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
2007/12/12
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具有“双刃剑”作用
——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思考
五千年中华文明,悠远绵长,积淀深厚。可以说,古代中国一直是东方文明发展的动力,在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方面对人类贡献卓著,直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
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阻碍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文化因素,从而使其对于科技创新具有“双刃剑”的特性。尤其是持续上千年的科举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成才途径,导致了读书人对权威的迷信、过度的讲究礼仪而缺乏批判精神等等。这种文化氛围不讲求探索,泯灭了创新的火花。
如今,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使命,我们要对目前创新文化氛围的稀薄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说文化是孕育人之灵性的胞衣,那么,创新文化则是创新型国家的灵魂和基石。若要不断催生创新型人才,必须拥有与之相宜的创新文化“土壤”。因此,构建创新型大学的文化氛围已迫在眉睫。
尊奉权威与批判性精神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讲究“天人合一”、“敬畏自然”,中国人对自然的研究往往止于观察。在文化传承上重继承,重经验,重祖宗之法;墨守陈规和讲究等级秩序的儒家传统,使人们养成“尊师听话,信奉经典”的习惯。
尊奉权威、过分强调传承是科学突破与技术创新的障碍。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用人性反对神权,崇尚科学,重视现世生活,相信自然秩序,敢于怀疑权威,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价值观,遂出现科学的繁荣、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
我们认为,破除迷信的批判精神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切认识的进步和创新发展都必然地源于对已有认识的批判与超越。
中外文化史都表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能否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精神,往往是其能否真正地鼓励创新、鼓励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学术界之间缺少公开的、批评性的交流在中国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对学术批评的正面态度将有助于建立我们所期待的科学文化语境,即科学的真实性比“顾面子”重要得多,深刻的有见地的批评远胜于不负责任的“一团和气”。过度的温柔敦厚,或许对维持一个传统的中国式家庭必不可少,但对于一个生气勃勃的科学研究单位而言则是有害的。同事间坦诚的批评建议和争论对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体制性障碍和长远目标
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发端是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权威李约瑟博士的结论是中国的官僚封建制度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即体制性障碍。在新世纪,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就在于要克服旧的文化和体制残余的约束。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是发动高校教师开展科技创新的必要前提,比如改变过分倚重行政化、指令性管理的套路;革除一些高校管理机构职能重叠、效率低下的弊端等。当下很多高校的科研激励措施都是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产出量为考核标准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而科研成果质量究竟如何,是否具有创新性和显示度则不被详细考核。这造成了近年来许多高校的学术论文等“成果”数量大增,但在国际上或国内学术前沿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却屈指可数。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在评价中国的科学研究时说:“拥有在5年内仅发表1篇论文,但该论文得到其他国家学者引用20次的科学家,比拥有在5年内发表10篇论文,但这10篇论文仅得到1次引用甚至1次也没有的科学家要重要的多!”
宽松而有紧迫感的学术环境,对创造活动,包括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里,总有一种“必要的紧迫感”,使得科学家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目前,中国高校要营造有“紧迫感”的科研环境,主要面临两个重要的任务: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和科学评估体系的建立---行政口减少冗员、提高效率、简化程序,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考核体系。在考核方面广泛聘请国内国际同行评议,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研究机构普遍采用的方法,我国高校也应该借鉴其思路和方法。
同时,坚持长远的科学目标和发展个人兴趣也应该是高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现代科学历史表明,重大问题的突破往往始于那些追求自己研究兴趣的小实验。因此,高校和科学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个稳定和宽松的环境,让科技人员可以自由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问题;并提供一些机制,鼓励、引导他们从不同方向对重大科学问题进行探索。各个领域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本身通常是比较容易辩认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则是难以掌握的。
对科技人员个人来说,沿着西方主流实验室目前的研究方向与他们竞争是极为不利的。摆脱主流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方向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和坚持。这些与当前一些急功近利的倾向是不相容的。
传统的成才途径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应如何做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我们试以中美大学教育来比较。在国内大学读书,学生常常是忙于埋头做笔记,而考试内容也多是“注、疏、解”。而在美国大学读书,平时学生忙于思考问题,考试时考的也是学生在想什么(批判性思维)。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往往成了一种教学常态,教授是在学生的不断质疑中完善自己的思想和体系,学生也是在不断质疑教授的思想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判断、观点和知识体系。这种相辅相成的批判性思维构成了美国大学的批判精神。而科技人才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以批判性思维作为基础的,因为探索与创造就是用批判性思维去重新思考别人做过的事情,甚至推翻别人的经验或结论。
因此,要从教育观念和考察方法的转变入手,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视角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养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辨精神。创新对个体而言,是通过个体积极的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要素、新的知识要素进行组合,从而提出新的想法或者创造新的东西;对社会而言,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价值。
高校肩负培育下一代创新人才的重任,更应该强调的观念是,激励学生追求知识的热忱重于传授知识本身;培养学生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不甘落后于前人,不受别人思想束缚的精神;使学生善于另辟新径、不满足于现有知识、急于检验自己的设想和判断力,对创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激励学生向往、热心于创新活动,能够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快感。同时,还应当让我们的学生养成不断学习和猎取多学科的知识并交叉融合的意识与习惯。学生对现有的证据、假设、概念提出的挑战,无论是多么幼稚和薄弱,都应该受到鼓励和严肃对待。个性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缺乏个性,就缺乏创造性,只有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有所创新。(河南大学副校长 宋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