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大道,学为本,利天下——记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理论、策略与实践研修班”暨第三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2015/08/28
今夏,2015年度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理论、策略与实践研修班”在石家庄、长沙、杭州相继开展,历时近一月,与会近万人。炎炎酷暑,见证了万千教师拳拳之心;千里奔波,铭刻了五湖四海青春之志。因为我们深知,教育之道,不可因循守旧,而在与时俱进;教育从业者之职责,不可固守陈规,而在不断突破。2015年,外研社携手国内众多外语教育专家、近万名高校英语一线教师在革新的道路上续写新篇,为学子计,为教育计,为天下计,再度投身研修,探索教学创新,开创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新天地!
行大道:“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本年度十二期研修班探讨大学英语、英语专业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依托数字教育时代的大背景,顺应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以“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为宗旨,以“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为主要形式,跟踪教学发展趋势,展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研修班邀请到了多位中国外语教学界的权威专家学者与近万名研修教师交流。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孙有中教授、王文斌教授、李文中教授、韩宝成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教授,浙江大学何莲珍教授,四川大学石坚教授,南京大学王海啸教授和东南大学李霄翔教授应邀在研修班上作主旨报告,并见证了一位位“教学之星”的诞生。
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分析,从“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到“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阐述,专家们结合当前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现状,从不同方面入手解读教学发展趋势、探讨时代背景变化、传递全新教学理念、指明教学发展方向。而“教学之星”大赛所倡导的“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结合恰恰符合数字教育时代的背景,顺应教学发展的趋势,必将助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
经过研讨与交流,研修教师认识到,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运用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要体现灵活性与适应性,目的是“改进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应大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与会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本次“教学之星”大赛的主题——“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认为本赛事对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专家报告高屋建瓴 |
学为本:学有实效,教学互促
“教学之星”大赛自2013年创办以来,不断创新,力求突破。2015年,在隆重推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新一代大学英语》、《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新交际英语》和《捷进英语》等系列教材的同时,大赛亦紧跟时代潮流,将主题从“微课”拓展为“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英语教育发展的趋势。
本届“教学之星”大赛复赛共分十二场,下设三个组别——大学英语组、英语专业组和高职高专组,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采用专家评分和观众投票相结合的评选方式,过程科学、结果权威。参赛教师首先经过第一阶段分组赛的比赛,由观摩教师投票选出每个分赛场的前两名选手进入第二阶段的比赛;第二阶段专家打分与观摩教师投票同时进行,两者最终的加权总分决定选手名次。
“教学之星”大赛搭建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参赛教师倾注无限心血,尽情展示自我,所有参班教师共同思考、相互探讨,开拓教学思路。大赛汇聚的智慧理念、传递的精品教材、激发的创新模式,为推动学有实效、教学互促的高校英语课堂打开了新局面。
课程设置多样,培养多元能力:高校英语课程的开设一方面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只有课程安排多样化,课程体系动态开放,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满足时代的需求。比如大学英语组中,从通用英语课程中的构词法、阅读和翻译技巧等语言能力的培养,到专门用途英语中对学术能力的训练、对职业英语能力的诉求,再到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学生跨文化意识、中西方思维差异的重视,使参会教师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无不源于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体现了“微课”和“翻转课堂”在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根据课堂实际,参赛教师的教学方法生动多样,他们基于多样的理论指导,依据课程类别、教学目标、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不同教学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微课”,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参赛教师在“翻转课堂”中,首先帮助学生弄清课堂任务,之后灵活运用分组讨论、故事撰写、演讲辩论等方法,通过丰富多样、构思巧妙的环节设置,激发学生高度参与课堂学习,帮助学生自主思考,将课堂彻底“翻转”过来,在互动交流中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从而转化为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真正实现了从教到学的充分转变。
强化教师角色,师生共同发展:“微课”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即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预想或预期的复制;而“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解构与重构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那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否不再重要?许多教师都存有这样的疑问。通过大赛上参赛教师的精彩展示,我们能看到,表面上教师的作用与地位被弱化了,实则教师始终是主导,这种主导性体现为对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体现为答疑解惑中的即兴发挥,也体现为以无形胜有形的教学灵魂。相较于传统课堂中的教师,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上将发挥更重要、更关键的作用。
精彩表现代表大学英语的美好未来 |
利天下:青春之志,智慧之光
本年度研修班和“教学之星”大赛记录着学者与教者、师道与学道、出版与教学的沟通和对话,见证着众多外语教育专家的非凡智慧和高远眼界,铭刻着所有教师在三尺讲坛上展现的教学风采、为推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所做的每一步。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结识了一大批真心热爱英语教学、潜心钻研教学理念方法的优秀年轻教师,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之志”点燃了高校英语课堂的“智慧之光”。
参会专家对本年度研修班的整体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充分肯定了“教学之星”这一全员参与式的大赛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巨大作用。文秋芳教授作为“教学之星”大赛创立伊始的见证人,连续担任了三届评委会主席,充分感受到了大赛在形式、主题和理念上的成长和蜕变。她高度评价了参赛教师对新兴教学形式的探索和理解,认为参赛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人兴奋和感动。孙有中教授也为外研社为推动高校英语教育的无私付出而感叹,呼吁参班教师“心动不如行动”,将所学、所感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中,为人才培养、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今夏研修班,469位教师从800多位参赛教师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赛。从六月份开始,他们反复打磨,几易其稿,为精品课堂的呈现努力付出。从“微课”到“翻转课堂”,他们精心设计,努力避免说课、浓缩课、常规课的“陷阱”;从多变的教学方法到丰富的技术应用,他们展示的课堂别具匠心,获得专家的连连赞誉和观摩教师的争相学习;从初赛到复赛,参赛教师的辛苦不可言说,但从他们口中听到最多的却是“感恩”二字。正如大学英语组冠军获得者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苏春老师所说:“这是我播撒汗水、收获成功的地方,有天时地利人和才有我的成功。感恩‘教学之星’,让我永远记住大家对我的扶持和关爱。”
在本年度研修班圆满结束的时刻,让我们向这群专注教学、努力提升自我的优秀教师致敬,为在每一场比赛中激扬青春、突围而出的冠军鼓掌!今年12月,22位冠军获得者将齐聚北京,参与第三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总决赛的盛会。作为大赛组织者,为帮助高校英语教师更好地实践“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这一理念,也助力参赛老师为决赛作更充分的准备,外研社于今年10月17日-18日特别推出“微课与翻转课堂”研修班,由文秋芳教授等专家组成权威主讲团队,以“微课和翻转课堂”之心激发更多一线教师的智慧与思考,为新形势下以学促教探索更广阔的路径。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转眼已走过三年,成为锤炼教学艺术的“探路者”、提高教学质量的“铺路者”、深化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回顾今夏,教与学的涓流已经汇成澎湃河海;展望未来,大学英语教学依旧任重而道远。我们期待,“教学之星”大赛将引领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探索之路上孜孜不倦,在改革曲折之程中坚定前行,为推动高校英语教学发展贡献新生的智慧和力量!
入选第三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总决赛选手名单
邹郝晶 西安交通大学 | 王雅晨 淮阴工学院 | 徐思园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王英力 大连海事大学 | |
黄莹 合肥师范学院 | 张弢 中南大学 | 刘辉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 徐佳雨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代思师 空军预警学院 | 李嫣 中国矿业大学 | 高峰 大连医科大学 | 郑榕 浙江农林大学 |
于雯 沈阳药科大学 | 税红 四川师范大学 | 王萌 鲁东大学 | 苏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李沛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李晶 内蒙古民族大学 | 刘婷 江西农业大学 | 刘葵兰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孙艳艳 浙江树人大学 | 陶丹丹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第三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亚军名单(大学英语组、英语专业组)
张语轩 |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
张敏敏 |
广东财经大学 |
许美华 |
集美大学 |
吴娇娇 |
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 |
陈海涛 |
广东财经大学 |
刘燕 |
西南林业大学 |
蔡歆 |
广东财经大学 |
李晓丽 |
安徽建筑大学 |
苗丽瑶 |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
赵舟 |
东北农业大学 |
贾杰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林馥嫌 |
福建医科大学 |
韩伟 |
烟台大学 |
李佳 |
中原工学院 |
唐雯琬 |
南京审计学院 |
陈磊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高㛃 |
西北工业大学 |
刘琪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江盈盈 |
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 |
黄云云 |
广西师范大学 |
林 蓉 |
空军工程大学 |
石华卫 |
烟台大学 |
王 南 |
江西财经大学 |
俞立芸 |
北京工业大学 |
王 珂 |
升达经贸学院 |
张 敏 |
河北大学 |
樊维夏 |
河北科技大学 |
陈 曦 |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
王黎娜 |
延安大学 |
薛 非 |
西安邮电大学 |
曾 妍 |
江西农业大学 |
|
|
第三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季军名单(大学英语组、英语专业组)
周维娣 |
盐城师范学院 |
李茶 |
东北师范大学 |
张燕玲 |
扬州大学 |
陆勇宏 |
南京晓庄学院 |
徐丽丹 |
贵州理工学院 |
陈细波 |
湖南工程学院 |
李然 |
天津农学院 |
李瑞 |
江苏大学 |
孟妍 |
沈阳药科大学 |
付天舒 |
东北师范大学 |
葛薇 |
空军工程大学 |
彭汪鑫 |
韩山师范学院 |
袁云博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张晓敏 |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
李维 |
南京农业大学 |
何静 |
复旦大学 |
任莉 |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
陈昕 |
山东科技大学 |
冯雪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刘慧 |
太原科技大学 |
曹静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刘雪梅 |
沈阳师范大学 |
毛甜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
石丽坤 |
东北师范大学 |
周冰 |
杭州师范大学 |
何湘君 |
湖南商学院 |
曲巍巍 |
渤海大学 |
王惠萍 |
上海师范大学 |
仵胜奇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许文婷 |
黄山学院 |
石 莹 |
吉林财经大学 |
臧 青 |
北京工业大学 |
卢宪玲 |
泰山医学院 |
关晶晶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周世燕 |
德州学院 |
刘鸿鹄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陈秀玲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樊 睿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刘春伶 |
武汉轻工大学 |
林滢静雅 |
昆明医科大学 |
王 妍 |
东北师范大学 |
王 冰 |
中南大学 |
厉建娟 |
山东农业大学 |
易 敏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吕 婷 |
山东女子学院 |
曹丽霞 |
西华师范大学 |
郭 静 |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
郭 瑞 |
北京城市学院 |
何 霞 |
淮阴工学院 |
易 龙 |
天津科技大学 |
赵景兰 |
成都理工大学 |
|
|
第三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高职高专组获奖名单
特等奖 |
|||
刘 榴 |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刘亚兰 |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一等奖 |
|||
黄丹卉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赵燕婷 |
北京联合大学 |
刘 博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申 慧 |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
二等奖 |
|||
李昭锦 |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
田 娟 |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高 洁 |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
冯健高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谭 芬 |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
谭菲菲 |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
贾晓鸽 |
西京学院 |
杨馥遥 |
成都工业学院 |
张琳琳 |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
张 恒 |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
赵荣改 |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薛 梅 |
邯郸学院 |
袁爱华 |
天津职业大学 |
白晓利 |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