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干货 | 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2020/04/21
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干货专栏
汇聚专家学者智慧,汇集多期研修精华,小编从外研社近年来举办的研修班中萃取实用干货,推出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研修干货专栏,按主题整理,分期次推送,传递教学理念、启发教学灵感,聚焦学术前沿、分享科研经验,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提升提供助力。
2018年,英语演讲与辩论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应课程已被新版《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列为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为帮助高校外语教师深入了解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的教学思路,本期研修干货特别整理了2019年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研修班专家讲座精华,与您共同分享英语演讲与辩论课堂教学经验,助力广大外语教师提升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学成效。
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全方面的,不仅仅可以提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文化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这六种外语教育关键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其中,思辨能力作为新时代下顺应社会需求和前沿教育趋势外语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考量维度,其培养需要依托贴合社会实际的教学内容和高效多样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基于研修班内容,对英语演讲、辩论课程教学与关键能力中的思辨能力培养进行详细阐释。
英语演讲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思辨能力的培养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两个维度。在Anderson et al.类级模型中,分析、评价、创造等思维方式相较于记忆、理解和应用等思维能力属于较高层级的认知技能。思辨能力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展和利用不同层级,特别是较高层级的认知技能,在进行批判性思维时在方式和内容上都要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简而言之,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将认知能力、情感倾向、思维品质三者的提高有机结合。要在英语演讲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在演讲话题选择、演讲内容准备、演讲过程中的倾听、问答与讨论参与、课程结束前5分钟“迷你”作文写作几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
演讲话题选择:
教师在进行演讲话题选择时,可以选择有趣的、新颖的、有意义的话题;大家关心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发热议、让正反两种观点都有足够论辩空间的争议性话题;让不同学科知识得以交叉融通和应用的跨学科性质的话题。除非确有不落窠臼的切入点或新视角,否则应尽量避免那些已被反复谈论的老套话题,并对与众不同的独特话题给予表扬和鼓励。
演讲内容准备:
在演讲内容准备过程中,演讲人需要确保自己的演讲具备以下特点,以保证自己演讲内容的高质量。
清晰性——观点是否阐述清楚?是否需要举例支撑?
正确性——自己的观点是否无误?
精确性——某一点是否可以更加具体、准确、细节?
相关性——所选内容是否与主题高度相关?相关度多大?
有深度——这一问题是否具有复杂性和难度?
有广度——同一主题是否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逻辑性——各部分是否环环相扣?第一段与最后一段是否契合?主题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撑?
重要性——这是否是一个重要的观点?在所有事实中,哪个是最重要的?
充足性——这一点是否已经得到足够的讨论?有无重要遗漏?
公平性——我的思考在当下的语境中是否足够合理?是否忽略了他人的想法?是否扭曲了某个概念来为我所用?
对问题的反思——我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如何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得以应用?
演讲过程中的倾听、问答与讨论:
教师在进行演讲与辩论课堂授课中,除了要关注演讲者的表现,还要调动学生听众的参与。教师可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演讲者的演讲进行分析评价,从而让学生对演讲的评价标准有更深入的理解。
演讲人是否已清楚地陈述了自己的目的和讨论的问题?
演讲人对关键概念是否给出了准确的定义和合理的解释?是否有所扭曲?
演讲人是否建立了自己的可信度?
演讲人所讲的内容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论点是否得到了数据、例子、证言等论据的足够支撑?这些论据来源是否可靠?
除了演讲人表达的立场和观点外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演讲人是否频繁使用情绪化的语言?
演讲人是否出现了逻辑谬误?
最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开放式问题,启发学生用思辨的视角创造性的去看待问题。
例如:
如果演讲人提出的假设成立的话,结果会是什么?
演讲人所讲的内容与我之前所学的知识相吻合吗?
我是否受到演讲内容的影响?
我是部分/完全被说服还是根本没被说服?为什么?
我该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反驳?
课程结束前5分钟“迷你”作文写作:
在演讲课程结束之前的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尝试撰写“迷你”作文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记忆、总结概括和分析评价能力。
英语辩论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从辩论的本质来看,辩论是论证的一种实践方式,是人文教育的一项传统,也是思辨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驳斥作为英语辩论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最有挑战性的环节。在驳斥过程中,辩论者需要认真聆听对方观点,抓取关键信息,并以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思考对方的论点及支撑证据,找出对方的逻辑漏洞,予以有效反驳。这一过程无疑是对辩论者思辨能力的反复强化训练。
什么是驳斥?
驳斥常见于对于有争议的问题的讨论或者辩论之中,是一种可用于多种沟通场合的高效的沟通策略,辩者需要以合理的原因为支撑回应或巩固自己的论点。驳斥训练可以让辩者在日常生活沟通沟通中的辩驳更加合乎逻辑。
驳斥的重要性体现在何处?
通过驳斥,辩者可以充分展示对于自持观点和反方观点的透彻理解,提高自身在说服他人过程中的可信程度,提升自身社会参与程度和树立有理据支撑的观点的能力。
驳斥的构成包括什么?
驳斥四个步骤:重述、反驳、支撑、定论
驳斥的有效实行方式包括什么?
针对单一论点进行反驳:辩者需要找到足够、真实且相关的证据支撑自己的合理论点,并给出一个完整的分析论证过程。
找出逻辑谬误:逻辑谬误的种类很多,包括虚假两难推理、人身攻击、过度概化、诉诸公众、滑坡谬误、错误类比、错误归因、迷信权威、无关转移等。
针对一个辩论决议进行战略性驳斥:辩者可以根据对方论点中的必要性、效能、利益、价值等方面进行辩驳。
英语演讲与辩论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其对于学生语言表达、知识储备、心理素质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全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出灵活调整,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本期干货内容基于2019年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教学与研究研修班授课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