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6/05/25
5月21日上午,川渝地区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顺利召开,来自川渝地区的200余名参会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外研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一洁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孙有中教授作了主旨报告,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赵星植老师介绍了本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及经验。
会场全貌
在主旨报告中,孙教授介绍了《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对学生能力的规定,并介绍了他总主编《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的理念及特点。孙教授援引《国标》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即“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孙教授强调,在这些能力当中,思辨能力与跨文化能力尤为重要。孙教授对这两项能力进行了深入阐释和细致解释,思辨能力是指“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跨文化能力是指“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熟悉所学语言对象国的历史与现状,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能对不同文化现象、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和评价;能得体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能帮助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孙校长介绍到,《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正是在英语专业发展新趋势下,基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近十年的改革经验而开发的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搭建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养,拓展学术英语能力,在系统训练思辨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助力提升学生跨文化能力。
孙有中教授
赵星植老师从《国标》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评价要求入手,说明了形成性评估的作用与意义,以及目前形成性评估在课堂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阐述了形成性课程观。赵老师以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综合英语课课程改革情况为例,向与会教师介绍了形成性综合英语课的特点:对比传统综合英语课,形成性综英课以学生为中心,鼓励研究性学习、专题研讨等方式,提倡以教材为原点进行发散性、动态性的知识生产。赵老师介绍到,川大外国语学院学院以《现代大学英语 精读1》(第二版)为素材,通过形成性评估与过程性教学,引导学生从意义解释层面、语境层面、文本层面与元语言层面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语言与语篇能力、人文素养、独立探究能力与思辨能力。最后,赵老师向参会教师展示了学生课堂成果,赵老师有理据、有例证的全面讲解,赢得了一致好评。
赵星植老师
此次会议也提供了川渝地区高校英语类专业交流的平台。会上,西南交通大学杨安文副院长向与会代表简要介绍了“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以及将在今年6月25日举办的“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2016年度课题立项发布会暨美国研究学术研讨会”的相关情况。“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是四川省首批区域和国别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由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负责管理与建设。为促进美国研究学术探讨和学术交流,特举办“2016年度课题立项发布会继美国研究学术研讨会”。杨院长表示,欢迎在场教师前去参会。
杨安文副院长
最后,外研社代表和与会教师就教材支持、在线课程、教师发展、测试评阅系统等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在英语类专业出版领域,外研社构建了满足英语专业最新发展需求,体现不同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多层次教材体系。其中,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学科素养为主的《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注重夯实语言基础,兼顾人文思辨的《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与贯彻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新交际英语》等,可供不同类型院校选择使用。同时,外研社一直致力于为师生提供丰富而立体的全面教学解决方案,以Unipus为平台,推出英语专业精读、听力、演讲、文学导论等多门数字课程,打造高校外语教育生态圈。相信此次研讨会定能进一步促进教师和专家之间、教师与出版社之间的交流,从而共同迎接英语类专业灿烂的明天。
附件:PPT下载
孙有中教授 | 赵星植老师 |
外研社英语专业资源 | 外研社数字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