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案例分析对比谈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语言政策和教学
2011/08/29
8月25日下午,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Multilingualism and Language Policy”特邀专题研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逸夫楼第三报告厅举行。
研讨会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Patricia Duff教授主持,其他的发言嘉宾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李端端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李丽生教授、美国应用语言学中心Terrence Wiley教授,以及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Joseph Lo Bianco教授。
|
Patricia Duff教授主持
|
本次研讨主要通过加拿大、中国和美国的案例分析来展示三国语言政策、多语制和语言教学的特点,揭示语言政策与国家政策、意识形态和人口统计学的不匹配情况以及当地语言教学和社会不匹配情况。
首先,Duff教授对多语制和语言政策做了总体介绍,提出多语制与语言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对本次研讨过程进行了总体陈述,并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人种论、教育与社会研究、案例分析等。
研讨的第一部分由李端端教授和Duff教授针对多语制、加拿大与中国的语言政策进行发言。李端端教授总体介绍了加拿大与中国的国家语言政策与发展。她分析了中加两国语言多样化的成因:加拿大的多语言主要来源于移民,而中国的多语言则来自少数民族不同语言与各地方言。李端端教授还指出,加拿大和中国目前面临着共同问题:两国虽然都重视语言教学,但在提供第二语言教育方面都存在不足,因此都应赋予语言学习者更多语种选择空间;而且两国倾向于让讲非主流语言的人融入主流语言环境的做法,可能导致当地语言的丢失等问题。
Duff教授通过具体统计数据进一步对加拿大的情况做出分析,同时提出虽然政府实施了四十多年的双语政策,但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能用双语进行交流。Duff教授更特别提到了加拿大的汉语教学情况,她指出,汉语教学在加拿大并未广泛普及,汉语双语项目也遭到了一些批评。最后Duff教授总结道:在多语教学方面,应多组织有趣的活动,促进学习者更频繁地使用对象语言,并增加多语言项目,促进语言间的交流,以尽可能地保持文化传统。
|
李丽生教授
|
研讨的第二部分,由李丽生教授介绍云南省语言教学的具体情况。李丽生教授的发言包括中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回顾、云南外语教学政策介绍、当地相关部门做出的努力,和目前仍然面临的问题。鉴于其地理位置和与东盟国家频繁往来的状况,云南当地政府为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开始重视多语言教育。自2006年开始,当地政府努力改变英语是唯一外语的政策,大学和专科学校开始教授越南语、柬埔寨语等小语种。李丽生教授通过展示具体数据,对2003-2010年云南各高校的语种教学做了对比。在讲话的结尾,李丽生教授还分析了云南多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相关部门没有系统研究社会的需要和学习者的需要;培训与教育模式也欠合理;大学不愿放弃英语教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Terrence Wiley教授的发言内容主要针对美国的家庭语言和教育政策。他首先通过图表和数据展示了美国除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近年来使用的比例变化。然后,他分析了美国语言多样化的根源:除移民外,领土扩张和语言传承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他列举了美国有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对美国语言多样化的研究,通过展示大量数据,说明了美国家庭语言的变化与发展。最后,Wiley教授分析了在美国背景下的多语言研究的方向,例如跨国婚姻家庭子女的多语学习。
|
Joseph Lo Bianco教授
|
研讨最后,Joseph Lo Bianco教授对以上发言进行了简短的点评和主题的串联,对一些关键词做了补充解释,并针对语言政策对多语言教学发展的影响发表了看法——语言政策是应用语言学中最具应用性的部分。
|
与会者提出问题
|
发言结束后,在Duff教授的主持下,研讨会进入问答环节。参加研讨的学者对发言内容以及多语言学习情况踊跃提问,专家学者们围绕多语言教育政策等问题做出进一步探讨。会议结束后,仍有许多学者留下来与主讲嘉宾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