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第二天是名副其实的“案例日”。文教授和顾博士带领教师们在案例分析中深入理解外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方法。
在案例中思考
针对研修日志中反映出的参班教师对行动研究的各种疑问,文秋芳教授在研修班的第二天首先对教师们的问题进行了集中解答。在交流的过程中,文教授也受到教师们的启发,认为行动研究确实具有“循环渐进”性,并在其定义中加上了这一点。从而也证明整个研修班本身就颇具行动研究参与、探索、反思的特点。
在重申了行动研究的定义之后,文教授带领大家学习如何将这一研究方法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文教授为大家提供了两则精心设计的、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案例。拿到案例后,教师们先进行小班讨论,设计行动研究方案和实施步骤;回到大班后,各班代表将讨论成果进行汇报。教师们很快熟悉了行动研究的方法,并打开了将其与自身教学相结合的思路。
针对教师们的行动研究方案,文教授剖析了其在设计和实施中产生的观念误区。教师们发现,通过文教授的更正与点拨,他们不仅对行动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运用其提升教学效果更有了一份信心。
在引导中领悟
在第二天下午的讲授中,顾永琦博士基于一则亲身设计实施的案例,系统地示范了如何控制行动研究的各个环节。在案例分析中,顾博士对行动研究中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上的“cycle”进行了提炼,对这个教师们最关心也最困扰的问题给予了形象的解答。
通过这个案例,顾博士也对行动研究框架内的一些外语教学方法与参班教师进行了交流。他细致地介绍了在具体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案,指导教师们根据研究的不同阶段调整教学安排。同时,他还鼓励教师们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支持研究,完善研究效果。
研修班第三天是教师们展示研修成果、进行演示评比的一天。这一天,教师们分工合作,精彩地展示了一个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行动研究设计方案。
在交流、实践中提高
文教授和顾博士在授课中十分注重与教师们交流。文教授每天都会整理教师们的问题与疑惑,在授课前首先进行解答;顾博士在讲授中时常与教师们进行互动,倾听教师们对行动研究的理解,现场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们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参与者”、“行动者”。
互动的研修模式提高了教师们对行动研究方法的认识。在研修班最后一天的演示评比中,参班教师们对于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外语教学充满了想法。这一点从本期演示评比的主题中就可以看出:
对降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课堂学习焦虑的一项行动研究
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输出能力的行动研究
多媒体环境下提高学生听力自主学习效率的行动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预习困境的行动研究
一项优化学生“新闻报告”课堂活动的行动研究
通过英语角活动提高大一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行动研究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干扰问题的行动研究
教师们精诚合作,分工配合,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都非常严密,展示了他们对行动研究极大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
|
教师进行演示
|
回答评委提问
|
|
|
“评委阵营”
|
获奖者与专家合影
|
三天的研修帮助教师们了解了新的方法、打开了科研的思路、获得了教学的启迪。在研修班的闭幕仪式上,文秋芳教授和顾永琦博士对教师们在短短的三天内所创造的成绩表示由衷的赞许。教师们用辛勤的付出实践着他们对教学与科研的不懈追求。我们相信,行动研究这种最利于被教师学习和应用的研究方法一定能够为教师们的职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教学资源下载:
☆
文秋芳教授 行动研究理论篇
☆
文秋芳教授 行动研究
写作教学演示评比 下载:
☆
Class 1
☆
Class 2
☆
Class 3
☆
Class 4
☆
Class 5
☆
Class 6
☆
Class 7
☆
Class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