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改革案例 | “四新”建设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实践创新案例
2022/12/29
本期改革先锋聚焦“四新”建设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实践创新案例:
“四新”建设强调调整优化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破除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人才。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英语提高本专业学习、科研和工作能力,是英语学习与专业提升的有机融合,服务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我们邀请8所院校分享各自在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方面采取的创新举措,传播优秀实践经验,以期为您提供借鉴思路。
助力“新文科”建设
北京外国语大学
建设“外语+传媒”课程,培养国际传播人才
供稿人:刘沫潇
一、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国高等外语教育亟须积极应变,针对当前我国国际传播的痛点和难点,并基于“新文科”建设下大学外语教育的改革目标和发展趋势,探索“外语+传媒”的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在此背景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面向全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的通识选修课“跨文化国际传播英语”。课程以外研社的新形态教材《跨文化国际传播英语教程》为依托,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拓展国际视野,提高传播能力,提升语言技能,让学生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二、教学内容
课程选取传统文化、扶贫减贫、体育运动、抗击疫情、环保能源、人类命运共同体六大时代热点话题作为授课主题,每个主题下设“跨文化思辨”、“西方传媒”和“中国故事”三大板块。
“跨文化思辨”板块从事先给学生布置的跨文化交际场景表演切入,基于对场景的研讨,引导学生思考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引发的问题,教授相关跨文化交际知识。“西方传媒”板块选取外媒“误读”中国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开放式案例研讨识别西方的误解与偏见,并运用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分析外媒采用的策略和手段,拆解西方舆论攻心套路,帮助学生批判和剖析误解、偏见及其背后的原因。“中国故事”板块以中国媒体对外报道的优秀案例开场,分析其开展国际传播的有益经验,并有针对性地讲解中国成就、文化、价值观及制度优越性,为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提供知识输入。
每个授课主题均设置讲述真实中国故事的产出任务,引导学生基于所学,讲述自己眼中的中国,包括主题演讲、撰写报道、开展采访、制作视频、回复社交媒体帖子等多种形式,形成从学习、理解到应用的闭环,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三、课程特色
1. 专业技能提升与思政育人结合。选取国际传播真实案例,从传媒专业视角批判西方对我国的误解与偏见,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通过中西对比、文化传承、价值观塑造等实现思政育人目标。
2. 大学外语教学与传媒专业知识融合。开展“外语+传媒”的“新文科”建设探索,跨学科融合大学外语教学与传媒专业知识,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实现学生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3. 案例研讨与理论教学结合。精选六大时代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案例研讨,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上海政法学院
发挥学科优势,建设“英语+法律”特色课程
供稿人:吴苌弘
一、课程建设背景
上海政法学院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涉外法律领域高级外语人才的需求,在原有“外语+法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法学学科的优势为英语及翻译专业开设了体现政法特色的一系列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并对原有的法律英语等课程进行了改革。
二、主要举措
1. 优化课程内容,引入比较法学。借助学校法学学科优势,充分发挥有法律专业背景教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选修法律专业相关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形成“英语+法律”的专业特色。作为专业选修课,我校的法律英语课程主要教授法律英语词汇、法律英语翻译、英美法律文化知识、英美司法体系等,帮助学生夯实法律英语基础知识。同时,由于法律属于地方性知识,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地域属性。我院对原有法律英语课程一般只介绍美国法律的教学模式做了调整,加入了比较法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就美国法律的相关问题找出相对应的中国法律。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的检索能力,二来可以让学生对若干重要主题下中美两国法律之间的异同有一个基础性的认知,并对翻译不同国家法律时遇到的障碍有基本的应对能力。
2. 发挥平台优势,增强实践能力。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实践机会。学生深度参与到国际会议、进博会等大型外事活动,担任语言服务志愿者,提升实践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举办法律英语大赛,以赛促学,并通过大赛锻炼学生的法律英语知识储备及应用能力。
3. 落实课程思政,提升育人成效。法律英语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相结合,在课程内容教学中,增加思政元素,如紧密结合时政,通过学生课堂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演讲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就热点法治事件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加强对学生政治认同、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引导,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堪当重任的涉外法律人才。
4.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研能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教师进行法律英语教学和科研相关讲座,支持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学院设有法律翻译研究中心,推动教师产出学术科研成果。同时,学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竞赛,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三、后续发展
未来,我院法律英语相关课程还将依托知识库、语料库等平台,利用信息时代的便利条件,在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的法律知识接触领域,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助力“新工科”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构建能源特色英语课程体系,支撑新文科新工科建设
供稿人:逯义峰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英语教育瞄准现代化强国建设新目标、融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趋势,为各专业实现全人培养做贡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定位、石油石化领域的学科优势以及“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要求我校英语教育要融入学科发展主流、构建特色体系。顺应时代语境,基于行业需求和校情学情分析,通过理念赋能、特色赋能、团队赋能,我校构建了以能源学术和能源人文为校本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
一、理念赋能,十载探索贯通体系迭代
顺应新文科、新工科发展大势,我校首创“能源学术英语”概念,即以能源人文话题夯实思辨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培养,由此贯通本研通识教育、英语专业本研人才培养,并创设相关微专业,推动英语教育体系升级迭代。以国之大者为核,全面重构教学内容,紧扣能源与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民生、社会相关话题,开设能源学术和能源人文通识系列课程,重构知识和能力目标;以德之大者为魂,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基于能源主题、培育人文情怀、传承铁人精神、强化价值引领,夯实素养目标。
二、特色赋能,课程体系提供双向支撑
顺应大外语、大格局时代呼唤,通过特色课程体系化和现有课程特色化,以跨条块统筹推进一体化进程,衍生了以三部教材和两门慕课为核心的多重成果,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提供双向支撑。外语通识教育体系开设能源学术英语类课程6门,强化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和人文素养提升,支撑全校各专业新工科建设;英语专业本研人才培养体系和微专业开设能源人文通识类课程15门,强化通用专业人才的行业素养、夯实专业内涵,探索新文科融合路径,支撑新文科创新发展。
三、团队赋能,思想革命引领教学改革
以改革座谈会、专题研讨会引领制度化主题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研讨,凝练了“三步九环”教学流程,以能源特色为主轴打通各层次、各类别英语教育。组建能源学术、能源人文、国际交流三个特色团队,分别承担全校通识、英语专业和本博一体化机制中的特色新课开发;常规课程团队则在现有课程中融入能源话题,充实特色内涵,推动思想革命成果落地。通过引育结合、教研结合、内外结合,引领教师拓展跨学科素养、提升能源人文教学能力。
综上,我校英语教学改革以能源学术和能源人文系列课程为统领,实现了从“基础课”向“通识课”转型、从“教学”向“教育”升级,自主研发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线上线下融通、课内课外贯通,全面实现融知识掌握、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于一体的全人教育。以能源学术英语为核心的全校通识必修课《基础学术英语I》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榜单;我校英语专业以能源人文特色课程体系和丰硕专业建设成果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创新水利英语教学
供稿人:刘文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作为一所由水利部和河南省共建的特色骨干大学,伴随着新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而发展壮大,办学特色鲜明,为国家战略实施、新时代水利水电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河南高校分类发展为契机,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和“水利水电”一流学科。随着中国水利水电事业“走出去”战略目标的实施,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也对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助力新工科建设,服务于建设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和“水利水电”一流学科建设;英语专业依托“水利水电”优势学科,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满足行业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采取一系列举措,构建外语专业+水利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举措如下:
一、响应行业和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以行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将水利工程概论和水利英语等水利专业类课程以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形式纳入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构建“英语专业课程+水电特色课程”的课程体系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二、发挥水利水电学科优势,专设水利英语教研组
利用我校水利水电优势学科的师资力量,与水利学院、水资源学院等沟通协商,水利专业教师和外语学院教师共同教研,成立水利英语教研组,开设水利水电工程概论和水利英语课程,使学生对水资源、水力发电、防洪灌溉和水利工程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生就业后迅速适应行业需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自编《水利英语》教材,构建混合教学模式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任课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自编教材《水利水电工程概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和《水利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年)相继出版。在承担课程教学的同时,还构建了基于U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水利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水利英语》被评为校级规划教材,并获得校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立项。
四、教学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并于2022年成为“国一流建设专业”。毕业生中间,男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高达100%,全部到中国电建集团、葛洲坝集团等水利水电行业就业。他们的工作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为人朴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作风踏实”的毕业生品牌形象。
助力“新医科”建设
复旦大学
多维考量,系统性建构医学英语课程群
供稿人:孙庆祥
20多年来,复旦大学医学英语教学团队从语言能力培养、与医学专业知识融合、教材建设、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师资培养等多维考量出发,系统性建构了适应本校实际情况的医学英语课程群。
以语言能力为导向实施课程建设
学校医学英语教学团队充分认识到医学英语教育的工具性特征,医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应用能力,还应培养学生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基于此,医学英语教学团队不断推出新课,目前开设5门医学英语课程,尽最大可能实现按需设课,因需选课。
以医学知识为依托实现学科融合
医学英语课程将医学内容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着重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和交流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问题,培养、提升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能力。医学知识的介入增强了学生学习动机,实现了医学英语教学的工具性特性。
除了教学内容与医学知识的融合,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有的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医学英语教师和基础医学院的专业教师组成跨部门多学科教学团队进行授课。英语教师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而专业教师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两相结合,相得益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双轨并重
医学英语教学团队以开设优质医学英语课程为宗旨,以“用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先后编写出版了10多本医学英语教材,所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都使用自编教材,而且这些教材也被全国几十所医学院校所选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借助网络平台提升教学效果
医学英语教学团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一些课程在平台建设了相应的配套站点,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医学英语课程的教师还依托大学英语教学部所构建的“英语自主学习云平台”,建设了“医学英语视听”资料库和“医学英语词汇”题库,供学生课外学习。
多措并举促进师资转型升级
大学英语教学部多措并举,多策并施,解决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措施包括:以课程组为团队,通过集体备课、举办学术沙龙的形式,集思广益,用集体力量开拓医学英语教学之路;对新进教师分配一名导师,以老带新,通过“传帮带”让新进教师尽快进入角色;积极自修,教师主动寻找机会,利用各种途径系统性学习医学知识,如旁听一些医学专业的课程,对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
福建医科大学
多元一体,构建医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
供稿人:冯欣
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提升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福建医科大学作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势必践行国家医学人才培养战略。医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不断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学校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运用语言教学过程理论模型,遵循医文融合理念,优化协调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教学评价等教育生态因子,形成多元一体医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具体做法如下:
剖析相关政策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从能力、知识和情感三维度设定医学英语教学总目标,即发展医学英语应用能力与医学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拓展跨文化知识与国际视野;培养医学人文素养。
分析多维需求搭建课程体系化架构
基于社会和学习者需求,设置“医学基础英语—医学学术英语—国际学术会议英语与SCI论文读写”层级递进的本硕博模块化医学英语课程体系。丰富第二三课堂,打造医学英语实践活动品牌。协同学校高峰高原学科团队,举办模拟国际学术论坛,吸引国内多所院校师生共同参与。举办科室英文介绍、医学英语词汇和医学英语微电影等赛事,满足多元需求。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与方法
自建医学英语语料库,编写《护理英语》《医学论著英语摘要写作》等教材;完善医学英语微课资源库,创建《医学英语术语解密》《医学人文英语》和《医学翻译》系列慕课,上线中国高校外语慕课等平台;多门课程基于慕课开展混合式教学;建设医学英语试题库,推进命题科学规范化。
实施多元评价促进教学相长互赋能
细化评价内容,将第二三课堂活动表现纳入学生评价,有机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教师评价融合学生评教与师生座谈意见,且高度重视同行督导评教。
聚焦学科融合提升教师跨学科能力
纳入医学专业人员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专兼结合,医文融合。医学专家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沙龙、第二三课堂指导等形式,参与课程建设,协同开展教学和研究,助力医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
迄今,医学英语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效果。获立医学英语省级一流线下课程、线上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虚拟仿真课程各1门;所建3门慕课已推广至30多所高校,2万余名学习者参与,获广泛好评。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显著提升,一名医学生获2019年“外研社·国才杯”学术英语演讲专项赛特等奖。
助力“新农科”建设
南京林业大学
打造“林业科学英语”课程,服务一流学科建设
供稿人:张鲁宁
一、课程建设背景
南京林业大学于2017年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林业工程、林学两个学科获评“A+”,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大学英语教学应服务“一流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是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应寻求内涵式跃升,以更好地服务一流学科专业人才培养。
高质量就业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以学生需求为中心,革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和英语应用能力以满足未来就业、升学和生活对英语的个性化需求。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林业科学英语”将英语学习与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融合信息技术,以“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开展一流课程建设。
二、主要举措
1. 教师协同发展
教学改革改到痛处是教师。“林业科学英语”教学高效开展的关键是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大学英语教师具有语言能力,但林业专业知识欠缺;林业专业教师具有专业知识,但语言能力欠缺。因此,将二者有机组合发挥各自优势,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成立林学博士生助理团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咨询;与林学专业教师协作,以院际协同创新机制为保障,开展教材和课程建设,维护在线开放课程,创新教师发展共同体。
2. 课程体系多元化
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革新教学内容,“林业科学英语”纳入大学英语多元课程体系,课程由8个单元构成,2学分32学时,主要面向林学、森林保护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二年级学生于第四学期开设。
此外,大学英语教师与林学专业教师协作,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林业科学英语”获批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目前已在中国大学慕课网运行5轮次。
3. 教材建设体现中国元素
课程内容需要教材作支撑。为满足课程建设需要,以“反映学科主线、内容学生了解、重在语言表现、体现中国元素”为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新理念,以院际协同为工作机制,编写出版了《林业科学英语》教材。教材部分课文选用了体现中国林业发展的语篇,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增强中国文化的认同,实现语言学习、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4. 教学模式多样化
教学中,深度融入信息技术,开展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和任务式混合式教学设计,依托慕课平台开展混合式智慧教学。
三、教学成效
课程全方位、立体化聚焦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五年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平均通过率为80%,且稳中有升;考研英语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
2021年ESP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
1)85.1%学生认为课程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2017年提高约15%。
2)86.2%学生认为教材编写新颖,比2017年提高6.2%。
3)90.1%学生认为ESP课程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ESP教学激活学生已习得专业知识,提升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助推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架起英语学习与专业英语学习的桥梁,成效显著。
河南农业大学
多措并举,创新农业ESP课程教学模式
供稿人:豆涛、李永红
教育部“四新”建设强调调整优化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破除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确立“聚焦农、小综合、大特色、创一流”的办学思路,坚持特色引领、人才强校、创新驱动、集群发展、开放融合“五大战略”,推进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教育国际化等重点工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校本特色与教学实际,学校开展了农业类ESP课程教学实践,有效提升农林专业学生外语水平,增强外语专业学生农林类专业知识,促进外语学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以便为社会输送专业合格、外语过硬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如下:
一、跨学科通力合作,整合教学资源
作为以农为主的综合性院校,开设涉农英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ESP课程,从教学内容选取到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环节制定,外国语学院与农学、畜牧、园林、生命、烟草等专业学院展开通力合作。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跨学科合作,弥补了语言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满足各自开展教学活动需求,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完善ESP教学方案。此外,为确保ESP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强化师资培训,不同学院之间加强合作,通过开展在岗培训、校内外进修、教研交流等活动,完善ESP课程教师队伍。
二、共建共享专业语料库
ESP课程通常没有现成教材,为保证课程教学顺利实施,组合各专业学院已有资源,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通力合作,努力构建农林类专业语料库,包括术语语料库、英汉科普文本语料库、英汉科技文本语料库等,共建共享建设成果。
三、以学生为中心,分层次开展ESP教学
基于语料库选择适合学生专业和能力水平的教学材料,如: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ESP阅读课程,教学材料以农林科普文本为主;三、四年级开设的ESP翻译课程则以难度较高的农林学术论文为主,逐步提升难度等级。
课堂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互动交际法,同时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慕课教学等,有效优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充分利用电脑、手机等智能工具,以及互联网、校园网、微信等信息化技术平台,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与范围,促使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全时段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扩建ESP专业语料库。
四、强化过程考核,构建全过程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动态全过程评价体系。除了期末闭卷笔试,以及课堂讨论、平时练习、单元测试等常规评价手段,还将学生参加的翻译实践项目、各级各类英语竞赛和翻译大赛,如外研社举办的英语阅读、写作、演讲比赛,翻译协会组织的翻译竞赛和资格考试等项目,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关阅读
识别二维码,查看《外研之声》本科版2022年9-12月刊电子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