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
2014/03/12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2013年,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进展和新突破。盘点2013年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我们会发现,教育科研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产生了一系列新成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贡献了智慧。
■教育研究杂志社
2013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一年。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进展和新突破。教育科研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产生了一系列新成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教育梦助圆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社会各界就“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展开积极讨论,教育界紧紧围绕教育使命探索“教育梦助圆中国梦”这一重要议题。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先导。实现中国梦,既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期望,又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学者们指出,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有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还有学者指出,中国梦熔铸着中国人民的国家和文化认同。当前,中国梦的教育就是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塑造更加广泛的国家认同,并且为这种认同凝聚更伟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惠民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教育梦的核心是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美好愿景,这一表述获得了广泛认同。有学者分析了教育梦的深刻内涵与辨证关系,指出学有所教就是要坚持有教无类,基本导向是促进公平;学有所成就是要坚持因材施教,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学有所用就是要坚持终身学习,根本目标是人人成才。还有学者指出,教育梦助力中国梦,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教育综合改革,成就教育梦想。学者普遍认为,当前教育体系内部改革的关联度增加,众多矛盾和热点、难点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和深层次的原因,系统改革已成为必然要求。必须加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广泛协调,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眼世界,主动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加强对教育改革的宣传,加强对教育改革的研究,提升教育改革的理性自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立德树人是对教育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立德树人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学者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表达了我们党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坚守,是对教育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德树人事关我国教育发展全局,需要全面融入宏观教育政策的实施范畴。把“立德”的信念,放在学校教育精神的首位来把握;把“树人”的思想,放到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来衡量。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者认为,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可能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关乎整个国家的前途、整个民族的命运。要阐明学校教育的价值意蕴,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社会共同价值的建设。有学者认为,在道德哲学的意义上,道德教育的“中国形态”是“‘精神’形态”,回归“精神”传统,为解决现代性、世界性难题做出文化贡献。
优化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和环境。有学者指出,德育为先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德育为先”,先在“育德为基”,必须正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深化德育的融入、渗透,增强德育效果。
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明确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教育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一种教育变迁和世界潮流。有学者指出,教育现代化是国家全面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育既要面向现代化,也要服务现代化,更要率先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在复杂多元的国际关系格局下,我国教育现代化既要借鉴国际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和经验,也要立足国情和传统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明晰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标准与指标体系。教育现代化标准是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表达和系统描述,是推动教育整体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教育现代化的框架由教育的人道性、多样性、理性化、民主性、法治性、生产性、专业性和自主性所构成,由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决定。有学者提出,在我国教育从初步现代化向基本现代化的跨越中,应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教育发展方针,把更有保障、更加普及、更加适合、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健全、更有贡献七项客观指标和更加满意一项主观目标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指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战略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如何统筹协调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拉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有学者指出,教育战略的关键是打破户籍划分的城乡二元体制,要根据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特别要注重中小城市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引导大中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合理布局。
适应城镇化进程,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研究者认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放在城镇化背景下谋划和推进。以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为重点,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分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学者强调,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未来政策场域下的均衡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学校和教师等微观层面的探索和实践。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学者指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既要适应城镇化趋势,大力推进教育的城镇化,也要考虑社会发展阶段性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独特的教育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要优先考虑学校规模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因地制宜地布局不同规模的学校。
稳步推进高考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高考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充分认识高考改革的复杂性。高考改革关系到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公平的维护、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涉及宏大的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关系到维护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远远超出教育领域,是一种高度敏感的综合改革。因此,高考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要从我国国情、教育规律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出发,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深厚土壤。
做好顶层设计,体现高考制度创新。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高考改革的理想蓝图,即“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有学者指出,高考改革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评价和招生体制是高考改革的关键,一是建立多元化的招生标准体系,二是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三是建立高等教育招生公平监测和调节机制。学者们建议,高考改革要以地方、高校试点为突破口,逐步积累经验,有序推开。
异地高考政策应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异地高考不仅涉及考生利益,更是事关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大事。学者认为,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异地高考既要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迫切诉求,又必须充分考量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的承载能力与现实可能。
教育质量视野下的教师发展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聚焦教育质量探讨教师发展,成为近年来教师教育研究的突出特点。
完善教师专业标准。有学者指出,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发展提供更为准确的方向引导和价值坐标,教师标准不仅要包括学科内容知识,还应包括教师工作的范围和内容,确立教师责任的主要范围,并详细阐明每项标准对于教师知识和实践的意义。
重视教师责任和情感。有学者指出,教师责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教师在认真履行基本的职业责任的基础上,还应承担文化和社会责任。有学者强调,要重视教师情感的教育价值。
唤起教师的道德使命。学者们指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会对学生的道德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师德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标准和内在品质。教师应当具有文化自觉,推进立德树人,担当时代使命。
教学研究的新取向
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的一个着力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学者们对教学从哲学认识到实践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回归课堂的教学研究。面对教学理论原创性的缺失,教学论领域出现了课堂研究热潮。有学者提出,研究者要深入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域”之中,综合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探索与总结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律,解释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人文现象。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教学,泛在学习已经成为数字化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有学者认为,慕课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给教育教学带来深刻变化和深远影响,但课程实施人本化、公平化、优质化目标的达成依然面临挑战。
以大学章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发展
2013年,教育部首批核准6所高等学校的章程,我国大学章程制定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制定大学章程是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大学章程建设工作仍任重道远,相关问题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
制定大学章程助推依法治校。制定大学章程旨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动高校形成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实现依法治校。有学者指出,制定大学章程,一方面可以对大学举办者、办学者的权利边界和职责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对大学内部治理进行规范;同时,可以将大学的办学理念、组织属性等落实在学校的制度层面,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标志和载体。
协调大学内部权力关系。有学者指出,大学章程的主要内容是大学权力的分配及其制约。中国元素的大学章程,呈现为“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共同治理”的学校治理结构的核心思路,在学校层面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相互协调制约”的治理结构。
在实践中完善大学章程。有学者指出,落实保护大学内生力量的客观法则,才是最具特色、最有效的大学章程。还有学者指出,要从多个视角推进和引导大学章程建设,正确认识大学章程的地位和作用,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关系着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幸福,影响着高等教育改革与国家劳动力资源结构调整。围绕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基于就业满意度的就业质量标准建构。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多视角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扭转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种种误区和错误观念,促进大学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有助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有学者通过对高质量就业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基于薪资、福利、保障、工作时间及工作地点的定量描述模型,进而界定高质量就业的评判标准。
就业结构失衡是大学生难就业的主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但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失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最后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的需要。这要通过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和改革教育体制予以解决。
增强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教育研究方法论问题始终是教育学的基础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并影响到教育学的进展方向,对于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破解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困境。遵循什么样的立场、逻辑与方法,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有学者指出,只有突破简单化思维,超越二元性方法,立足二重性原理,重构教育研究方法论,才能使教育研究摆脱由来已久的纷争与对抗局面及困境。
以方法论自觉推动教育理论创新。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坚持“综合创新”促进教育理论的本土生成,既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历史的见证,也是教育理论发展和本土创生的内在要求。教育学在理论建构上,要强调理解的整体性;在认识探究上,重视生成的意义性;在价值取向上,重视经验的全面性;在研究方法上,体现世界的复杂性;在未来发展上,保持开放性。对东西方文化都要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对中国文化和丰富的中国教育思想更要深入研究,这是中国教育学的生成之根。
凸显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与中国特色。学者指出,教育实践与人类其他实践活动的差别与联系,是教育学在多学科研究教育的语境中确立自己学科立场的依据,站在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上研究教育,更强调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有学者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研究的学术品质,体现中国特色,创造中国经验和中国知识,需要教育学者具有中国自觉和中国立场,基于中国本土进行长期教育实践,形成全球视野下的“国际化”转化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研究成果之一。撰稿人:高宝立、邓友超、宗秋荣、杨雅文、金东贤、刘洁、许建争、张平)
新闻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3/10/content_41342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