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专题论坛四】“专业+外语”与特色化大学外语教学
2016/04/19
“专业+外语”与特色化大学外语教学分论坛由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数十所国内知名院校的外语教学负责人、教学专家组成。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交通大学鲁长江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刘颖教授的主持下,专家们就“专业+外语”的新型大学外语培养方式和特色化大学外语教学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发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主持人刘颖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钱敏汝教授的发言主题为“中学多语种课程与大学外语教育的互动协同”。钱教授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外语教育走向“多语种+”,应坚持传承历史、着眼当代、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中学外语课程增加到6个语种,要想在面向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强本固基、不断刷新育人价值的纪录,中学多语课程和大学外语教育就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纲,以诸多优秀经典和新型理念为奠基石和导航仪,本着充分自信、敢于担当、秉承科学、善于创新的实干精神,进行良性互动和协同增效,并不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钱敏汝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组组长,北京大学的赵华敏教授介绍了日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情况。日语界对评价的认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更加注重多维的视角、学习的效度、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及思考能力的评估。评价方式上借鉴澳大利亚、欧框等模式。赵教授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为例展示了新型评价方式的一些尝试。她认为,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实践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在设计、实施、反馈等方面还有不足,应不断关注其体系的构建、方式及作用,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北京大学赵华敏教授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语组组长朱建华教授分析了“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专用语教学的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国际化的进程中,文化的多元化背景下的国际交流一般表现为跨文化专业交流,专用语教学成为大学外语教学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朱教授以德语为例阐述专用语教学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各层面的不同特征,结合专用语研究的有关理论探讨外语教学中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专用语能力和跨文化专业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
同济大学朱建华教授
清华大学外语系副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俄语组组长何红梅教授对“一带一路” 战略为中国大学俄语教学带来的发展契机进行了分析,指出当今中国大学俄语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大学俄语教学体系未完整,教材缺乏,师资和生源方面不足等等。她认为应在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生源培养等方面采取应对策略,并呼吁相关部门的政策扶持,为“一带一路” 战略的顺利实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俄语人才。
清华大学何红梅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敏老师的发言分析了大学法语教学的新理念和新实践。她认为高等院校非专业法语教学形式多样、层次不一,对大学法语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分类指导、个性化培养”等理念被逐步引入到大学法语教学中,并开始在教材改革和教学方法等各领域加以实践运用。面对课时压缩、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需求转变等现状,大学法语应从培养人才的顶级目标出发,将课堂教学、国内外外语教学的新形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结合,如翻转课堂、微课等,并加以细化和升华。大学外语“教指委”也应起到引导、组织、协调等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敏副教授
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鲁长江教授代表报告发言的专家,对大学外语专题论坛的主题与内容进行了总结,呼吁与会成员及广大外语教学从业者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为培养多样化、个性化创新人才做出最大的努力。
主持人、西南交通大学鲁长江教授总结发言
“专业+外语”与特色化大学外语教学专题论坛是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界最新理念的“头脑风暴会”。会上的每一个发言、每一次交流都凝聚着严谨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蕴含着探索的努力和创新的价值。大会不仅在主题上体现了大学外语教学理念的突破性,在内容上展示了教学改革实践的新动向,更在理念上达成共识、引领突破,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进行了一次充分的思想“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