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该成学生的“天花板”
2014/02/2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注重质量、创新驱动的阶段,国人借“钱学森之问”来解答中国学生何以创造力不足的问题,越见深入。最近北大教授卢晓东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对比国外高校注重“挑战学生”的教学策略,就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论作了反思和质疑。他提出,“‘因材施教’强调‘教’的因素,强调既有知识的权威和束缚,但忽略了学习者要成为什么人。老师是否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挑战者?我们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挑战?是否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持续的学习和探索欲望?是否使他们具有生机勃勃的学习动力和生命力?当他们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构想时,我们如何保持宽容并提供足够的支持?”
对卢教授的观点,当然可以见仁见智。孔子被公认为对人类思想尤其是教育思想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伟人,其最大成就——作为教育理想的“有教无类”和作为教学原理的“因材施教”,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导引性价值。但孔子思想具有的划时代意义不应该窒息我们对教育哲学和教学方法论的进一步探索,历史的合理性需要通过今人的反思和实践而加以延续。卢教授质疑的应该不是教育方法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位,而是在以学生为本位的名义下,是否潜藏着设计者以自身为参照来塑造学生,而未能最终实现学生内在的潜能,尤其是创造性潜能的暗疾。
确实,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显以师者与求学者之间的不平等为前提。只要师生之间存在这样的高低关系,再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最后充其量只能让学生像老师,而无法让学生实现创造性的自我,更遑论超越老师。中国数千年来不仅在道德上,而且在知识上都尊奉孔子为“万世师表”,儒家经典成为一千多年中亿万举子的唯一教材,甚至都没有修订版,内含的主张不就是孔子作为至高、至大、至尊的“教师”事实上不允许也不可能被超越吗?如此教学目标之下,再完备的“因材施教”,最后教出来的学生也不可能超越孔子及其思想体系。
如果说孔子成为中国传统教育宏观上的“天花板”,谁都不能超越之,那么在教室里,则是每一位教师成为学生微观上的“天花板”,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不过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努力使之获得亦步亦趋上的成功。而真正以学生为本的“因材施教”,首先必须承认学生个体内在的独特性。所谓“创新能力不是培养出来的,每个学生天生就有创新能力”,就是这个意思。
教育哲学中存在一个深刻的悖论:所有创造发明者都有自己的老师,但他们的老师却没有能力作出这样的发明。既然如此,那么外部教育要获得理想效果,就必须立足于实现学生的内在天赋,“因材施教”再不是简单设计些什么东西“传授”给学生,而是首先发现学生本身具有什么潜能,能发展出怎样的创造力,然后再来设计这一潜能的实现条件,以及创造力的生成和发挥空间。在卢教授看来,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对学生的挑战,最重要的空间就是激发学生思考,允许他们试错,而这恰恰是传统“因材施教”所没有或者忽略的。
由“钱学森之问”而引出对“因材施教”的质疑和反思,其思维逻辑大抵如此:不追求学生像老师,而追求让学生不像老师,能超越老师做他们自己的学生才可能是有创造力的学生。(作者顾骏,系上海大学教授)
——原文载于《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