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探索,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勇担使命,共育国际传播人才 ——【专题论坛四】英语类专业论坛: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
2022/03/2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应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外语专业要结合自身优势培养,“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培养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人文高度”的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
2022年3月19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顺利召开。 当日下午,专题论坛四“英语类专业论坛: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拉开帷幕。本次分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彭青龙教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曾艳钰教授主持,邀请了来自全国12所高校的12位发言人就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和英语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万余位外语教育同仁线上观摩学习,并就发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发表了意见,展示了广大高校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改革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极大热情。
论坛专家合影
上海交通大学 彭青龙教授
湖南师范大学 曾艳钰教授
盐城师范学院毕凤珊教授基于学校多年来的改革实践,阐释了国际传播能力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盐城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倡导并落实了一系列措施:1)“自建、引建、共建”三管齐下推进中外课程建设;2)搭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外引内培、引培并重,提高国际人才培养师资质量;3)通过“参与、搭台、合作”融合的方式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与互通。多措并举,培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国际化人才。
盐城师范学院 毕凤珊教授
同济大学吴贇教授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阐述了以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对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吴教授认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对外语学科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需要外语界人士充分行动起来,使翻译人才的培养与运用和传播的各个环节顺畅融通。在理论思考方面,吴教授强调要构建国际传播多声部、立体化战略体系,建立“政府、智库和民间多声部-大合唱”的研究机制;以多学科融合拓展学术研究,建立“对外翻译传播”交叉专业。在实践的层面上,吴教授提出对外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要重视六个维度: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培养模式、保障机制、教学师资和成果指向,并应从教学理念、教学路径、教师队伍和教育成果四个方面打造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立体化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同济大学 吴贇教授
厦门大学陈菁教授论述了国际传播能力视域下跨学科口译人才培养模式。陈教授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开篇,强调了口译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并以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为例,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口译训练中的重要性。她指出,口译人才培养过程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过程存在着重合、交叉、互补和联动的关系,这主要在于学科基础的共通性、培养目标的重合性以及培养路径的交叉性。陈教授提出,口译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交叉融合,要求院校不仅要培养会做口译的人才,更要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跨学科的发展是学科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陈教授表示,回顾口译发展史可见,整个口译学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跨学科发展史。
厦门大学 陈菁教授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郑州大学钱建成教授探讨了国际传播背景下外语学科创新发展。钱教授提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时代重任,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途径,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外语学科的时代使命。郑州大学对外语学科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实践,建设交叉性学术机构“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通过学科交叉和知识融通,培养“三有人才”。在落实中,通过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专业技能;设立“河南省高端国际人才培训中心”,助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开展学生国际教育交流项目,提高学生涉外沟通能力,培养协作、包容、开放等意识;出版典籍丛书,协同开展国际传播项目。钱教授特别强调,新时代的外语学科应有国家使命担当意识,主动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彰显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贡献。
郑州大学 钱建成教授
东南大学陈美华教授阐述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技术传播教学实践下英语专业的创新探索。陈教授提到,为响应国家加强高层次国际人才储备的号召和落实东南大学“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联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开展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包括举办国际暑期学校、策划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系列专题讲座、开设联合国文件翻译课程等。此外,陈教授特别强调了技术传播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随着信息化时代、智能制造、工业4.0的相继到来,科技和产品愈加精妙复杂,应用场景愈加多样化,传播手段也日趋丰富,这既是技术传播的新机遇,也是新挑战。陈教授指出,可以通过借助从业者应用经验、紧跟技术发展实践前沿、合作国外高校以及融合本校优势学科来建设技术传播课程,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技术传播人才。
东南大学 陈美华教授
河北大学叶慧君教授就“新时代外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与实践”发言。为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新格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倡导,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正大力实施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形势对我国高等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叶教授首先回顾了外语人才培养的不同发展阶段:摸索试验阶段、蓬勃发展阶段和多元化发展阶段,并以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介绍了外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她指出,可以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整合教学模式,选取优质教材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跨院系合作、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多媒体等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叶教授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要与立德树人、全人教育的理念,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的策略以及信息技术相结合,探索外语人才多元化培养的广阔空间。
河北大学 叶慧君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钟书能教授讨论了理工科院校在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钟教授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的处理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缺乏全球治理人才的问题,这就需要各高校积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系统地开展各类针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项目。近年来,大多数“双一流”理工科院校纷纷开设经济、管理、金融、法学等文科专业。钟教授认为,基于“双一流”建设平台优势,在理工院校设置相关专业更容易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基于新文科建设,在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视野下,应充分利用理工院校学科专业优势,培养学生的国际可迁移能力,培育具有扎实理工知识基础、“多语种+”、胜任国际组织工作、真正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素质涉外人才。
华南理工大学 钟书能教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毛浩然教授在题为“国际传播人才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缺位、错位与复位”的专题发言中分析了育人机制与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关系。毛教授阐明了国际传播人才核心竞争力“五力”,即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和国际舆论引导力。他提出,培养“五力”的关键是要推进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和分众化表达,体现全球视野,重视国际语境。随后,毛教授阐述了推进多学科循环、校内外循环和国内外循环的“三循环”育人机制,并指出实现“三循环”的要点在于提升师资、观念改变、培训调动和科研水平。毛教授表示,培养新时代外语人才应打破固有思维限定,也要培养学生的感性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毛浩然教授
大连外国语大学吕春媚教授讨论了国际传播能力提升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吕教授认为,培养能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新时代新人,也是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她分享了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实践探索经验,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国别体系,探索专业课程和立德树人的深度融合——除了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传统中国文化课程,也注重将当代中国国情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吕教授表示,在面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信息的大量输入时,帮助学生培养以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担当,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外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新时代构建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
大连外国语大学 吕春媚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张旭教授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阐释了“思政教育+课程创新+实践强化+师资优化+平台推动”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张教授首先讲解了在学科沿革中学院的特色发展和多语种专业的开设。在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中,把红色作为人才培养的底色,把共建“一带一路”“爱华友华”作为人才培养的亮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正色,把思政素质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本色。在搭建多语种翻译队伍的理念与实践中,应积极引进优秀师资,把科研和学术挂钩。在阐述建设理念时,张教授提到,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应兼顾主流与特色研究方向,打造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形成系列的特色研究成果。
广西民族大学 张旭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甘文平教授探讨了理工科高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甘教授以武汉理工大学一流英语专业建设为例,阐释了理工科院校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他指出,在坚守专业传统、注重核心内涵建设的同时,应积极寻找院校与学科特色,并予以结合。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已经进行了积极探索:1)创新工科思维的课程设置,形成“本—研”一体化的课程体系;2)搭建具有国际视野的师培基地,为学院师生提供教学与科研交流平台,拓展国际化学术视野;3)建立“国际—国内—国际”双向性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4)加强国际化指向的“复语”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国际化人才;5)提供国际化意识的社会服务,提高学生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 甘文平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曹曦颖教授分享了师范院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曹教授首先介绍了国际形势变化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在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阐释了师范院校外语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曹教授基于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阐述了“一精三会、实创合一”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确立了“产出导向、学生中心、跨界融合、全人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了外国语言文化固本、其他专业能力修身、信息技术支撑的融合课程体系,同时搭建“实创合一”的实践教学平台,创设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良好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以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和现实需求。
四川师范大学 曹曦颖教授
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各位专家发言后,两位主持人就各位专家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总结。彭青龙教授指出,各位发言人不断探索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和教学创新,不论是在理论探究还是在实践发展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外语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我们国家的需求密不可分,需求是“源”,特色是“魂”,质量是“命”,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应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曾艳钰教授表示,在院校发展方面,各个学校应积极寻找自己的特色,推动院校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这是《国标》和《指南》的要求,更是教育部强调的重点;在教师发展方面,国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文科建设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将促进教师转变理念,探求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最后,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当中,对外语类尤其是英语专业来说,当专业内涵领域在不断扩大时,也应注重固本人才培养,“守正”与“创新”并举,培养新时代国际人才。
“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响应新时代新格局,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对高校教学创新有着重要意义。高端论坛的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全方位论述了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展现了各个学科在培育传播型人才方面的积极探索。我们希冀,全国各院校英语专业以敢于开拓领先之魄力,育新时代国之栋梁。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希望全国的高校能不断加强交流融合,把握机遇、共迎挑战。外研社也将不遗余力支持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和全国高校一起探索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方面的新发展、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