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评价标准,优化教学设计,实现立德树人—— 2019年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学之星”大赛(第三期)
2019/07/29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7月28日,迎来全国700多位高校教师参加的外研社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学之星”大赛(第三期)在苏州圆满落幕。
何莲珍教授:立足国情,对标国际,构建中国特色外语能力测评标准
浙江大学 何莲珍教授
何莲珍教授首先指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与实施对中国英语教学与测评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我国外语教学和考试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以“制定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和“研发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为重要抓手,在2020年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多元的外语能力测评体系。这一测评体系将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阶段、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应用于外语学习及教学与测评。历经四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组织并领导、百余名国内外专家与众多外语领域优秀人才共同参与研制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于2018年正式定稿并实施。
《量表》研制汇聚百余位专家、众多教师与学生/使用者的智慧,借鉴国外8个量表采用的理论依据、制定原则和方法,博采众长,于2015年启动描述语收集、分类与分级工作,从文献阅读、采样,到专家判断、教师判断、使用者/学生判断,历经多轮次分析、验证、改写,最终确定各级描述语,可谓三年磨一剑。最终颁布的《量表》包含9个等级、70个维度,分为能力总表、自我评价表及100多个分项量表,以运用为导向,通过科学详细、可观测、易理解的能力描述语反映英语能力发展的连续状态;根据能力发展阶段特点及现实需求在能力连续轴上划分若干个等级,每位学习者都能在量表上找到自己能力对应的位置。
何教授指出,《量表》的出台对中国英语教学与测评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英语学习、教学、测评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各环节都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与价值。何教授以听力分量表为例,基于浙江大学的校本考试与《量表》对接的实践结果,分析阐述了《量表》的实际应用。
《量表》及其在教学与测评中的应用,推动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实现“车同轨、量同衡”,使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沿着同一个轨道循序渐进,各级各类考试有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外语考试的科学化、标准化,学习成果沟通互认和各阶段外语教学和考试的有序衔接,有助于我国现有英语考试的国际化,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目标及能力要求。
张虹副教授:解读文本,设计教学,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根本任务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虹副教授
大学英语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张虹副教授认为文本解读是落实这一任务、实现这一课程性质的有效抓手和重要基石,但在教学中却长期被忽视。文本解读是“文本意图”与“读者意图”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基础。英语阅读教学要基于文本解读来设计丰富的、渐进的、有效的教学活动,以培养能动、理性和全面发展的人。
张虹副教授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中的一篇课文为例,从主题、内容、文体、语言和作者等文本分析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该文章。在此基础上,张虹副教授依据学科能力框架和产出导向原则,展示如何进行适切的教学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最后,张老师提出,教师在基于文本解读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走进文本,又要跳出文本,同时挖掘文本的语言学习价值和学科育人价值,既完成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更高层次的教育目标。
王浩勇教授:借力技术,依托平台,助力混合式教学开展
河北农业大学 王浩勇教授
王浩勇教授根据大学英语教学“责任重、难度大”的现状,提出“教师学中教,学生做中学,确保争时提效”。混合式教学具有传统学习方式和网络化学习的双重优势,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将“先教后学”转换为“先学后教”。
充分实践和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离不开教师团队的持续投入和强大的线上平台支持,王浩勇教授结合院校实践,分享了利用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成功经验。王教授指出U校园通过覆盖“学、练、测、评”的综合性支持,为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管理、创新教学设计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大有裨益。
王教授还结合实践,分享了河北农业大学以课堂教学与自主开发微课相结合为特色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为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新思路。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
深入贯彻理念,落实教学设计,实现立德树人
“教学之星”大赛以“成效导向的教学设计:从金课程到金课堂”为主题。本场半决赛共有8组参赛团队参加,分为现场说课、教学展示与评委提问三个环节。
比赛精彩纷呈,扣人心弦。最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章心怡、黄敏两位老师代表团队摘得桂冠,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她们的教学设计以探讨“何为英雄”为主题,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践行了 “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获得评委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特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一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二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赛后,评委会主席何莲珍教授、提问评委张虹副教授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点评。
何莲珍教授称赞了参赛教师团队大方从容的教师风采,肯定了团队在教学设计中对学情的深入分析和对新教学理念及信息技术的大胆尝试。同时,她也指出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际教学应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不能脱节;在创新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更加注重对方法背后理论基础的理解;教师应进一步自我完善,加强对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知识的学习,提高测评素养,促进教学理念在课堂的落地,使学习真正发生。
张虹副教授引用教育专家佐藤学的观点,指出高校外语教师应具有三种慧眼:蚂蚁之眼,精确细致;蜻蜓之眼,角度多元;飞鸟之眼,高瞻远瞩。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入研究教学方法,才能拔高教育之立意,实现教学理念与课堂展示两者的“知行合一”。
本期研修班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李会钦社长主持。2019年外研社暑期研修班以“责任、境界、智慧”为主题,共计30期,万余名参班教师通过研修班汲取新知,收获成长。“教学之星”大赛关注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成效,强调立德树人,通过创新的团队比赛形式助力建设金牌教师团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李会钦社长
外研社徐建中总编辑在开幕式致辞:回首外研社成立40周年以及暑期研修班活动开展20周年光辉历程,外研社始终坚持服务教学、服务教师,通过开展教师培训为广大教师开阔眼界、拓展格局提供平台,以实际行动致敬与外研社相伴同行的每一位外语人;展望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新格局,《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颁布,“金课”建设势在必行,外研社也将与外语教师一道,关注外语教学新动向,助力外语教育创新发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徐建中总编辑
专题活动
加强后续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本期研修班“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以及“‘国才’面对面:英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两场专题活动中,南京林业大学肖飞教授与中央民族大学石嵩教授分别针对大学ESP课程建设与国际人才培养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肖飞教授首先结合相关调研数据以及文件,强调了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他指出专门用途英语相对而言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ESP 概念界定的偏差、成体系ESP 教材的匮乏以及ESP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南京林业大学肖飞教授
肖飞教授指出要厘清“专业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前者以英语为媒介,以专业新知识为内容,重在专业知识传授;后者以学生已知专业知识为内容,重在语言应用,为专业英语学习做准备,属语言课程的延伸。肖教授以他担任总主编、外研社出版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为例,讲解了教材编写理念,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肖教授提到,该系列教材因其新颖的编写理念、科学的研发思路等得到了包括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在内的诸多院校的肯定。最后,肖教授对ESP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建议,并就“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的后续研发计划以及线上课程的开发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扫码查看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详情及精彩样章
石嵩教授带领参班教师以国才中级口头沟通、书面沟通考题为例,通过评阅考生真实作答案例,解析国才考题、理解国才理念、研讨教学方法。石教授提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语言测试提出了新要求,对以语言能力为单一构念的传统测试提出了挑战。中央民族大学通过设立《国才英语综合技能提升》课程,将国才理念与考研英语要求深度融合,不仅从听、说、读、写全方位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更丰富和创新了本校教学模式、学时学分、教学方法手段。最后,石教授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新时代立德育人的“责任”,拥有与时俱进的“境界”,展现高瞻远瞩的“智慧”,以响应《新时代高教四十条》中“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中央民族大学 石嵩教授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三期)
获奖教师团队名单
点击以下链接,下载专家发言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