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国家人才需求,实践创新教育模式,提高外语教育质量 —— 外研社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第七期)
2019/08/07
随着外研社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学之星”大赛半决赛(第七期)的举办,8月6日,本年度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圆满落下帷幕。近6000名外语教师汇聚武汉和苏州两地,聆听专家智慧之言,参与“教学之星”大赛,探讨“金课”建设和国际人才培养新理念,切磋教学方法,交流发展经验,提升教学能力与教育素养。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李会钦社长主持本期研修班。外研社成立40年来,深耕出版,扎根教材,铸就“中国出版界的奇迹”,锐意进取,远征海外,以优质国际资源反哺国内教育发展;暑期研修班举办20年来,引领理念,创新模式,为外语人提供吐故纳新的平台;2019年是新文科建设元年,暑期研修班以“责任、境界、智慧”为主题,“教学之星”大赛以“成效导向的教学设计:从金课程到金课堂”为主题,把脉时势,赋能教师发展。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李会钦社长
提升教学成效,实现持续发展
南京大学 王海啸教授
建设“金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王海啸教授首先阐述了“金课”内涵,指出落实“金课”理念需要更全面科学的教学目标,更优质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以更大的投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王教授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方式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的内涵: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注重语言运用;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材料需互动性强、来源多元;教学方式应先进,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等。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才能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常态。
最后,王海啸教授举例说明“金课”建设背景下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实施策略,重点强调要通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饥饿感”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教学平台,实现教、学、测、评、研一体化。
立足时代发展,实践创新模式
吉林大学 潘海英教授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潘海英教授指出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育大势所趋。
潘海英教授从教学平台、活动设计、运行机制等多个角度梳理了针对“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理论和模式构建探讨,并以吉林大学公共外语线上课程为例介绍了实施策略:
以网络教学平台联通教学和学习系统建设,采用从开放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到综合实践等一系列教学手段,自主构建大学外语教学体系,积极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项目,推动实现慕课平台、课堂教学平台、创新实践平台三位一体等。此外,潘海英教授还对慕课的开发步骤和教学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潘海英教授强调,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便捷性,同时发挥线下课程的传统优势,优化课程资源,加强教师培训,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课程建设,培养国际人才
大连外国语大学 秦丽莉教授
国家发展急需大批国际化专业人才,基于企业需求调研,大连外国语大学构建了聚焦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商务交际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国际人才培养模式。
秦丽莉教授强调,国际人才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紧扣市场需求,突出包括听、说、读、写的参与式学习。以“沟通”为导向,强调输出;设计真实商务职场情境,践行体验式学习;聚焦核心能力,注重能力培养。她指出外研社《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以及国才考试为国际人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支持和检验手段。
此外,秦教授还重点解读了对国际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心得:文化能力和语言能力作为理论基础,中英双语教学模式,建设包括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中国文化、国别文化等多模块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多方面理解、深层次分析比较世界各国文化、进而服务于中国文化“传出去”的目标。
跟踪教育趋势,建设解决方案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孙丽媛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孙丽媛分享了外研社围绕教学与师生发展的全面解决方案。外研社跟踪教育趋势,基于人才需求,以先进的理念为引领,开发丰富优质的教材;同时以技术赋能教育,开发多样的线上资源与智能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服务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升。针对教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国内+国际”“共享+定制”的培训体系,通过教师研修与教学交流等形式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也以国才考试、英语比赛等平台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选拔提供支持。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践行先进理念,提升教学境界
大学英语组第七期“教学之星”大赛半决赛在激烈的角逐中圆满结束,鲁东大学卢兵、毕晨光老师代表团队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王海啸教授称赞了参赛团队勇于展示、乐于分享、富于智慧的优秀表现。集思广益的团队合作形式与新型科技、资源的熟练运用令人惊喜,既增加了课堂内容的新颖度,又提高了课堂形式的互动性。王教授表示,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和展示让POA、OBE等先进教学理念落地,为其真正应用于课堂提供范例。同时,王教授指出教学设计中的评价环节仍有提升空间,评价应从课后考试的分数转变为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反馈。
本期比赛的提问评委、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副教授对参赛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精心准备予以高度赞扬,众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比赛,以老带新,既展示了他们的教学实力,也体现了本届比赛打造金课团队的初心。张虹副教授对现场观摩教师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建议:从宏观层面要看课程和教学设计是否立意高远、立德树人;从中观层面要看设计是否实现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从微观层面要看教学中的细节,理念与目标是否在授课过程中得到落实。最后,张虹副教授引用《论语·述而》中的名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鼓励所有教师持续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教师知识,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北京外国语大学 张虹副教授
特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一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二等奖获奖教师团队代表与颁奖嘉宾合影
专题活动:打造优质课程,提升人才素养
在本期研修班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中,复旦大学张颖副教授、孙庆祥副教授就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展开分享。张颖副教授结合《学术英语(社科)》一书的使用,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辨别立场和观点的能力以及组织跨学科的讨论活动;结合教学案例,讲解了如何利用论文材料和其他课外材料,组织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最后她强调,材料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手段,教师的教学组织决定着材料的使用效果,教师要多了解学生,才能选好、用好材料。孙庆祥副教授阐述了学术英语(医学)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术英语(医学)》一书开展教学的情况展开分享。他强调专业词汇、学科内容在EAP教学中非常重要,同时学术英语教学要以输出为驱动,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等。
“‘国才’面对面:英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题活动中,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赵德全教授立足时代背景与国家需求,详细介绍了国才考试的研发背景、设计理念、考试内容等,对国才考试立足时代需求与语言应用等特点给予充分肯定。赵德全教授还分析了国才考试与其他考试的区别,指出国才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英语沟通能力,将国才考试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推进院校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赵德全教授以国才考试(中级)真实任务为例,通过带领现场老师评分,深入解析试题,分析国才理念及其考查的能力。最后,赵德全教授分享了引入国才考试为该院校英语专业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和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等带来的提升和改变。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赵德全教授
复旦大学 张颖副教授
复旦大学 孙庆祥副教授
至此,外研社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英语类专业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暨“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正式落下帷幕,参班教师在探索中积累实践的智慧,在协作中收获丰盈的成果,智慧教师,星光闪烁,期待所有教师带着暑期收获的新知、新智,在新一程教学之旅中实现新发展与新突破。
2019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第七期)获奖教师团队名单
点击下载专家报告PPT
潘海英教授:“互联网+”教学模式下高校外语课程建设 ——以吉林大学线上线下课程建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