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探索
2017/12/28
摘要: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起着基础作用与先导作用。在论述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环境下我国高等教育加快国际化道路的可行性、战略意义、实现路径,深入分析了首都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优势与必要性,并结合行业特色院校案例,以北京印刷学院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招收“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行业高端人才为例,介绍了其在国际化道路上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化
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纵观世界发展趋势,经历了三次全球化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欧美主要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为主导;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力支撑的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体制为主导;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和开放政策为主导,一直延续至今,形成“新兴工业化经济”。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全球化分工和布局阶段,虽然个别西方国家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但是全球化作为一种自然历史进程,是大势所趋。从杭州G20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利马会议,到“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达沃斯经济论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引领全球化进程中体现了大国担当。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成效显著,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化发展新趋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起着基础作用与先导作用,我国高校必须加快国际化步伐,积极“走出去”:一方面,要借鉴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实现与国际高等教育趋势相接轨;另一方面,要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适应,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输出,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培养本土化人才。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依据与时代背景
高等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核心是关注催生国际化的动因。著名高等教育国际化专家简·奈特认为,“如果国际化没有一套清晰的动因,没有一系列目标和配套政策、计划、监测评估系统的话,它将是对数量巨大、情况驳杂的各种国际性机会的碎片式、临时性的简单回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理论以1997年简·奈特与其导师汉斯·迪·威特研究提出的四维度动因理论框架最为经典。该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术四方面的动因。一是政治,包括对外政策、国家安全、技术援助、和平与相互理解、国家认同、地区认同等因素;二是经济,包括经济增长与竞争、劳动力市场、财政动机等因素;三是社会文化,包括国家文化认同、文化间相互理解、公民身份发展、社会和社区团体发展等因素;四是学术,包括扩展学术视野、院校建设、形象与地位、提高质量、国际学术标准、科研与教学的国际化维度等因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走国际化道路,无论是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还是社会文化因素,都具备了充足的动力条件与有利的时代背景。20世纪,西方欧美国家的民主自由思想和体系在全球化占据主导地位。21世纪以来,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世界市场的逐步扩大,全球治理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使得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格局不复存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如金砖国家,正在改变国际力量的对比,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发展,经济、科技等综合国力显著增长,已经由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1950年—2016年,我国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累计吸引外资超过1.7万亿美元,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万亿美元。我国GDP总量近年来实现“多级跳”,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为16.4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30%,为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有西方学者研究认为,在这个充满“现代竞争”的新时代里,中国将成为全球竞技场上的核心角色。中国的崛起将改变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格局,而且还将彻底动摇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中国在世界格局的崛起,必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有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和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2016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生源国家和地区总数为205个,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分别为54.45万人、43.25万人,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是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在经济与贸易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高校要实现国际知名,首先是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没有国际化就不可能建成国际知名的大学。我国的高等教育加快国际化道路是大势所趋。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义
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必须在全球的视角下审视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资源的国际流动也在自觉地发生,开放包容、合作互补已经成为各国大学共同的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已超越教育政策层面而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据统计,2016年美国的留学生数量高达120万人,占到美国全部在校大学生数量(1,700万人)比例为8%左右,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约为33万名,占到所有赴美留学生比例的30%左右。在美国TOP 50的大学中,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强,留学生比例均比较高。2015年,哥伦比亚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占全部在校生比例分别为12.4%、10.8%、10%、9.7%、17.2%。2016年,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高达3,700万人,其中留学生比例仅为1.18%,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我国与美国留学生数量与比例上的差距是巨大的,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的市场空间潜力很大。
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都具有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与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政治层面分析,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项目扎实落地,我国与沿线地区和国家形成了丰富的合作成果。国际化是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要求,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高校的开放办学,加大国际教育、人文和学术的国际交流与互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开展与落实到位的基础性保障,是我国面向全球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汇聚中国精神、宣传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树立国家“四个自信”,在国际社会增强舆论话语权与发声力度,促进国家安全、树立国际声誉、增强国际认同的重要途径;从经济层面分析,招收留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开展合作办学等各种跨国教育活动,可为高校发展赢得可观收入,提升高校造血功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仅2015年,就读美国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就为美国经济贡献了114.3亿美元,相当于我国100个普通高校的财政预算;从文化交流的层面来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一方面,有利于吸收、借鉴国际先进人才培养与学术科研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多样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及国际社会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处在首都的高校,在国际化进程中具备一定的优势。相较于国内其他一些地区而言,北京各高校办学历史相对悠久,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特别是海归人才占比较高,具备了国际交往能力,办学经费相对充足,走国际化道路的各方面教育资源基础相对较好。当前,首都核心功能是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其中一个就是建设国际交往中心。作为首都高校,必须为首都的国际交往功能服务,提供国际化的人才支撑。关于高校的功能,过去一般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方面。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将国际交往作为高校的第五项基本功能。这是对高校走国际化道路,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充分肯定与积极支持。身处首都的高校,既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国际交往基本功能的要求,又要服务于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大局,招收和培养留学生,加大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大局。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学生出国留学,向西方欧美国家学习先进经验、输送人才。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逐步加大,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至今,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270多项合作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渐加大,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将从留学生输出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输出与吸纳留学生并重的多元化格局。
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程与路径,可以发现:集中在学生流动、教师流动、设置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合作伙伴关系、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等领域。学生流动包括招募国际学生、输送本国学生到海外攻读学位项目和进行短期学习;教师的流动也是双向的,包括美国教师的流出与国际教师的流入;课程设置国际化,是将国际性知识纳入到教学材料、活动和学生作业中去;国际化的合作是整合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私人部门、社区和志愿者组织等一体化的资源,开展广泛、丰富的国际教育项目与事务合作与交流。设立海外分支包括设立海外分校、增加招生和用非传统语言授课等。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考虑我国当下的实际国情,我国高等教育可选择的路径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大政策优惠,吸引出国留学到西方欧美国家的高端人才回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国家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较以往更为迫切,更需要吸收外出留学人才的回归;二是自主培养高端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全球化进程持续加快,我国需要加大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为国家参与国际事务、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人才基础;三是加大留学生招生,吸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来华学习。“一带一路”倡议影响范围涉及全球60%的人口和30%的GDP,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认同。国家目前对于各领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给予了较大的支持。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强调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人才,实施“丝绸之路”留学、合作办学、师资培训、人才联合培养等系列推进计划。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在华留学生共20.7万人,同比增幅达13.6%。高校加大国际化步伐,加大“一带一路”留学生招生是服务国家战略之所需,刻不容缓。同时,国家高端产能对外输出,需要加大对当地留学生的技术培训,提供人力支持。
行业特色院校走国际化道路的思考与探索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国内各行业高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国际化道路的热情日益高涨。以北京印刷学院(以下简称北印)为例,作为行业特色突出的院校,主要服务于印刷包装和新闻出版领域。2016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64个国家印刷设备器材贸易进出口总额12.4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总额28%。其中,出口总额为10.26亿美元, 进口总额为2.14亿美元,印刷设备器材出口远远大于进口,出口总额为进口总额的4倍。
如何有效推动印刷行业企业广泛、高效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分享“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共发展的红利?笔者认为,核心是通过“生产线+人”的方式,实现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设备、人才等资源输出。“生产线”或技术设备的输出,关键在于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人”的输出,关键在于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学术资源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加快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包括本土人才培养以及留学生培养。
近年来,北印秉承“依托行业、内涵发展、突出特色、开放办学”的理念,立足首都,服务行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在“一带一路”沿线招收与培养留学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行业专门培训、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等领域作出了探索,获得了一定成效,获批北京市首批建设的“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一是加快印刷包装行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为我国印刷包装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英语基础好、懂印刷领域专业知识的国际性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人才,重点解决企业生产线出口后的维修、安装、人员培训、售后服务等事项;另一类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熟悉本地语言、文化、风俗、政策,解决专业人才本地化培养的问题。从2016年开始规模化招收留学生以来,截至2017年8月底,学校招收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近四百名留学生,学校前两年实行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后逐步过渡到双语教学和汉语教学,并安排一些专业留学生赴上海豹驰集团等行业企业进行实习。学校设立了“豹驰留学生奖学金”,用于鼓励学业出色的留学生。二是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力量的培训与输出。学校成功举办全印度印刷企业家联盟行业人才培训班、斯里兰卡出版行业人才培训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印刷出版专业人才提供培训。三是校企合作共建印刷孔子学院。2017年6月,学校开展印刷孔子学院建设高端论坛,与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单位分别签约,共同筹建印刷孔子学院,得到行业广泛支持,将产业合作与教育培训有机融合起来,为中国印刷包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合作平台。
在探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国际化步伐的进程中,我们也感受到,行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积极走出去,需要“生产线+人”双管齐下,仅仅依靠先进生产设备的输出,很难解决水土不服、售后服务与使用支持跟不上的根本性问题。因此,要加大国际化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性的人力资源支持,更好地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各个项目实施与落地。
(作者:罗学科 谢丹,单位:北京印刷学院,罗学科系学校校长)
参考文献:
[1]菲利普·G.阿特巴赫,简·奈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前景展望:动因与现实[J].别敦荣,杨华伟,陈艺波,译.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2-21.
[2]任友群. “双一流”战略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5):15-17.
[3]李盛兵,刘冬莲. 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的演变与新构想[J]. 高等教育研究,2013(12):29-34.
[4]曾满超,王美欣,蔺乐.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3.
[5]王焰新. “一带一路”战略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N].光明日报,2015-05-26 (13 ).
[6]白鹭.“一带一路”战略引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径探讨[J].新西部,2015(23):121-125.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