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研修班第二期】打造时代“微”课堂,锤炼时代“专”教师——记“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二场)
2015/08/11
2015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二场于8月10日在“人间天堂”杭州如期举行。本届研修班以教学大赛的形式,汇聚了全国近730名高职高专院校的一线教师,其中包括经过激烈角逐顺利进入大赛复赛的34名优秀教师。围绕“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这一时代主题,参赛教师通过分享独特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展现了教学智慧,践行着教育真谛。依托于互动开放式的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平台,全体教师热情研讨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共同打造了一场集“教、学、做”为一体的精彩研修盛宴。
![]() |
暑培现场,座无虚席 |
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复赛与决赛角逐,来自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刘亚兰老师勇夺桂冠,获得了本次“教学之星”大赛的特等奖。来自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刘博老师与来自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的申慧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大赛一等奖。此外,来自成都工业学院的杨馥遥等7位老师获得大赛二等奖,24名老师获得大赛三等奖。
研修班由外研社职业教育分社社长李淑静主持。李社长简要介绍了外研社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暑期研修班的历史与规模,重点介绍了本年度研修班的情况。来自全国近一万名的高等院校英语教师参加了2015年暑期研修班,累计场次达26场。李社长强调,“教学之星”大赛不仅是教师们点亮青春之光、展现教学风采的舞台,更是聚焦时代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协助教师全面迎接时代挑战的有力平台。
诠释微课堂教与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此次研修班邀请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主任王文斌教授担任大赛评委会主席与主旨报告发言人。以“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的互摄相渗”为题,王教授为在场的教师与专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旨报告。首先,王教授以专业的视角分享了他对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主要从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师发展五个方面详细展开。王教授强调,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提升,而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与教学方法正是教师顺应时代形势,不断与时俱进的内在需求与动力。“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这一主题恰恰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创新性与时代性。
![]() |
王文斌教授做主旨报告 |
王教授系统地讲解了微课、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微课看似短小精悍,内容单薄,实则内涵丰富,主旨鲜明,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翻转课堂实为翻转师生的角色及授课的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者,而更多地担当起答疑解惑者。通过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讨论,在互动交流中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从而转化为能力的提升。虽然微课与翻转课堂具有诸多共性,比如内容短小精悍,形式碎片化与局部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自主学习等,但二者同时具有本质性差异:微课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即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预想或预期的复制;而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解构与重构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并发。那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上是否教师的角色不再重要?王教授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指出,表面上看似教师的作用与地位被弱化,实则教师始终是主导,这种主导性体现为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体现为答疑解惑中的即兴发挥,也体现为以无形胜有形的教学灵魂。所以,相比于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面临着教学上的巨大挑战。紧接着,王教授深入浅出,以生动详实的例子从文化差异、语音、词汇等方面分析了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为在场的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方向。
走进时代微课堂,展示教师新风采
在主旨报告结束后,5个分赛场的参赛选手各自就位,比赛正式开始。经过一上午的复赛评比,各个分赛场均选出了两名选手晋级下午的决赛。10位决赛老师一一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老师们均基于微课视频,围绕教材中的某一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举一反三启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的应用。课堂内容均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可操性和时代感,教学材料取材于工作或生活中的常见情境。
获得特等奖的刘亚兰老师选取了“如何描写人物的头发”这一知识点,从头发的颜色、长短及发型等多种角度综合讲解了关于描写头发的英文表达。在“头发模特”图片的选择上,刘老师也紧跟当下时尚潮流,选取了一些粉丝众多的明星照片,既有利于课堂内容的讲授,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与新鲜感,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此外,刘老师通过让现场的志愿者学生互相描述对方的头发,进一步加强了语言的实用性。在课堂展示的最后环节,刘老师布置了关于“如何描写人物的脸或身材”这一项作业,从看似微小的头发描写延伸到人物其他外貌特征的描写,这恰恰真正体现了翻转课堂对微课的进一步延伸,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微课之微不是随意的碎片化,而是在大局宏观的审视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碎片化。
![]() |
王文斌教授为特等奖获得者刘亚兰老师颁奖 |
获得一等奖的两位老师也以自己生动趣味的讲解,充分阐释了“微课”、“翻转课堂”、“应用”这三个主题关键词。其中,刘博老师以教材中的“电影”为切入点,介绍了电影的主要种类,以现场和学生为电影配音的独特方式展示并讲解了电影对白中常用的地道口语表达法,强调了以看英美电影学习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刘博老师寓教于乐,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授之以渔,教授了学生学习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位一等奖获得者申慧老师选取了英文写作中的job application letter这一写作重点和难点,以5个W为主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贯穿整个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清晰的教学流程,申老师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英文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及格式,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这是一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
![]() |
![]() |
一等奖获得者 | 二等奖获得者 |
在进行颁奖仪式之前,王文斌教授代表评委会全体成员对10位选手的表现进行了深度点评。王教授充分肯定了参赛老师们的精彩表现,并对老师们的辛勤准备表达了感谢。王教授指出,参赛的大部分老师都能做到恰当选取知识点进行讲解,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实用性与工具性,即学与做的紧密结合,也能兼顾语言的文化内涵,注重文化差异性的分析与呈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与认知。所有的参赛老师都能娴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且英语表达清晰,语音面貌气质佳。同时,王教授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微课及翻转课堂的本质理解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翻转,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宗旨。此外,英语教师应在语言文体等方面继续锤炼自己的内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大赛闭幕式上,李淑静社长表达了对全体获奖教师的祝贺及对评委与参班教师的感谢,并再一次重申了“教学之星”大赛的意义。通过外研社搭建的“教学之星”大赛平台,教师们可以相互切磋教学技艺,共同探讨教学理念,以此开启创新性的教学生涯。外研社在未来将不负众望,继续为全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与有力的教学支持,携手教师共同打造时代小课堂,渐臻教研大境界。至此,“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二场圆满结束,2015年外研社高等院校暑期培训研修班亦完美收官。
![]() |
![]() |
认真专注的评委老师 | 热情洋溢的志愿者 |
【资源下载】
【精彩视频】
本期“教学之星”特等奖获得者刘亚兰老师微课
本期“教学之星”特等奖获得者刘亚兰老师教学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