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
2019/01/15
2019年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特别设置“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聚焦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共邀7位专家深入解读教材编写理念及设计思路、分享配套资源及使用模式心得,共同探析“金课”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变革。
第一期:文化类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以《英语畅谈中国文化》为例
本期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关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特邀湖北大学王志茹教授进行分享。王志茹教授以《英语畅谈中国文化》为例,系统介绍了文化类教材的特点及编写理念与实践,同时分享了湖北大学文化类课程的实际教学经验。由王教授主编的《英语畅谈中国文化》结合先进的慕课教学模式,对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在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传播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为高校中国文化英语课程增加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活力。
点击下载PPT:
文化类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以《英语畅谈中国文化》为例
第二期:《职场英语》“金课”建设:教材教辅·慕课·翻转课堂
本期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特邀西南交通大学杨安文副教授进行分享。杨安文副教授以西南交通大学《职场英语》课程为例,分享了本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理念、特色及经验。2016年,《职场英语》正式出版,该教材以职场情境为背景,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培养英语环境中的实用职场技能为导向,助力提升学生英语语言水平和职场英语交际能力。杨副教授介绍到,团队全面开发教师用书、教学课件、电子材料及基于Utalk视听实训平台开发设计的数字课程等多项立体化教学资源,同时打造并结合《职场英语》慕课,应用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开展以翻转课堂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积极的反馈。
第三期:对标“金课”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
本期“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特邀南京林业大学肖飞教授针对大学ESP课程建设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肖飞教授首先结合相关调研数据以及文件,强调了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他指出专门用途英语相对而言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ESP 概念界定的偏差、成体系ESP 教材的匮乏以及ESP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肖飞教授指出要厘清“专业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前者以英语为媒介,以专业新知识为内容,重在专业知识传授;后者以学生已知专业知识为内容,重在语言应用,为专业英语学习做准备,属语言课程的延伸。肖教授以他担任总主编、外研社出版的“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为例,讲解了教材编写理念,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肖教授提到,该系列教材因其新颖的编写理念、科学的研发思路等得到了包括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在内的诸多院校的肯定。最后,肖教授对ESP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了建议,并就“大学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的后续研发计划以及线上课程的开发等情况进行了介绍。
第四期:信息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适(识)变与应变——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
本期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特邀湖北大学周红兵副教授进行分享。周红兵副教授以“信息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适(识)变与应变——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为题,分析了外语教师目前所处的环境: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教育改革日益深入、院校需求发生变化、拓展课程蔚然成风。一方面,外语教师面临新的挑战与问题;另一方面,改革与变化也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新的机遇。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新和应变,而建设特色拓展课程是应变的途径之一。周副教授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分享了自己对SPOC教学的理解与实践经验。学校基于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采用“PPP”课程模型,开展SPOC教学,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与学习的高效结合,有效提升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质量。在此过程中,周老师将SPOC教学的经验总结为“五‘学’合一”,即输出助学、精准补学、适当导学、以评促学、学友伴学,并鼓励教师转变教师角色为以“解惑”为主,而非一味的“传道、授业”。
信息化时代高校外语教师的适(识)变与应变——以英语演讲课程为例
第五期:
本期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特邀赤峰学院刘乐吟老师作分享。刘乐吟老师基于使用外研社《演讲的艺术(第十版)》一书的实践,分享了她在演讲教材选取、演讲课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等方面的见解。她讲到演讲教材应在培养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强调思辨能力培养,能够结合中国学生实际情况、融合中国特色内容,提供丰富地道的演讲材料等等。同时,刘老师分享了自己演讲课程的教学安排,并结合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分享了演讲教学的活动设计思路,以及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
第六期:打造文化类大学英语“金课”的设想 ——以《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课程为例
本期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特邀中国音乐学院张桂萍教授就文化类英语“金课”的建设进行分享。张桂萍教授首先阐述了建设大学英语文化类课程的必要性:当下国家的发展需要跨文化人才,跨文化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的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文化类课程因其兼具知识性、趣味性等,学生学习兴趣高,能够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助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张桂萍教授结合《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一书的单元设计和具体内容,阐述了教材如何体现“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参班教师分享了如何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活动设计、作业设计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与跨文化素养。
打造文化类大学英语“金课”的设想 ——以《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课程为例
第七期: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
在本期研修班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改革与创新”专题活动中,复旦大学张颖副教授、孙庆祥副教授就学术英语课程建设展开分享。张颖副教授结合《学术英语(社科)》一书的使用,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辨别立场和观点的能力以及组织跨学科的讨论活动;结合教学案例,讲解了如何利用论文材料和其他课外材料,组织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最后她强调,材料不是教学的目的,只是手段,教师的教学组织决定着材料的使用效果,教师要多了解学生,才能选好、用好材料。孙庆祥副教授阐述了学术英语(医学)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术英语(医学)》一书开展教学的情况展开分享。他强调专业词汇、学科内容在EAP教学中非常重要,同时学术英语教学要以输出为驱动,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等。
点击下载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