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战略,创新发展:“外研智慧大讲堂”首期 成功举办!
2022/04/12
2022年4月9-10日,由外研在线主办的全新栏目“外研智慧大讲堂”(以下简称“大讲堂”)隆重上线“外研社•U讲堂社区”。首期公益讲座:“互融互鉴,同文同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前沿”系列专题一“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于云端开讲,吸引了全国超过20,000名教师及研究者前来听讲,并与主讲专家交流互动,共话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发展之路。
经过数十年的积淀和不断完善,我国外语语言学界取得了斐然成就。秉承着传承经典与学术创新兼具、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并重、中国故事与国际视野同行的设计理念,本次系列专题特邀北京大学胡壮麟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北京大学姜望琪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辛斌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南加州大学Stephen D. Krashen教授以及科廷大学Rod Ellis教授等国内外权威专家作客大讲堂,带领大家回顾学科发展历史,梳理发展脉络,探讨理论与实践前沿,展望未来新篇。
(专家合影)
“任何完美的战略和政策,都是经过充分思考和讨论,并在实践检验中获得成功的。”
胡壮麟教授首先以“同频共振,服务战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引领下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为题,分析了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外语教育改革中的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等重要问题。他认为,国家外语教育需要紧随国家政策的引导,各高校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可采用“教育自助”原则,并结合各地实际展开实践。胡教授同时对外语教师群体提出了期望,指出外语教师应具备“语言智能”和“多元化智能”认知,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他专业知识。
“平视世界,走进世界学术舞台中央。”
王寅教授以“新文科建设与体认语言学”为题,围绕我国教育界当下大力倡导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体认语言学研究展开分享。他指出,新文科的核心是“打通文史哲”,而多年来语言学界同仁所倡导的“必须学习语言哲学”“语言学与哲学互为摇篮”的思路则与其完全吻合。近年来,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认”团队所建构的“体认语言学”也秉承着“顺着哲学之藤,摸语言学之瓜”的科研思路,努力践行“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期待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语言事业指明研究方向,也为实现“平视世界,走进世界学术舞台中央”的目标尽一份文人贡献。
“不断学习、研究语言是人生大事”。
姜望琪教授则带领大家细致梳理了“现代语义研究的历史及现状”。他首先介绍了语义学与语用学的主要区别,并就日常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所代表的两个派别的观点进行讨论,尤其针对格莱斯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姜教授强调,语言学及认知思路的语用学需要更对话,不同思路的语义研究是互补的。姜教授在给广大教师和学者的寄语中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指出“语言的疆界就是世界的疆界”,激励大家将不断学习和研究语言当作“人生大事”。
“拥有跨学科的知识是进行多模态研究的基础。”
辛斌教授分享了“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他首先指出,史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批评话语分析(CDA)”在今天早已走向世界,确立了自己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法的地位。辛教授分别从后现代语境下的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的伦理问题、马克思主义与批评话语分析,以及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的发展与趋势等四个方面带领大家梳理了CDA在21世纪的新思想和新发展,并指出,无论语言和话语的批评研究在实践中取得了何种程度的进展,都仍然需要不断面对同等程度的反思与批评。结合当下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趋势,辛教授同时强调了掌握跨学科知识对于研究的重要性。
“只要理论可以合适地用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拿来用。”
黄国文教授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围绕“生态语言学中的‘语言学’”展开分享。他指出,对于应用语言学而言,“语言学”通常指的是理论的应用(linguistics applied),更加注重问题的解决。而生态语言学属于广义范畴的应用语言学,其中的“语言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视角,一种分析方法或工具,一种理论观点的应用,或一种研究问题的进路,都可以是为解决语言与生态关系问题服务的,因此只要理论可以合适地用于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拿来用。
“效度好的外语水平考试必须具备二语习得理论的支撑,续论作为新兴的二语习得理念,将为外语考试设计带来新的视角。”
王初明教授的讲座则高度聚焦了“续论在外语考试中的应用”。王教授指出,效度好的外语水平考试必须具备二语习得理论的支撑,而“续论”是新兴的二语习得理念,将为外语考试设计带来新视角和新题型。王教授为大家系统阐释了何为“续论”,以及“续”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同时紧密联系实际,以我国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题目为例,从“续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以考促学”,并提出“考教分离,理念共享”的理念,旨在为我国的应试教学提供新思路。
“Those who read more, know more.”
Stephen D. Krashen教授围绕“Fundamental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Power of Fiction”,以二语习得和小说阅读为话题,进行了生动有趣的分享。Krashen教授首先对语言习得的基础进行了讲解和分析,引入了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等为大家熟知的二语习得假说,通过聚焦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区别,强调语言习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阅读输入提升语言和读写能力的思考和建议。Krashen教授同时以研究数据和样本为例,分析探讨了阅读和知识获取间的关系,并由此指出,语言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主选择的阅读会促进语言习得并提升学生的阅读及写作水平,引发了听众的热烈参与和探讨。
“The value of research lies in the insights it provides about the options that potentially affect learning and the ideas for implementing these options.”
Rod Ellis教授则以“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Writing:Does Planning before Writing Help?”为题,针对二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是否需要做任务前准备(pre-task planning,PTP)进行分享。讲座中,Rod Ellis教授主要对关于PTP调查研究进行了展示和分析,并总结指出,教师在教授二语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在自己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任务前准备。在问答环节,Rod Ellis教授同样为参与互动的教师和学者提供了诸多切实的建议和意见。
两天的时间纵然短暂,却足以让人跨越时间的长河,突破空间的距离,享受一场又一场精彩迭起、内涵丰富的思想盛宴。在国内外专家的带领和指引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新文科建设的方向,诸多经典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与创新实践等主题如徐徐展开的图卷,深深吸引着广大教师和学者不断投身到研究与实践中去。而专家们深厚的学术积淀,为学术事业终身奋斗的精神更是给予了当下的教师和研究者群体不断前行的力量,激励着大家为实现学术知识与精神的经世传承和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诚如外研社常小玲副总编辑在大讲堂开幕致辞中所言,“外研智慧大讲堂”的建设初衷即是服务国家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引领发展改革。大讲堂的“智慧”代表了认知升级的新思维、创造新知的新知识以及技术赋能的新技术,旨在鼓励广大教师交流思想、收获新知、升级认知、启迪智慧,从而不断探索学科发展前沿,积极创新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端外语人才,引领、实践、见证我国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
接下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前沿”系列下的其他专题也将继续通过“外研社•U讲堂社区”陆续开讲,欢迎各位老师加入社区,关注直播通知,享受“外研智慧大讲堂”融通中外的云端思想学术盛宴,并学有所获、行有所成,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及外语教育的道路上开疆辟土、共创新篇!
【直播回看】
1.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外研社·U讲堂社区”,进入直播大群;
2. 点击右上角【…】按钮,随后点击【直播回放】按钮,即可观看讲座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