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教师高级工作坊之跨文化英语教学工作坊成功举办
2016/09/26
9月24-2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市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群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教师高级工作坊之跨文化英语教学工作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
会场
24日上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张剑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对来自全国各地近100位英语专业一线教师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在为期一天半的工作坊中,参会老师与中外英语教学界,特别是跨文化教学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和学习,共同探讨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深化了对《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教材理念的理解,深入沟通了教材备课及使用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工作坊由主旨报告、教学研讨、说课评课、集体备课及教案展示等环节构成。主旨报告环节由张剑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专用英语学院院长李莉文教授主持。
张剑教授 | 李莉文教授 |
主旨报告:高屋建瓴,指引跨文化外语教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孙有中教授就“跨文化外语教学原则与方法”作了主旨发言。在对跨文化能力做出界定后,孙校长指出,掌握一种语言就是理解一种文化,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乃是要实现得体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因此外语能力与跨文化能力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语教学本质上就是跨文化教学,外语教育本质上就是跨文化教育。在此基础之上,孙教授提出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即CREED——思辨(Critiquing)、反省(Reflecting)、探究(Exploring)、共情(Empathizing) 和体验(Doing),并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中的活动设计为例,就具体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方法进行了举例阐释。最后,孙校长鼓励广大教师要敢于迎接挑战,走上跨文化思辨英语教育之路,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批判意识,使他们不仅能够理解中外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更能够超越中外文化的局限而建构更加宽广的文化观和世界观。
孙有中教授
美国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执行主任、全球跨文化交际社区(ICC Global)的创办者、国际跨文化研究科学院专家组成员Darla Deardorff教授进行了题为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21st Century Imperative的主旨报告。Deardorff教授指出,跨文化能力存在于不同情境、不同学科中,因此对于跨文化能力做出清晰的概念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依据Deardorff教授的金字塔式跨文化能力模型,跨文化能力主要涵盖个人层面上的态度、知识和技能,以及互动层面上的内部结果和外部结果,是在跨文化情景下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流能力。基于此模型,Deardorff教授对于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能力、如何提问,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以I used to think… now I think….的方法激发学生进行跨文化思考,以learning contracts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最后,Deardorff教授指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一个不停留于表层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结合各种不同的教学素材、教学方法进行尝试和深化。
Darla Deardorff教授
教学研讨:深入浅出,传达教材编写理念
如何在教学实践和教材设计中融入跨文化教学?为此,工作坊特别邀请了《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写作、口语等各分系列主编就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概况进行了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蓝纯教授以大学思辨英语系列教程的《语言与文化》分册为例,系统介绍了精读系列教材的编写思路。蓝纯教授提出,有别于传统的精读教材,《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系列具有学科性、系统性和思辨性等鲜明特点,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强调从课文选材和练习设计上提高学生的思辨、跨文化、自主学习能力及人文素养。此外,蓝纯教授还对精读课的全新定位进行了阐释。蓝教授认为,精读课应当架起语言技能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之间的桥梁。同时,尽管采用新教材、尝试新教法总是面临挑战,但期望广大教师还是应当以更大的勇气和热情去接受和拥抱改革。
中央财经大学王素娥老师以大学思辨英语系列教程的《记叙文写作》分册为例,详细介绍了写作系列教材的课程设计。王老师首先指出,写作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内容和文化的手段,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提高阅读能力。以记叙文写作课程设计为例,王老师列举了写作课程的目标、内容与顺序、形式与活动及学习检测等设计步骤,并详细阐释了该教材的编写原则,如读思结合,关注写作过程、鼓励一文多稿,强调同伴合作,注重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人文修养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辉老师以大学思辨英语系列教程的《文化之桥》分册为例,扼要介绍了口语系列教材的编写理念。陈老师指出,依据课程目标,口语系列教材以主题内容为主线,帮助学生通过讨论与大学校园生活相关的话题促进他们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反思,同时通过教材中What do you say?部分的两个对话以及What do you think?部分的三个练习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位主编对教材编写思路和操作实践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讲解,生动诠释了《大学英语思辨教程》这套教材的鲜明特色与突出理念,即倡导能力导向的英语教育(Ability-Oriented Education)、知技融合的英语教学(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Instruction)以及思辨为本的英语学习(Thinking-Based Learning),也为接下来的评课说课和教案展示环节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蓝纯教授 | 王素娥老师 | 陈辉老师 |
课堂展示:活学活用,架接理论与课堂实践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是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话题。为此,工作坊特别组织了说课评课、集体备课和教案展示环节,意在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组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研修教学实践活动。
在说课评课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夏登山老师、谢登攀老师、陈辉老师以及中央财经大学黄丹婵老师、西安外国语大学黄文英老师、鲁东大学邓军莉老师就《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写作和口语第一册的一个单元进行了说课。在说课中,老师们展现出在面对不同学生群体,各学校培养方案、课时等迥然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因材施教,整合教材资源,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如加强对学生课前准备的监督、设计诸如“95后学者研讨会”等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有选择性的布置assignment、组织学生进行individual counsel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语言技能、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老师们的精彩说课分别得到了蓝纯老师、王素娥老师、张莲老师和林岩老师等评课老师的高度评价,他们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细致指导,学习真真切切在他们的学生和课堂中发生着。
说课评课 |
除此之外,本次工作坊还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参会老师集体备课,修改教案,并进行教案展示。各位老师在小组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积极融入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目标要素,合理地设置对应的练习任务。在教案展示环节,黑龙江大学曹威老师、中国矿业大学刘婷婷老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丽萍老师和鲁东大学霍然老师代表四个小组进行汇报。四组汇报各有特色,有的老师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的老师则通过师生共写诗歌互评诗歌、播放电影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每个小组的展示都体现出老师们对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内涵和理念的深入理解,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获得了点评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大学思辨英语教程》口语分系列总主编金利民教授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张莲教授的肯定。专家们指出,老师们的展示很好地诠释了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是主人,应充分发挥其主动权,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并最终把学生带向自己的教学目标。
集体备课教案展示专家点评 |
工作坊的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张莲教授代表英语学院对所有参会老师的投入和付出表示感谢,并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孙有中校长也为大会作了鼓舞人心又引人深思的闭幕致辞。孙校长指出,教师不应低估学生的潜能,要因材施教,搭起脚手架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合语言和能力,因为真正的好语言,是有力量的表达,而没有思辨、跨文化的语言,只能说是准确的语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存在所谓的好的教学方法,基本原则是用自己的风格进行教学;最后,思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终其一生、永不终结的过程,只有学习在每日发生,跨文化能力才能“如园中之草,久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
最后,借用孙校长提到的Icarus、Seamus Heaney 诗中blackberry的意象,我们期待,《大学思辨英语教程》以及外研社为英语专业教师提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解决方案可以助力教师超越语言的束缚,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跨文化能力;我们相信,在学界专家的引领和各位老师的参与和努力之下,我们可以就此种下新理念的种子,收获新一代的成长。
会议PPT下载:
孙有中教授主旨报告 | |
蓝纯教授:精读1 教材编写理念 | |
曹威老师:精读1组教案展示 | 刘婷婷老师:精读2组教案展示 |
夏登山老师:精读1 说课 | 黄丹婵老师:精读1 说课 |
陈辉老师:口语1 教材编写理念 | 霍然老师:口语组教案展示 |
邓军莉老师:口语1 说课 | 陈辉老师:口语1 说课 |
林丽萍老师:写作组教案展示 | 谢登攀老师:写作1 说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