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方能明选题,学而后知作文——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学与翻译
2014/11/27
11月22-2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专题研修班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办。本次研修班特别邀请《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教授、《现代外语》主编冉永平教授、《外语与外语教学》主编赵永青教授和《外国文学》副主编马海良教授主讲,探讨翻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选题和写作。各位专家通过案例分析、点评与现场指导,帮助参班教师进一步提高选题分析能力,完善研究方法,提升写作水平,并了解不同期刊的特点与要求,提升投稿效率。
会场全景 |
选题挖掘:拓宽学术视野,稳定学术方向
从语言学研究范围讲起,冉永平教授首先介绍了三大语境下的研究历史沿革及发展,为参班教师开拓了研究视野。随后,就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选题挖掘,冉老师指出:语言学研究选题应具有独特性,独特的问题、方法、视角都可以视作创新性的体现;而对前人研究的补充、修正以及不同语境下的“复制性”研究等也是可以开拓选题范围的有效尝试。冉老师强调,选题前应梳理文献,“进行充分的调研”:好的选题应“凝练,且兼具国际视野”;此外,文献梳理还可以帮助你逐渐建立成熟的选题判断:“学术自信源于你对学科发展趋势(共时,历时;国内,国际)的熟悉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你的观察,便可以进行选题的自我学术判断,而不必反复追问、怀疑自己,我做这个选题可不可以,是不是有意义。”
冉永平教授 |
赵永青教授结合例证生动地为大家讲解了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如何提高立意,深挖选题。赵老师指出,“选题是论文能否发表的首要因素”。理想的选题应是:(1)既紧跟国际上新发展方向、又与我国教学实际联系的新话题;或(2)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出新的“旧话题”;或(3)研究结果和结论与已有国内外既有结果和结论不同的、有价值的新发现的“旧话题”。此外,赵老师还纠正了大家在教学研究中的一个误区——教学里的问题绝不是研究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理论支撑,深入分析,才能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话题。因此,赵老师建议广大外语教师平时要加强理论学习,有了理论武装,再回到教学研究中去才会对真正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更加敏感。
赵永青教授 |
王克非教授在每年的同主题研修班上都会带来新知识新内容,今年也不例外。王老师结合翻译研究与论文写作,在课上为大家总结了大量便于记诵的“口诀”,帮助教师在研修班之后仍能忆起论文写作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论文写作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就是说做研究视野要大而广,但具体到一篇论文则只谈一点,详细而具体。而一篇论文运用的范式、要素和方法也要一再推敲,因为“a good writer is a rewriter(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为勉励大家,王克非老师还与参班教师分享了自己早年从师于许国璋老师的研究经历,并叮嘱老师们一定要“研从读起”,从基本教科书、专著名著的积累开始,广泛涉猎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学而后知作文”。
王克非教授 |
马海良教授告诫广大从事文学研究的教师,动笔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确保:(1)研究问题的有效性,研究问题是你自己有切身感受的,并为学术圈所关切的;(2)研究问题的重要性;(3)研究问题的可解性。而这样的问题意识一定是建立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学术方向上,要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深钻深挖。此外,针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文学“选题难”问题,马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研究思路:如可作考证甄别类研究,对一些文学史实性的现象、数据或事实进行历时性的调研、调查,然后把它本来的意义揭示出来;或就某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发展演变等进行探讨;也可介绍、评析新的文学人物、现象、理论等。
马海良教授 |
论文写作:树立“规范意识”,方能“百炼成钢”
一篇学术论文可能需要编辑与作者的多次“对话”,几经修改与雕琢,才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赵永青教授便以一则论文七次修改及发表的案例让参班教师“身临其境”,对规范的学术论文“养成记”有了直观感受。这篇论文以国内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为关注点,在七次修改的过程中,分别针对研究问题明确程度、数据应用的清晰性、论文结构的合理性、表述方式的准确性、篇幅、格式体例等方面进行调整。藉由此例,赵老师向大家强调了论文修改的重要性:“修改仍然是研究过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研究结束后的‘附加过程’”。
王克非教授帮助大家梳理了规范的论文结构,并富有针对性地讲解了两大主体部分——如何阐释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如何分析与讨论结果。接着,他指出了期刊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的主要评判要点:如作者是否熟悉研究文献、研究是否有新意、论证是否自圆其说等。最后,王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国内主要学术期刊的办刊特色与征稿要求,他告诉大家,要根据期刊特色有针对性地投稿,才能提高被采用率。
冉永平教授则从明确选题和题目的学科视角与范围的角度帮助大家提升论文写作水平。他指出大家在撰写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科视角下对论文题目进行凝练,突出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创新点与国际视野,并辅以正反两种案例加以具体说明;之后,他又为大家讲授了论文摘要如何体现学科特色、文献综述如何引出研究问题。他也嘱咐大家一定要对论文反复修改,使论文更有整体性、更有国际学术视野。
选题案例点评,重在参与分享
本期研修班特设“学员研究选题分享与点评”环节,邀请参班教师携自己正在进行中的研究课题参加,展示自己的研究设计,与同行和专家交流、切磋。四位专家从所有参班教师课前提交的论文中,就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教学研究和文学等方向分别挑选出一篇论文,在课堂上和全班教师共同研讨。从题目到参考文献,从主题思想到理论框架,从投稿到修改,专家的全方位解读除了帮助教师理解案例论文的意识、思想和论证的优劣与改进方法外,也为大家传达了审视学术论文的角度。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们针对选题挖掘、论文写作和科研问题展开讨论,并在大班汇报中与全体教师和专家交流分享;穿插在授课过程中的交流问答环节,也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教师们的随堂问题,形成知识消化吸收的有益补充。
小组讨论 | 大班汇报 |
经过两天的学习,很多参班教师说自己从“不知如何着手”的新人演变为“发现问题后有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意识”的入门级研究者。对此,专家给出了“相关理论支撑”的解决方案,鼓励大家通过研修班、网站进行信息收集,再通过自身的大量阅读、交流来巩固知识储备,进而找到“问题”和“论证”之间的桥梁。而外研社也适时提供了相关配套资源,方便参班教师在研修班以外进行持续学习。相信参与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修班的各位老师能够在研修班中找到提升选题分析能力和投稿效率、完善理论结构和研究方法的途径,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更进一步,开展更多、更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