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孙有中教授主旨报告:《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
2016/04/22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
孙有中教授在主旨报告环节解读《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孙有中教授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于“国标”(本专业基本要求)、“校标”(本校特色要求)及“行标”(社会发展要求)三者关系的认识,指出学校要坚持“坚守专业本色、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发展和服务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原则。此外,孙有中教授从语言类专业跨学科特性出发,充分强调了外语专业在夯实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也提出如何把握跨科学的“度”是外语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孙有中教授从教学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师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对“国标”进行全面解读。他特别强调了外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在谈到外语专业类学生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时,孙有中教授指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具有突出重要性,并对这三种能力进行了具体论述。此外,孙有中教授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充分肯定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教师是一切教育变革与教育创新的推动者,教师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此外,此次“国标”特别突出了“质量保障”要求,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两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最后,孙有中教授对外语类专业的改革路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指出外语专业要立足专业课程建设,特别是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要明确;突出能力培养,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外语专业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关注课堂教学的教材、教法和测评;重视教师发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教研相长,分类卓越;保障教学质量,注重教学质量的监控、反馈以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