对国内外洛奇研究的弱点和盲点,对洛奇进行更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以其作品中蕴含的“危机”母题为主线,研究洛奇小说的主题意义;从标题、开头、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等十个方面研究洛奇的写作艺术;以“学院派时期”和“江湖派时期”两个阶段对洛奇的小说批评进行总结和评述;分析洛奇的小说实践和小说批评之间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最后探讨洛奇对待社会现实、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中各种危机所持的“双重意识”。
Q:您如何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前沿文献?如何对文献进行阅读和评价?
在文献搜集方面分为搜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即作家作品文本,批评文本,因为洛奇既是小说家也是评论家,第一手资料要全,包括作家访谈。第二手资料指相关参考资料,国内论文通过中国期刊网检阅,专著通过图书馆检索;国外论文搜集借助电子数据库,专著也是到国外图书馆查找,本人2009-2010年在剑桥大学访学,为查找国外资料提供了便利,并且在此期间对洛奇进行了两次访谈,为研究提供了更直接的参考资料。
Q:您该项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什么?
研究重点是把洛奇的小说主题、小说艺术、创作实践和批评理论有机结合加以研究。
Q:您该项课题研究的难点是什么?您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是如何解决的?
对洛奇的研究主要有四个难点:
1)研究洛奇的天主教题材的小说需要对西方20世纪宗教危机的根源和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有深入的了解。
2)对洛奇天主教小说和学院小说进行综合研究的关键是理清西方文化中宗教危机和文学危机的关系问题。
3)对国外戴维•洛奇研究的发展和现状的了解在资料更新上有一定的难度。
4)联系当今中国文学实际,阐述洛奇研究对国内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中主要还是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请教、多交流探讨来具体解决以上研究难点,继续实施课题研究。
Q:您该项课题创新之处在哪里?
本选题的总体研究方法是历史学的,但兼收并蓄文化学、社会学、神学、心理学等其他领域的理论和思想。其创新和突出特色是:本研究力图突破已有的洛奇研究专著按照时间顺序以单部作品为研究个案作历时性研究的模式,而以论点为主线对其作品进行共时性研究;我们尝试着将洛奇的小说主题、小说艺术和小说批评理论分解成多个论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逐一加以论述,而不同的论题之间又有着十分紧密的逻辑关系,使整个研究项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外,就已有的洛奇研究倾向于把其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分开论述的问题,该成果对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做了更全面客观的分析,努力做到主题研究和形式研究相结合、意识形态的研究和审美研究相结合、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相结合、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相结合,是当时国内外对戴维·洛奇最全面、最系统的研究成果。
Q:您在课题申报过程中最大的收获在哪里?
本来博士论文仅做主题研究,课题拓展为较为系统的综合研究,通过申报课题学会如何由点及面,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在课题论证中,受到专家的指导,使得研究思路更加清晰,论证更加严谨。
Q:您在课题申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主要困难是研究时间和资料不足。通过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去剑桥访学解决了这个困难。
Q:您平时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包括选题能力、创新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
多阅读本领域的权威期刊,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交流,了解学术前沿,发掘研究空白或突破点;还要多思考、多动笔,多与同行交流探讨。
Q:您认为您课题申报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选题新颖或有特色,对研究现状有充分的了解和评述,对研究问题有清晰的把握,论证严密,还要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研究成果,认真撰写申报书,注意细节。
Q: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选题指南来进行选题?
选题指南是专家认定的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或空白领域,因此很重要。在申报前要参考前五、六年的选题指南,包括参考已经立项的项目名称,课题申报不能重复。如07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时,参考选题指南中“外国重要作家作品研究”,通读近年来的立项课题目录,了解到没有关于戴维•洛奇的研究,因此就申报了此项目。14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看到选题指南中有“外国重要文艺思想和流派研究”,了解到“跨艺术诗学”是欧美在上世纪60、70年代之后兴起的批评方法,但国内做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所以就申报了这个课题。所以选题指南还是有很大的指导性意见。
Q:如何判断某一个课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可否举例说明?
申请人在申报课题时对研究现状会有了解,就会知道该课题是否有学术价值。专家评审时,一方面专家熟悉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从申报课题看出本立项是否有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专家通过阅读申报书,可以判断申报人对研究现状是否掌握全面,研究价值是否写到位。
Q:国家课题的选题与一般学术论文选题区别在哪里?
国家课题要有广度、深度和厚度,比博士论文选题宽广,需要专著来结项。一般论文只要有一定的重点关注方面即可,所以二者的区别很明显。
Q:交叉学科应该怎样申报?
这一点我还没有太多体会,建议前期积累在哪个学科更多,就朝哪个学科来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没有交叉学科这个分类,教育部项目有交叉学科分类,所以在申报时要具体考虑。如14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欧美跨艺术诗学研究”,因为该项目主要研究外国文学,借助跨艺术诗学这个批评理论,所以放在“外国文学”类申报。
Q:课题题目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常见问题是题目或过于宽泛,或狭窄,或平淡,另外注意不要有副标题。“……视野下的……研究”这样的题目不是很好,研究方法可以在申请书中详述,但不需要在题目中加上这样的框架。
Q:项目申请书中的“主题词”的作用是什么?应该如何设定主题词?
“主题词”要和研究问题紧密联系,不超过三个主题词。如14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欧美跨艺术诗学研究”,主题词为跨艺术研究,艺格互换,理论与批评。跨艺术研究是本项目的研究重点,艺格互换是欧美跨艺术诗学批评的关键词,理论与批评作为主题词是因为本研究不是纯文艺理论研究,还有批评实践。评审专家通过这三个主题词能清楚知道本项目的研究问题。
Q:怎样理解课题论证页给出的提示和注释?哪些内容应该尤其关注?
课题论证活页的提示给出大致的框架,一般按照其顺序来写,分为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前期成果。研究的主要内容属于重点部分,不能研究意义太多,研究内容过于简单。
Q:课题论证中的课题概述与一般论文中的摘要有什么区别?
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需要有系统研究,最终成果是专著,因此课题概述要宽广,研究现状要有评述,研究现状撰写中常见问题是罗列式。课题概述要根据选题来梳理和选题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要有分析,指出哪些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研究基础,还要指出这些成果存在的薄弱之处,需要自己的研究进一步突破。
Q:课题论证中的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常见的问题有哪些?请您举例说明。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研究现状要有代表性。如14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欧美跨艺术诗学研究”,研究现状不能只包含英美和国内研究现状,因为是欧美跨艺术诗学,还要包含欧洲大陆,如法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研究现状。所以研究现状和课题的选题范围有关。
Q:课题论证中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如何填写?创新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青年教师如何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创新体现在新材料、新观点、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角度,只要其中一点即可。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能够提高自己的学术创新能力。
项目预期成果和结项成果两者应该一致,不一致要申请。成果有变动,如名称变动,或课题组成员变动,或课题结项时间变动,一般要申请,中期检查时在表格中需要注明变动之处。结题后成果如果出版题目可以变动。
Q:项目申报书里填的参考文献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参考文献要注意时效性,不能用太老的文献;参考文献格式要统一。
Q:前期成果的相关程度应当如何把握?
前期成果越相关越好。如果年轻老师发表的东西有限,可以把所有发表的成果都填上,从某种程度上这也体现你的研究能力。如果申请人前期成果薄弱,可以考虑团队中增加研究能力强,发表和研究相关成果多的成员。
Q:申请书中“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障”栏目应如何填写?尤其对于年青没有经验的老师,这部分如何把握?
完成条件可以写主要学术简历以及相关理论的学术积累。如我从硕士阶段学术积累开始写,博士研究经历,访学经历,以及参加和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等,这些都可以算作学术积累。对于课题负责人前期成果的社会评价,可以写发表文章的引用率、下载次数,专著是否有书评,是否获奖等;也包括参加会议,做了什么层次的宣读,听众反响等。在完成课题时间保证上可以写所在单位科研条件好,藏书丰富,学校重视;也可以提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科研经验丰富,团队团结;单位领导对教师科研工作支持等,最后写课题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Q:您在项目评审,还发现哪些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您有哪些建议?
常见问题:在看申报书时遇到雷同的选题,评审专家主要看申报书写得是否认真、论证是否严密、前期成果是否多。申报书撰写中细节很重要,包括标点符号、细节措辞等。
建议:申报书完成后请专家看一下,尤其是有评审经验的专家看。最重要的是选题要好,如果是好的选题,要坚持申报,不仅申报前期成果资助,还可以申报后期资助,这样在继续做的基础上项目完成也更容易。同时对于课题申报也可以从小的项目着手,如从校级、各级学会、市厅级、省哲社等项目申报中不断积累经验,脚踏实地做这些项目,可以学到科研方法以及做科研的套路,也会有成就感,最后到达真正想做科研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