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中国需大量基层创新人才
2007/12/07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培根
作为一名教师和校长,我曾在不同的场合呼吁注重基层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主张高校多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实践、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成为我国基层创新队伍的主力军。
创新就是成功地做了别人没做或没做成的事
对于“创新”这个词,人们都已耳熟能详。但不同的人对“创新”的理解差别很大。创新有很多层面,从诺贝尔奖得主到普通的技工,都可以创新。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有个工人叫王洪军,今年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这是很了不起的。他是技校毕业生,没上过大学,却在轿车修复方面作出了技术创新,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出版了专著。中国很需要这样的创新型人才。
从基层人才的创新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并不神秘,在不同的岗位都可以创新。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汽修工人,我们可以看出创新的本质,那就是成功地做了别人没做或没做成的事情。
当前中国基层创新人才非常缺乏
我有个观点:创新实际上是一个金字塔。以诺贝尔奖得主等为代表的最高层次的知识发现是创新金字塔的塔尖,塔尖下面还有应用发明、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等。从创新人才的分布来看也是这样——越是基层的创新人才,量越大;越是高层的创新人才,量越少,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从1901年至今,全世界也只有770多人次。
一个国家当然需要处于塔尖的顶层创新,但没有大量位于塔基的底层创新作为基础,整体创新能力就不可能达到塔尖。当前中国不只是高端创新人才缺乏,就是在创新金字塔塔基位置的创新,如技术集成,甚至在一般的工程创新能力方面,我们和国外的差距也很大,人才也非常欠缺。
大学生毕业时应具备基本的创新素质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从大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来看,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在离校时,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的能力:一是应具备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设计一台机器,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总体设计,应知道要先从工艺开始考虑。二是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包括对事物的质疑力和解决问题的构想力两个方面。他们要能够从我们习惯的世界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同时又要善于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构想。他们还要善于从集体中、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主动地乐观地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能力;要学会质疑,还要善于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选择正确的路径去学习。三是应有协同力。现代前沿科学命题大多是由许多人协同完成的。协同不仅是同学科人才之间的协同,还可以是不同学科人才之间的协同。
目前的分配制度制约了创新型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受到的制约很多。观念是一个制约因素,如关起门来办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不能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大学目前的分配制度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的收入分配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多元化。大学教师的收入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国家支付的工资、学校的津贴,还有科研方面的合法收入以及其它一些收入。如果放任这种局面不去改变,今后会成为很大的一个问题。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是,最近这些年,很多单位的科研经费增长了好几倍,但相应的科研成果却没怎么增长,甚至创新型的成果还减少了。大学教授或研究者希望有更多的课题来增加收入来源无可厚非,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由此导致这些教授或研究者很难专注于某一项研究。收入的多元化甚至导致某些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这当然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一问题单凭某个高校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它需要政府层面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决策来解决。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实践“实学”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高校应如何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我认为首先在教育观念上需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好的创新氛围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当然因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程度的差异,做法上会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定是创新氛围比较好的。因此,高校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调整“指挥棒”,鼓励他们多花精力搞教学,尤其是想办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
同时,我们的教育观念要更加开放。比如,工科大学要对工业界开放,让工业界人士走上大学讲台,不仅要请他们到大学开设讲座,甚至可以让他们讲授某门课中的有关章节,尤其是其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大学生也要到企业中实习,在企业中发现问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协同解决问题。
教育观念的开放还包括鼓励教师走出去,到社会中去,到实践中去。比如,某些工科院系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无论对学生还是对青年教师自己,这一做法都有莫大好处。
在培养方法上,我倡导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引导学生“实学”创新。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可明显感到我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不足。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被动实践”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学生沿着老师制订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这样被动的实践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学生日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导、鼓励、支持学生主动实践,从实践中提升。
华中科技大学经过多次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在全校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主动学习、实学创新的风气,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经验。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有十多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和多个创新基地,他们的运行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区别,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实践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在今年的微软“创新杯”全球大赛中,我们的联创团队拿到了软件设计的中国赛区冠军,团队成员陈志峰获得了IT项目比赛的全球第一名。这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基本上是从自发组织、自力更生的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成员动手能力、主动实践能力都很强。电信系刘玉教授的“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Dian团队,则是另外一种组织模式。在刘玉的带领下,六七十个本科生常年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成长成才。五年里,团队的科研经费从3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08万元,每年都有数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我主张百花齐放,但根本的主线只有一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来中国的创新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一代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