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应用型大学远航的“压舱石”
2014/04/10
应用型大学不是新的层次,而是新的类型。新的类型会引发新的问题,如应用型大学究竟怎么办?人才培养规格是什么?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定位?这些问题需要破解。
■柳友荣 胡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倚重于职业性、操作性技能当然无可厚非,发达国家的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规格同样这么框定。不容忽视的是,当下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粗糙短视的行为:他们几乎忘记了“大学”的内在逻辑,忘却了博雅通识是“大学之道”,片面追求“应用型”,技能至上,岗位唯尚,大有“作坊式”人才培养之嫌。应用型大学不是新的层次,而是新的类型。新的类型会引发新的问题,如应用型大学究竟怎么办?人才培养规格是什么?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定位?这些问题需要破解。
应用型大学≠知识超市
新型大学手握“应用型”通行证,以前所未有的亲和姿态主动迎合社会,校园被打造成紧俏适用人才“加工厂”。这样的办学定位原本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符号,是高等教育“接地气”的本质表征。但是,办学定位上坚持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绝对不等于附庸风雅,让大学变成“知识超市”;人才培养上秉持实用性、应用性、技能性,绝对不等于急功近利,把大学蜕变成“手工作坊”。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理念的重心位移并非个案,新型大学教育理念的传染效应正在一步步传播扩散。由此,学科与专业、课程设置也相时而动,力求与未来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大学校园摇身一变,索性成为“知识超市”,瞄准地方和市场引进、开发、研制“知识商品”,社会可以从中自由选购消费。大量的职业元素和过浓的实用精神被注入人才培养方案。彼涨此消,大学校园里,原本传承已久、生生不息的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等却在不经意中一天天被冲淡、稀释。
19世纪之前的英国,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大学遵从以“闲逸知识的好奇”为目的的认识论哲学,拒绝“降低门户”开展技术教育。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经济社会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骤增,英国“新大学运动”由此应运而生。英国新大学诞生之初,就深深打上了社会与市场的烙印,迎合经济社会,特别是工商业发展的需求。但是,他们在走过最初的“印象繁荣”、经历了生存阶段的挑战后,逐步皈依理性,开始向传统大学靠拢。从注重教学、融入科研、进行专业教育,再到兼顾博雅教育,不再满足于做“知识的超级市场”,而是在努力遵循大学内在逻辑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我们是否可以据此作出这样的判断: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在创建之初必须依赖于“需求约束”,以获得社会支持和生存前提;但长远的发展却离不开遵循大学的内在逻辑,必须遵从“价值约束”的标准。这是由大学固有的内在属性决定的。
美国教育学者弗莱克斯纳曾告诫说:“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诚然,大学应该服务社会,但必须反思,大学的首要使命,是把大学生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
应用型大学≠手工作坊
“应用型”不是功利型。尽管当前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的“卖方市场”沦为大众化阶段“买方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一味强调管用、够用、实用,不管是否情愿,大学生都难逃成为知识技术容器的宿命。其结果必然是:急功近利之风劲吹,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大行其道,“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被奉为金科玉律。
应用型大学不是培养简单劳动力的场所,急功近利的“作坊式”不是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作坊式”可以在短时间内速成高级劳动力,却永远不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无论专业技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多么重要,只懂技术的高级劳动力永远都是平庸之辈。二者的差距,正在于有无深厚的“人文素养”。岗位技能可以通过功利主义教育获得,人文素养则不然。大学生素养培育与大学特有的精神、文化、气质一脉相承,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相对不易掌握,越是功利主义教育越会钳制它的形成。应用型大学不能满足于培养匠人,更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人文素养的缺失会严重阻碍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学”:应用型院校的价值符号
国外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与中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类型相似的“新大学”,同时涌现出一批致力于现代高等教育研究与探索的智识之士。
美国得以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整个历程,其间州立大学的蓬勃发展功不可没。1862年,美国国会颁布旨在促进农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莫里尔法案》。此项政策感召下诞生的新的州立大学,全都是靠政府赠地发展而来的,所以也被称为“赠地学院”。“赠地学院”同样强调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却并不排斥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如在农业赠地学院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马里兰大学,不但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清晰的写作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和分析批判性推理论证能力,而且尽可能拓宽学生对历史文化和当代文明的了解。
无论是英国新大学运动,还是美国政府赠地催生的新州立大学,尽管实践路径完全不同,但却殊途同归:秉持大学传统价值,守望大学核心精神,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保持人格独立等。
欧美高等教育研究在深入推进过程中,始终依据“大学”这一核心价值符号展开讨论。从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开始传播《大学的理想》,到马德里大学教授奥尔特加·加塞特重申《大学的使命》,再到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阐述《大学的功用》,美国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论》,不一而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德里克·博克不仅认识到大学必须《走出象牙塔》,而且更为理性地提出《回归大学之道》。“毫无疑问,上大学只习得一些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他认为,除了为就业做准备,大学生还应培养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等。这一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应该能够成为中国应用型大学的有益借鉴。
应用型大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只要带上人文素养的“压舱石”,必定能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批准号13BGL126)阶段性成果
(作者:柳友荣,池州学院副院长;胡程,池州学院评建办副主任)
新闻来源: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04/07/content_41507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