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建设“两性一度”一流课程 ——记“《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教学工作坊”
2021/07/28
7月24—25日,外研社2021年暑期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系列研修班第四期,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建设“两性一度”一流课程——《大学思辨英语教程》教学工作坊在北京顺利举办。本期研修班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孔蕾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林岩教授、南京大学王艳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夏登山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邱枫副教授,依托《大学思辨英语教程》,从综合英语、口语、写作和视听说四类课型切入,通过课程教学设计展示和教案优化等环节,深入研讨思辨英语教学方法,以期帮助近200名参班教师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英语类专业一流课程,助力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
本期研修班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冯涛主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一流课程成为英语类专业新时期的关键命题。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因素。面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外语教师应不断提高素养,更新理念。希望本期研修班能帮助外语教师掌握思辨英语教学方法,打造英语类专业一流课程,提高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外研社高英分社副社长冯涛
理念剖析 点拨迷津
孙有中教授作了题为“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建设‘两性一度’一流课程”的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思辨教学与一流课程建设以及思辨教学的八项原则及其应用展开。孙教授详细阐释了思辨能力的内涵以及在高等外语教育中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剖析了思辨教学与一流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一流课程中对于“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度”的要求体现了思辨能力的内涵。接下来,孙教授围绕思辨教学的八项原则,即“目标、探究、常规、融合、反思、内容、评价、实现”,并结合《大学思辨英语教程》中的丰富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外语教育课堂教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
孔蕾教授就一流综合英语课程建设思路、具体措施以及教学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解读。孔蕾教授首先剖析了一流课程建设的目标以及面临的挑战,并由此提出课程建设思路:通过教学过程数据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供给、以思辨和产出为导向的测试改革等来营造“两性一度”实现的有利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思路中,课堂教学应具有导引性,课下学习应具备支撑性、延展性,评估指标应具备激发学习动机、反拨教学的作用。最后,孔蕾教授以《大学思辨英语教程 精读》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向参班教师展现了如何将思辨融入课堂活动设计。
曲阜师范大学孔蕾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林岩教授
南京大学王艳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莲教授
教学展示 优化打磨
教案展示
教案优化工作坊
优秀教案展示
反思日志摘录
精读、写作、口语和视听说不同课型思辨教案的展示,每一环节都得益于教师的用心打磨和认真思考。之前在授课中我主要还是侧重于语言及语法词汇,较为忽略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也稍显单薄,不太能够深入引导,且课堂评价主体是我自己,而学生们很少有机会进行互评,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今后,在各位专家的讲解下,我要仔细地思考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两性一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渐渐成为学生们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提高课程的创新性。
——逄老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
我感受最深的是此次研修会班反复强调地对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与跨文化能力的融合培养,虽然还不知道未来会面对什么样的学情,但有这个关键点对我今后教学的引导与把关,我不再漫无目的,非常感谢此次机会。
——李老师 中央财经大学
非常感谢孙有中教授逻辑缜密、信息量满满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歌功颂德和自我陶醉,而是可以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相信理性等更加实在的目标上。英语类专业的学生作为中外交流的使者,确实应培养宽宏大气、追求人类和谐的价值观,做具有幽默感,拥有创造力,拥护文化多元的国际人。
——程老师 浙江传媒学院
此次分享比较实用,既有完整的成体系的理论分享,也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分享。这些分享帮助我对课程建设有了总体把握,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小技巧。
——宋老师 上海健康医学院
这次研修活动让我认识到提高自身水平的迫切性,对于教学理论我了解的太少了,教学活动缺少了理论的支撑和指导,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李老师 鲁东大学
书单推荐
《英语知识课程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王镇平 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