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专题论坛六】“一带一路”倡议与多语言教学发展机遇
2016/04/19
“2016全国高等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于4月16至17日在北京九华山庄举行。“一带一路”倡议与多语言教学发展机遇成为论坛亮点议题。本次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一带一路”倡议与多语言教学发展机遇专题论坛与会专家共16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其中,7位专家就该专题进行不同角度的主题发言。
“一带一路”倡议与多语言教学发展机遇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与多语言教学发展机遇专题论坛由北大教授刘曙雄、北外丁超教授主持。两位专家一致表示本次论坛为大家带来了丰富并极富启发的话题内容,为多语言教学各层面共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北京大学刘曙雄教授主持专题论坛
孙玉华教授:俄语作为‘一带一路’人文合作的组织要素,其整合功能的实施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与策略。
孙玉华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俄语作为‘一带一路’人文合作组织要素的整合功能”。发言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中亚各国、外高加索地区为代表的欧亚空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俄语共同体区域。区域内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既有合作,又存在差异和冲突。俄语作为该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的组织要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整合功能。这一整合功能的实施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与策略。
大连外国语大学孙玉华教授
薛庆国教授:中国阿拉伯语教学还应注意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及重视培养对象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的自觉和能力。
薛庆国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发言首先提到“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实现经济互利共赢,对于我国改善地缘政治环境、提高在中东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强调中国阿拉伯语教学在继续追求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同时,还要注意人才培养的差异性,加强学生对阿拉伯世界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新闻、法律等各方面情况的认知,要重视阿拉伯世界主要方言的教学,并培养学生用外语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的自觉和能力。最后以北外阿语专业对培养方案的思考为出发点,提出对阿语的课程建设及教材出版的建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教授
宁琦教授:培养在国际人文交流方面“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人才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宁琦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一带一路’倡议与北京大学国际人文交流人才的培养”。发言表示传统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定位在新形势下越发显现出自有的局限性,转变思想、拓宽视野、做大格局已是大势所趋。同时提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改革思路,明确外国语学院的使命与学科定位及其研究传统与定位,从校院两个层次着手优化教学体系、整合优质资源以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在高校的顺利实施。最后强调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弥补中外人文交流的短板,培养在国际人文交流方面“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人才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北京大学宁琦教授
赵刚教授:北外欧洲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将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手段来提高欧洲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质量。
赵刚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提升欧洲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新举措”。十三五期间,欧洲非通用语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为此,北外欧洲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拓宽思路,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其中既包括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也包括课程体系的调整以及教育教学手段的变革,以“十三五”欧洲语言学科建设的4个思路为基础提出12项举措,相信通过这一轮改革,将使得北外的欧洲非通用语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北京外国语大学赵刚教授
程彤教授:上外“多语种+”培养学生精通两门以上语言成为跨文化人才或领域专精人才。
程彤教授的题目为“‘多语种+’引领下的上外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为顺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规划对外语人才的紧迫需求,上海外国语大学结合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多语种+”的发展思路,推进“多语种+”人才培养机制,即要求学生精通两门以上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打破专业学科壁垒,成为出色的跨文化人才和某一领域专精人才。为此,上海外国语大学专门成立了外语非通用语种卓越人才培养基地,旨在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探索外语人才新型培养模式和学科发展路径,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和及时的服务。
上海外国语大学程彤教授
王旭副教授:语言水平、区域国别研究能力必不可少
王旭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一带一路’机遇下的区域国别研究与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发言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给区域国别研究和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重视外语的工具性,培养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重要性,同时相较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非通用语学科的研究人员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因此对非通用语学科教师提出发展和提升要求,以此满足新时期国家对非通用语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不断提升非通用语学界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中的影响力。
外研社“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
最后,外研社综合语种分社社长,“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总负责人彭冬林对本次专题论坛做简短发言。外研社紧密关注国家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因此催生了开设外研社多语言服务业务,以支持及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并将多语言服务、数字化学习和教育培训共同列为“十三五”,甚至“十四五”的重点工作规划。
外研社综语分社社长,“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彭冬林讲话
外研社“一带一路”国家语言服务中心,成立于2015年,中心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的专家智库、丰富的多语言翻译和教学能力,在外语教育的多样化出版之外,为中国企业和文化机构走出去提供专业的语言、国情文化等咨询服务。
业务范围涉及“中国主题”内容出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典作品互译及出版;各语种语言培训服务;会务翻译及资料翻译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文化讲座及国情培训;动态数据库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咨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开题论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