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社暑期研修专题一】英语类专业“一流专业”建设: 坚守人文本位,凸显跨学科特性
2020/08/05
群贤毕至,汇聚云端,外研社2020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线上研修班于8月3日正式开幕。本年度暑期线上研修采取专题专修的方式,共设计九大专题,60门课程,重点聚焦课程建设、智慧教学、语言测评、国际化人才培养等(点击查看2020暑期线上研修详情)。
8月3—4日,“英语类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研修专题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外语教育领域资深专家解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探讨“一流专业”建设路径,共话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题研修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冯涛副社长主持。两天6场讲座中,1.5万余名教师同聚外研社·U讲堂社区英语类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专题,聆听讲座,收获新知,共同参与本次学术盛宴。
《指南》制定原则与英语类专业建设新方向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从《指南》制定原则出发,探讨了英语类专业建设新方向。曾教授首先阐明了《国标》和《指南》的关系,指出《指南》是《国标》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南》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中国特色英语教育体系的构建,彰显英语专业的人文性特征,强调专业与学科之间的融通,为高校制定符合英语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同时《指南》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强调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各高校应在充分领会《指南》的理念及特征的基础上,在贯彻落实其核心内容和要求的同时,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制定出差异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南》的落地,需要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实现理念上的根本转变,各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指南》开展一流专业建设及金课建设。
英语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原则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张莲教授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发展、国家战略几个维度深入分析了一流课程建设的内涵;从课程的基本要素——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教师几个维度出发分析了一流课程建设原则。张教授指出,课程和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的变化,内容的选取和呈现要支撑目标的达成,方法的择取应该体现人类认知和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采用终结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张教授以北外英语学院课程体系及“英语学术写作”课程教学为例,分享了一流课程教学实践原则:1.以学习为中心,能力发展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2.科学设计活动,促成语言、跨文化思辨和学科能力协同发展;3.激发动机与热情,规约学习行为,涵养积极学习文化;4.互动探究,成就真实、深度、完整的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指南》指导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温建平教授基于《指南》的要求,分享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温教授详细解读了《指南》中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并结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举措:1.商务英语专业院校要研读《指南》、了解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充分发挥院校已有的优势,以应变求变的思维开展专业建设;2.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在职学历培训、短期访学研修、企业践习等方式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3.通过建设各类课程、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指南》指导下的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任文教授基于对当前翻译专业教学现状的思考,结合对《指南》的解读,提出了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与方法。任教授指出,《指南》明确了翻译专业的跨学科性特点,强调了翻译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为各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任教授提出,新时期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技能性、特色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各院校应立足校本特色和专业优势,制定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任教授特别强调,翻译专业要将职业伦理/道德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步提升。
英语专业文学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原则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教授探讨了新文科视野下英语专业文学方向课程设置原则与教学方法,指出新文科建设要守正创新,实现人文学科内部交叉、人文社科内部交叉、科技人文交叉融合。在这一背景下,文学方向课程设置应旨在构建宏观、微观、个案、综合的知识体系:包括文学史类课程、不同体裁文学选读课程、文学批评课程等;倡导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方向课程的开设,如:中外文学比较、中国思想经典导读、西方思想经典导论、中国文学经典选读等课程。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文学鉴赏与批评能力。彭教授强调,学习外国语言文学要洋为中用,同时要注重学习中国语言文学,为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服务。
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原则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文旭教授指出高校需遵循《指南》要求,并结合自身特色自主设置语言学方向课程;既要考虑语言本体研究,也要包含语言与社会、文化、心理、认知、政治等的关系,体现跨学科特性。语言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讲解的趣味性、简单性;要体现本土化特征,建立中国特色的语言学话语体系,要实施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后,文教授强调,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也是一个宏大的事业,它包括不同的范式,以及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
2020年外研社暑期研修在线上开展,全新的互动式研修体验大大激发了教师们的研修热情,虽不能线下共襄盛举,却在“云端”碰撞出更多智慧灵光:
现场答疑,实时互动
研修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在提问帖中提出学习困惑,并得到专家专业解答,实现互动。
梳理要点,及时反思
群文件及时上传讲座要点,包含发言整体框架、主要观点、思考问题,以帮助教师系统了解每场讲座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优秀笔记,共享智慧
研修课程后,教师积极通过线上研修社区分享干货满满的研修笔记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共享智慧,交流互促。
5—8日,“英语类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专题研修将在外研社·U讲堂社区持续播出,英语类专业教学领域资深专家与一线教师将分享英语专业综合英语、写作、听力、口语、演讲等核心课程的教学理念、方法与研究思路,继续为全国教师带来充实丰富的研修体验,欢迎各位老师参与研修与探讨!
与时代同频共振,延续教育初心,展望育人未来。外研社精心设计2020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线上研修班,以“担当、聚力、创新”为主题,由暑期高校英语教师线上公益课程和“教学之星”大赛两部分构成。在接下来的两周中继续为全国教师带来充实丰富的研修体验。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将于8月18日—19日接力线上公益课程,与您继续相约“云端”教学盛宴。
更多精彩内容将陆续登场,欢迎更多教师根据下方提示加入研修!
研修方式
Step 1 申请加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
于开课前下载钉钉手机APP并使用钉钉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申请加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工作人员将于申请后1—2个工作日内拉您进入社区。
Step 2 加入专题群
进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后,可根据圈子置顶发布的研修日程安排,选择您感兴趣的课程专题,一键扫码即可加入暑期研修各专题群!
研修日程
本科英语教师线上公益课程
专题一:英语类专业“一流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8月3日—8日)
专题二:大学英语“一流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8月3日—5日)
职教英语教师线上公益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