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教的视角看“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
2010/11/11
2010年10月23日,2010“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黑龙江赛区决赛在我校(东北石油大学)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从台上参赛的选手,到台下观看的学生;从主办单位,到与会嘉宾评委都对比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次比赛充分的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代表了黑龙江省英语教学水平,并大大的激发了我校乃至黑龙江省各高校师生学习外语的热情。
作为此次比赛的工作人员,笔者主要负责同外籍专家的沟通和联络工作。在和外籍教师的交谈中,外教提出了一个让他很费解的问题:很多选手在演讲举例时引用的都是西方国家的名人名言、历史典故,而当让选手举出一个中国的例子时,参赛者却语塞了。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都在学习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怎么会答不出这么简单的问题呢?这个现象也使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笔者认为,造成参赛选手答不出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是参赛选手在中英文互译方面遇到了困难。选手们并不见得是不知道相应的中国的例子,而更大的可能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来用英语表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在教学要求上对二、四、六、八级的听力规定是: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所作的难度不超过所学语言知识的讲座;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谈话;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听懂“英语国家”广播电台以及电视台(如CNN)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题报道;文化素养要求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对英美等国家的地理历史和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教学大纲》中“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知识课程5门必修课是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学术论文写作和英语国家概况。看得出来,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只关注培养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以便将来有效地与“英语国家”交流,因此在我国现行的英语教育中,我们所推崇的教学材料大都是来自于“英语国家”的“真实材料”(authentic material)。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找不到中国本土文化和历史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对于本土知识的渗透和跨文化对照,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在实践中无法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
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英语的学习确实影响到了广大学生的文化身份。语言是文化身份的外在表征(Joseph,2004),是文化身份的重要表现手段(刘双,2000)。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即母语文化身份和目的语文化身份。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其所具有的双重文化身份在认同程度上并不是等同的,他们对自己的母语文化具有更强烈的认同感,具有较强的母语文化身份意识。然而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越高,就越容易认同目的语文化,其目的语文化身份就越突显。(任育新,2008)换句话说,英语学得越好的同学,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就越关注,了解的也就越多。当学生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英语国家的文化和历史上时,势必会忽视自身的文化身份。所以,当提到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时一时答不上来,也就有情可原了。
然而笔者不得不问: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难道就是为了能和“英语国家”的人交流?为了学好英语就一定要以牺牲自己的母语文化身份为代价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英语作为全球语言(Global language),充当着世界各国沟通的桥梁。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台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或者其他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和国际交流的需求。这里的交流不仅仅是能与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的沟通,还要求我们能以英语为工具传播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展示自我。语言的发展具有时代性。英语既然作为一门全球语言,它的发展就要求它既具有开放性、国际性,又应该具有本土性和身份性。胡晓琼(2007)在“全球化环境下‘Global English’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文中引用了Okushima(转引自Yano,2001:124)创造的一个新词叫做“Glocal”(混成词:来自global和local),从而衍生出“中国英语(Chinese English)”的概念。“中国英语”即把英语这门全球语言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Glocal English。在全球化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母语文化身份和目的语文化身份之间的冲突的方法,也使中国学生能够更好的在国际化社会中与他人交流。
要用“中国英语”改变现在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首先我们应重新编制我们的英语教材。“中国英语”的教材内容不应只是英美等“内圈国家”(Kaebru 1985:56,Yano 2001;123)的概况和文化。教材的编写既要有全球性,也应具有本土风格,所谓glocal式的教材,让我们的学生不仅对世界有所了解,也应了解中国的文化,这样的教材既适合中国学生在中国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又能够帮助他们在国际环境下使用英语。(胡晓琼 2007:22)
其次,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要尽量摆脱“标准英语”和“地道英语”(native English)的束缚,树立“全球英语”的概念,加强母语文化的渗透和对中英文化对比和比较,真正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最后,鼓励学生在“用”的过程中大胆的尝试“中国英语”。不要害怕因为“中国英语”和“标准英语”之间存在文化的差异就不愿、不敢交流。要勇于用英语这个媒介传递本土的文化信息,提高个人语言沟通的能力。
笔者相信,“中国英语”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有利于提高中国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并可以在理论上解决母语文化与外语习得之间的冲突。但在现实交流和教学中是否存在其他问题,则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我们更多听到的会是参赛选手们用他们的声音向世界宣传中国,宣传黑龙江他们的家乡。
[1] Joseph, J. E. Language and Identity: National, Ethnic, Religious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2] Kachru, Braj B. 1985. “Standards, codification and sociolinguistic realism: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the outer circle”. In R. Quirk&H. G. Widdowson (eds.). English in the World: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Yano,Y. 2001. “World Englishes in 2000 and Beyond”. World Englishes 20/2.
[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http://www.edu.cn/20040120/3097997.shtml (2010-10-26)。
[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http://www.bfsu.edu.cn/Chinese/site/gxyyzyxxw/zywj/yyjxdg.htm#1 (2010-10-26)。
[6]胡晓琼. 全球化环境下"Global English"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J]. 国外外语教学, 2007 (2): 16-22
[7]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们.外语学刊,2000(1):87-91.
[8]任育新. 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调查与分析 [J]. 外国语言文学,2008(1):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