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之星”大赛回顾 |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白晓煌副教授精彩点评
2020/09/14
翘楚集结,云端论剑。8月18—19日,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于线上成功举办。104组参赛教师团队同台竞技,线上角逐,共研“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外语课程与教学设计”,多位外语界专家把脉课堂,精准点评,发表寓德于教智慧见解,启迪教学设计优化思路。
为促进大赛成果共享,教学智慧传递,助力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专业发展,大赛组委会特别整理了全国半决赛评委会主席及提问评委的精彩点评,以期帮助广大外语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成效。
本期与您分享大学英语组第2、4场次评委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和提问评委首都师范大学白晓煌副教授的真知灼见和智慧点拨。
评委会主席王蔷教授精彩点评
很荣幸应外研社之邀,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会主席,通过观看老师们的教学,我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改革的方向有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各位参赛大学英语教师身上的很多闪光之处:
首先,参赛教师大都展现了良好的教师个人素养,他们扎实的语言功底、得体的教态、清晰连贯的教学呈现以及专业知识储备等都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参赛教师对于多样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十分重视并且应用得当、自然,切实做到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服务课内、课外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同时,参赛教师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具体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教学评价活动设计形式多样,教师有意识地把assessment for learning和assessment as learning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第二,评价主体多元,改变了过去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机制,采用了包括self-assessment, peer assessment,teacher assessment, class assessment等多种方式;第三,从评价阶段来看,我们看到了包括pre-class assessment, post-class assessment等多环节的教学评价;
最后,教学设计紧密贴合大赛主题——“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外语课程与教学设计”,关注如何将德育融入外语课程之中,努力探索外语课程思政的育人方法,致力于实现语言教学与以德育人相融合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所选取的话题时代感很强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结合参赛教师团队的综合表现,我想谈几点可改进之处,与广大教师切磋探讨,以期优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打造更多优质“金课”。
一、教学设计展示是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因比赛规则所限,教师只有10分钟的教学展示,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专业知识与能力,尽量完整、系统地呈现课程全貌,明确课型、主题以及比赛展示环节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定位等,需特别注意教学展示和单元教学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切忌与主题脱钩。此外,教师需特别注意框架提炼中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和专业性,术语使用不恰当可能造成观者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困惑甚至误读。例如,有展示教师用two participants分别指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就显得不够专业和严谨。事实上,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同一个learning community中,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受教育背景,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等也都不同。
二、教师应在教学时充分关注教学内容,不能仅考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等“形式”层面的东西,而忽略了被形式所包裹的内容。教学内容或教材为语言学习提供素材,而这些素材是课程育人的原材料。语言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对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必然交织或渗透着对价值的传导和渗透,忽略了内容就等于忽略了对知识的学习和对价值的探讨,忽略了育人的本源。由此,基于形式的语言学习,学生所获得的只是语言这个外壳,而基于内容的学习才是获得语言内核的基础。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解语言、传授语言应用技巧的过程中,应牢牢把握住文化的主题,帮助学生围绕主题获取新知、建构概念、涵养内在精神、提升修养,润物细无声地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养成学生优秀品行。否则,育人只能浮于表面,无法直达学生内心。
三、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切忌过于宏观和抽象。教学活动应服务于教学目标,而活动实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在此前提下,教学评价才能对标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例如,有的教师将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作为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既过于宏大,也未能立足具体的内容,更不清楚具体如何在这一节课中实现,因此,教师是无法对其达成的效果进行可量化的检测的,教学目标也只能沦为空谈。
四、教学过程要注重逻辑性。教学过程不能是脱离主题、语境的各种活动的简单堆砌,更不能让形式创新喧宾夺主而忽略教学内容。教师设计的每个活动都应以整体的教学主题、育人观念和教学目标为基础,服务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在spend or save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在导入环节创设的dilemma情境与spend和save毫无关系,严重脱离单元主题,那么单元教学就会显得十分生硬,所学的技巧和策略变成了一片片细碎的布头,无法被织成一整张结构关联的有用的网。
五、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作为启发者,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主题语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例如,相比于教师直接为学生列出refutation的思路,学生直接去应用,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从个人经验出发,说说自己的观点,也许学生这个时候的经验是不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可能是片面的或错误的,但让学生发现在认知、能力或态度上的gap很重要,这就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动机和动力。学生通过教师的点评和引导、补全有关refutation的新知以及语言表达,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新知识的应用,再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自然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六、“产出导向法”强调输出驱动,但在部分教学展示中,输出是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在最后环节才出现,而不是作为驱动出现在开端作为教学的引领,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展示偏离主题。另外,“产出导向法”不仅强调输出驱动,还强调输入促成,但是大部分的教学展示都更多关注了策略和技巧的输入,而缺失了对主题内容的输入。此外,输出也不应该总是在课后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输出的生成。因此,教师应首先厘清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明确输入为输出服务,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提供语言、技巧以及体现新概念、新知识和所隐含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内容输入。
以上就是我观看比赛的一些感受,欢迎老师们交流探讨。最后,我想再回归到本次大赛的主题——“语言与育人融合的外语课程与教学设计”,“育人”不是空中楼阁,教学的内容是育人的根本,也是教学的核心,语言教学中所承载的文化和知识是育人的源头活水,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传授词汇、语法和策略技巧,而要将育人和语言、文化的学习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育德于教,润物无声。
提问评委白晓煌副教授精彩点评
首先,我想对各位参赛教师表达感谢,通过16组参赛教师的呈现,我收获很多,看到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在不同高校多样的呈现方式,看到了大学英语教学未来广阔的可拓展空间,也深刻感受到了老师们致力于通过自己深厚的积累、广泛的涉猎,为学生们传授更多知识的努力。
同时,我想针对以下三个方面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商榷:
第一,教师应注意语言学习在课上和课下的合理安排,并在课程教学中有所体现。无论课程的内容是什么,大学英语课程的本质是一门语言课,很多教师在教学展示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教学,但老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在高科技加持下,我们是否真的可以将语言学习全部放在课下、线上?学生是否具有足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来获取教师希望学生增长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否能明白学习的增长点是什么,是一节热闹的课,还是通过教学过程获得的知识?学习的增长与发生,是应该发生在课上和课下,还是更多基于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师应重视教材的作用。在教学展示的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脱离教材,语言学习情境的构建和设立缺乏根据。在当前语言学习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任务的前提下,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依托。教材编写都有其科学的内在逻辑,例如,在《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中,iProduce部分的unit project设计完美对应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够完成unit project就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最好检验方式,教材设计本身已经形成了一个教学闭环,教师遵循教材设计,就能水到渠成达成教学目标。因此,建议老师们以语言为基础,以教材为依托,达成育人目标。
第三,教学应基于学情分析。教师应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力以及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等,做科学的学情分析,更重要的是,学情分析结果要为教学设计作出贡献,也就是说,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院校,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设计(目标设定、内容选取等)不应是完全一样的。
以上是我的三点建议,也希望与全国教师同行共同探讨。
真知灼见,智慧点拨。外研社高等英语将陆续推出更多评委精彩点评,敬请期待。
相关阅读
“教学之星”大赛回顾 |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张虹副教授精彩点评
秉承时代之需,勇担育人使命 ——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圆满落幕
回应时代叩问,彰显格局担当 ——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半决赛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