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教师发展
2011/08/29
不容忽视的教师发展
——记“多样课堂环境中的教师学习”专题研讨
8月26日上午,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主题为“Teacher Learning in Diversified Classroom Contexts”的专题研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逸夫楼举行。该场研讨以在不同教室环境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方法和教师职业发展的困惑与需求。
|
本次研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周燕教授主持。出席研讨的专家有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的Lawrence Zhang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张东兰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吴一安教授、唐锦兰副教授和张莲副教授,以及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顾永琦博士。这场持续3个小时的研讨会现场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学者站着听完全程。
新加坡教师岗前培训课堂中的教师学习
常年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Lawrence Zhang教授为大家展示了新加坡教师岗前培训的研究过程和结论。他首先对比新加坡与中国教师培训的不同,认为相比新加坡长达1年的教师岗前培训,中国的新教师培训过于简单。他指出,新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培训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以及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观察教师培训课堂中教师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能够培养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认知。接下来,他展示了他与张东兰博士对教师培训课程中教师表现的记录与分析。他们选取来自6个小组共24名还未上岗的教师,全程观察和记录教师在培训中表现出的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能够在理论上正确完成教学过程的设计,但在具体操作中缺乏对课堂的总体认识和前后连贯性。Lawrence Zhang教授还提出,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形成较早,并且是不断变化的,而角色认知只是教师发展的第一步。最后他总结到这项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Fuller&Brown早在1975年提出的教师发展三个阶段。
中国在职教师的自我学习与发展
张莲教授在此次研讨上介绍的研究是题为“第二外语学习课堂话语研究和教师发展研究”的一部分。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英语教师怎样在教室中学习和发展。张教授指出,当前虽然教师发展的理论模型很多,但教师怎样在具体环境中发展自我却很少有人研究。因此,研究者只有走进教室,倾听教师讲课才能真正找到教师发展的途径。张教授首先介绍了她的新模型,即教室话语分析。接着介绍了三个研究步骤:初步教师采访、录制课程并进行话语分析、回忆性教师采访。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是可以在教室中通过教学来学习和发展的,但这种方法一直没有引起教师们的关注。同时,教室话语分析模型是教师发展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这项研究给所有研究者和教师带来了启示:理论和实践必须要时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研究者和行政监管人员要共同努力,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最后,张教授分享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提出如果教师不是时刻在学习,那么教师教育就毫无意义。与会者们对于这一点感受颇深。
吴一安教授就信息通信技术对英语写作教学影响进行了发言。她认为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任务重,不能及时反馈,而且互动比较困难。而WRM 2.0系统能够有效改善以上情况,并对教师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她与唐锦兰副教授针对WRM 2.0系统的使用对来自中国11所大学的23位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对该系统持肯定态度。WRM2.0系统实现了及时反馈、学生互评等,让教学与评估形成系统的整体。但同时她也表示该系统的运用存在个体差异,系统只能给出总体反馈,而具体反馈需要教师来完成。吴教授把信息通讯技术对于教师的影响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1)对学生目标、结果和评价标准的把握;(2)与学生互动的广度和深度;(3)让教学适应学生需求的能力;(4)教师对教学法以及信息通讯技术辅助教学的理解。
|
周燕教授在发言
|
周燕教授在这次研讨中介绍的研究主要关注从1949到1978年教师在没有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是怎样通过各种方法发展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专业的。周教授首先从历史背景、教师自身和团队特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接着,周教授总结出教师发展的几种方法,包括:树立学习榜样、建立完善的监管系统和重视年轻教师的实践和自我反省。她特别指出,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是,北外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各种发展机会,例如教授高年级课程、参与课本编辑工作和其他各种实践。同时,周教授还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例如,语言能力、自我提高的意识、举止得当和对学生与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最后,她强调,良好的学习团体、经验的分享和完善的监管体系对于教师发展是至关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虽然这项研究关注的是过去几十年间的情况,但周教授表示,这仍然与当今的教师发展息息相关。
顾永琦教授简短地总结了今天的发言,他的语言幽默风趣,不断引起参会者的会心笑声。
在发言结束后的问答互动环节中,前来参加研讨的学者踊跃提问,针对教师学习尤其是中国教师发展与专家进一步探讨,使这场研讨的学术气氛更加浓厚。
大家共同认识到,教师发展急需改革,教师发展的研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将来中国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吴一安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