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专家悉心指导,享申报饕餮盛宴——记2018年“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高级研修班”
2018/12/06
济南的冬天温情和意,2018年12月1—2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山东大学联合举办的科研项目设计与申报高级研修班在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此次研修班共有来自2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60位教师参加。研修班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和张威教授主讲,以个性化指导为主,结合主题报告、优秀案例分享、小组讨论等环节,详细介绍了各基金项目的特点和当下课题热点及近几年中标课题趋势,并分别从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学、翻译四个方向重点讲授了申报书的撰写技巧和申报建议等,并从这四个方向对学员提交的项目申报书进行了详细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参研教师规范项目申报书的撰写、创新选题,使申报书更具说服力,从而提高申报成功率。
会场全景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孔乃卓副社长主持了本次研修班,并对本次研修专家团队和研修内容及形式进行了总体介绍。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孔乃卓副社长
随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俊菊教授介绍了山东大学对于教师发展所做的创新和成果,并祝愿老师们此次研修不虚此行,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岗位。
洞悉立项要求,探寻选题新意
何伟教授首先从项目类别、立项率、申报时间、立项审批时间、结项要求等方面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级人文社科项目等不同项目申报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何教授提出了不同的项目申报建议。何教授指出,在进行科研项目选题时,可参考课题指南,明确自己的项目研究类型;在进行项目申请时,可先查询相关网站,做到对项目申请情况了然于胸,在自身研究优势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设计;在填报项目时,不仅要注重申报内容,同样也要注重申报书的格式,尤其是文献综述的撰写,由此提高申报的通过率。
随后,何伟教授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为例,向参班教师分步骤、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填报论证活页和匿名审稿基础信息表。何教授总结道,要提高科研项目通过率,项目选题可适当参考近三年获批的项目,尽量做到理论、方法、途径、材料等方面的创新和聚焦,避免内容陈旧、宽泛、庞杂,并规范项目申报书的格式。在国内外研究动态、学术及应用价值的撰写上,要做到追踪历程、跟踪前沿,结合国内外研究综合撰写。何教授指出,科学研究工作贵在积累和坚持,并鼓励老师们在坚持自我提高的过程中等待合适机遇,终将会获得成功。
何伟教授
张威教授以翻译研究项目申报为例,为参班教师讲解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策略。张威教授指出,学术研究有其“自由度”,教师在确定研究内容时享有很大的自由,但同时也可结合基本政策、国家战略、教学实践等需求。学术科研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明确科研要以现实问题为引导,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突出中国特色,使得研究实现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张威教授从翻译类社科基金项目出发,详细讲解了近几年翻译研究中的核心词、热点话题以及与指南对应的立项项目,为参班教师梳理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选题思路。
随后,张教授分析了当今翻译研究的趋势。他指出,近几年的翻译研究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咨询主导型研究、构建行业规范的市场主导型研究、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主导型研究,以及创新学科探索的学术主导型研究方面的关注度明显提高。翻译研究存在诸如特殊材料的挖掘、阐释、重译,面向国际汉语教育的“外向型词典”编译,翻译新媒介的有效转换与传播等“新空间”。张教授还建议参班教师可以从翻译研究中的“冷门绝学”领域寻找项目选题,提高选题命中率。最后,张教授总结道,立项成功需要的是兴趣、方法和坚持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张威教授
专家言传身教,详解填写规范
在优秀申报书案例分享环节,何伟教授、王俊菊教授、彭青龙教授和张威教授分别分享点评了语言学方向、应用语言学方向、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的优秀申报书,细化了外语学科各个方向的申报要点。
何伟教授从理论语言学项目申报的选题入手,从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视角向参班教师讲解了如何进行语言学研究。何伟教授还重点讲解了文献综述撰写的注意事项,她提出,做好文献史梳理需要前期大量的基础性积累工作,文献回顾不能只是对文献的罗列,而要对其进行提炼后采用研究视角结合观点的方式进行撰写。撰写申报书时,在语言表达上需要注重其逻辑性,不仅是语句上通顺与否,还要做到字斟句酌、言简意赅。
王俊菊老师分享了自己历年科研项目申报的经历,并以自己的科研项目申报书为例,向参班老师讲解了如何填写项目申报书。王俊菊教授指出,在进行文献综述时,要先尽量穷尽搜集相关领域的文献,然后对其进行梳理,最后产出;在选择文献时,尽量参照近五年的文献,学会借用专家的声音表达自己,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观点凸显式而非作者凸显式的形式对文献的内容进行高度提炼和融合。同时,王教授提出,项目申报书的各个部分环环相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是每个部分单纯拼凑的结果。最后,王俊菊教授强调,项目申报书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文本形式上的细节同样不可忽略,要做到工整清晰。
王俊菊教授
彭青龙教授从外语教师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随着国家形势、相关政策的变化,外语教师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彭教授提出,教师发展要以教学人才项目为导向,紧跟教育国际化研究前沿。在对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研究学术前沿进行概括介绍的基础上,彭教授为参班教师列举了各领域下可进行的相关研究,并对2014—2018年的文学项目指南的变化进行了逐一说明。针对科研项目选题中存在的多重问题,彭教授建议,科研选题应该坚持立足基础和经典、立意新颖、立足前沿和主流、立足交叉、简明扼要等原则。课题内容要翔实,避免空泛,注重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最后,彭教授以例文展示的方式,向老师们具体讲授了文学类科研项目申报书的写作技巧。
彭青龙教授
张威老师从翻译方向项目申报书的问题入手,指出项目的选题要具有新意,文献回顾要注重逻辑性,避免大量的文献罗列,在整理文献时可按照宏观与微观、历时与共时、基础与应用的结构进行整理,做到结构清楚,排版清晰。同时,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对所提及文献进行条理性论述,避免只述不评。整理参考文献时,应该参考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专著,要注重引用期刊和出版社的权威性。
理论结合实践,提升申报品质
为了帮助参研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提交的申报书中的具体问题和如何进行修改和完善,增进科研交流、提升研修效果,本次研修班特别安排了专家对学员项目申报书点评的环节,由王俊菊教授、何伟教授、彭青龙教授和张威教授分别对应用语言学方向、语言学方向、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的申报书进行具体化和个性化点评。四位老师对参班老师提交的申报书从研究概要、文献综述、研究意义、重点和难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一说明,解决了很久以来困扰参研教师关于课题申报的难题,并给予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着实提高了老师项目设计和课题申报的能力,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亦增强了老师们申报课题的热情和信心。
分组申报书点评现场
此次研修班,参班教师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分组针对本组的示例申报书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老师们结合研修所学,对示例申报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细致、全面的点评和总结,并将讨论结果以大班汇报的形式得以呈现。专家们也对四个小组的汇报结果进行了深入、精准的点评,提出了项目申报书的具体修改建议。老师们在这一环节通过分析他人申报书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反思,进一步深化了申报书的撰写要点和注意事项。
大班汇报
紧跟学术前沿,探析申报细节
在经过一天半大班讲授和分组指导后,王俊菊教授与参班教师分享了选题、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策略和注意事项。王俊菊教授认为,在保证项目学术性的前提下,项目选题应该紧跟研究前沿热点问题,满足重大现实需求。她指出,选题应该是自己熟悉和擅长的研究领域,这样才能驾驭和把控,也有利于找到创新点;同时,选题应该“顶天立地”,“顶天”即要“把握大势、顺应趋势、跟踪形势”,对最新的政策文件进行解读;“立地”即选题应做到问题导向,要接地气,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
在确定项目标题时,应简洁凝练,好的标题应该有准确的表达力,强烈的冲击力和浓郁的学术气质。课题论证要具有严密性和系统性。研究内容作为整个设计的重心所在,在撰写时必须要反复推敲。王教授还就课题名称和参考文献的选择和确定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最后,她强调,一份优秀的基金申报书是千锤百炼打造而出,立项绝非易事,需要老师们持之以恒,具有屡败屡战的气魄和勇气,不断提升立项申报书的学术气质和学术细节,最终才会取得成功。
两天紧张的研修行程在老师们的意犹未尽和高涨热情中落下帷幕。研修课程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选题到论证的系统培训让老师们对于如何进行项目设计和撰写项目申报书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相信在经过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之后,加上老师们自身的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道路上收获立项成果。
学员反馈
专家们的讲解效果非常明显,专家们从项目评审者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对于前期具备一定研究基础的老师而言,作用明显,价值连城;对于尚未取得学术建树的老师而言,专家们宝贵的经验为学术青椒们的科研之路指明了方向。
在此次研修班的学习中启发和收获特别多。首先是各位专家教授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条理清晰的授课思路,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和讲解,平易近人的风格,都特别打动我也让我感受到学者和老师身上的双重责任和魅力。我将以此激励自己勤于思考,充实自己,寻求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