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an Bell教授主旨发言纪实
2011/08/29
媒体话语与解释弧
——Allan Bell教授主旨发言纪实
|
8月28日,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的Allan Bell教授在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做了题为“Media Discourse and the Interpretive Arc: Text of Empire”的主旨发言。Allan Bell教授是奥克兰理工大学文化、话语与交流学院的负责人,以听众设计(audience design)、媒体语言与交谈(media language and discourse)、新西兰英语等方面的研究而闻名。
在主旨发言的第一部分,Allan Bell教授首先阐述了解释弧(Interpretive Arc)理论。解释弧是一个代表着人类认知解释某一事物过程的弧形,分为疏离(estrangement)、预览(pre-view)、初始理解(proto-understanding)、分析(analysis)、理解(understanding)、完全所有(ownership)。
Estrangement是读者自动地把所阅读的文本与原作者、原始读者、原始社会文化疏离开来。这样,某一文本放到新的语境中,就会产生新的解释含义。Pre-view是解释弧的第二阶段。由于人类本身具有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开始分析解释之前,必定会有一定的预判断和立场预设。接下来,读者进入Proto-understanding。这一阶段是在理性分析之前对文本产生的印象。在这个阶段,读者会对文本所要表述的含义进行一个“猜测”。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理各种篇章文本的主要模式。第四个阶段——Analysis是解释弧中的中心环节。这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中“猜测”的核实,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就是猜测与核实的相互作用。在understanding阶段,读者像打开一张地图一样,追寻各种线索,发现文本中的含义。而“解释”(interpreting)就是“把文本中所述的内容再说一遍”。Ownership阶段是解释弧这座大桥上最后一根撑柱。在这一阶段,读者真正地抓住了文本含义。
在用各种各样的地图辅助解释“解释弧”后,Allan Bell教授进一步诠释了媒体与解释弧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从解释弧的六个阶段出发,首先是estrangement,虽然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从单向交流发展到互动媒体,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仍然存在。在pre-view阶段,贝尔教授指出面对媒体,个人的社会阶级、文化背景、历史和国家决定了其立场的预设。当我们面对媒体所提供的文本和话语,大多数人通常是停留在proto-understanding阶段,即在首次接触某事物时,自己做出初步可能的猜测。相对前三个阶段来说,后三个阶段中understanding比analysis重要,而ownership又比understanding更重要。
为了让与会者更清楚地了解该理论,Allan Bell教授播放了新西兰喜剧演员Billy T. James的一段经典表演来说明知晓新西兰的殖民史和近代发展对于理解该段影片的意义,又同时引入了2011年3月日本核危机和默多克媒体帝国的窃听丑闻事件来让与会者理解该六个阶段对于媒体话语分析的重要作用。
在最后的总结中,Allan Bell教授强调作为“解释弧”概念中的诠释者,我们应该努力去解释与揭开文本背后含义,抓住文本内涵核心、有扬有弃,以新鲜和开放的目光重新审视自己与社会。同时他还特别指出该理论与本次大会的主题异曲同工,都是追求多样中的和谐,但他提醒追求和谐不应以牺牲多样化为代价。与会者为Allan Bell教授精彩充实的发言鼓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