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sen-Freeman教授主旨发言
2011/08/29
重新阐释第二语言习得,提出语言发展新概念
——Larsen-Freeman教授主旨发言
8月28日下午,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的最后一场主旨发言举行。这场主旨发言的主题是“Saying what we mean: Making a case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to become language development”,由 Diane Larsen-Freeman教授主讲。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Bernd Rüschoff教授主持了该场主旨发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对主旨发言人Diane Larsen-Freeman教授进行了介绍。
|
Diane Larsen-Freeman教授
|
Larsen-Freeman是美国密歇根大学英语语言学院研究员,教育学及语言学教授,同时也是佛蒙特国际培训学院研究所的杰出高级教研员。她的教学和研究着重于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教师教育、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方法以及复杂性理论。迄今为止,Larsen-Freeman博士已在世界上六十多个国家的会议上发言,在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发表超过100篇文章,可谓著作等身,研究成果丰硕,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学大家。
Larsen-freeman教授以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些创新词为引导,介绍了第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这一名称在早期发展中的相关轶事,以此说明一个研究领域的名称是可以有一定的变化,强调不同的措词代表不同的理念。
Larsen-freeman教授提出,应用语言学家对语言以及语言使用的认知不仅构建了我们的理解,同时也反映着我们的理解。基于这一共识,她认为我们应当为应用语言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赋予一个更为准确的名称,认为第二语言发展(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简称SLD)能更为恰当的描述我们所研究的领域。
随后,Larsen-freeman教授从“复杂理论”视角为我们提供了12条理由来解释为什么她认为SLD能够准确概括这一学术领域。她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及不同研究的具体数据、图标进一步阐释了“习得”与“发展”之间的区别,强调使用“发展”这一词能体现出语言不断变化的动态性。Larsen-freeman教授强调“语言发展”注重语言学习的非线性过程,能够体现语言学习中出现的“语言退化”现象、“语言丧失”现象以及多语现象。“语言发展”这一名称能够更好地体现学习者主动构建自身语言系统的过程,也能充分展现语言使用的多样性。
最后,Larsen-freeman教授向研究者以及教师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及热忱的呼吁。她提倡所有研究者应当从学习者的角度认识并理解学习者行为,在研究语言学习者时我们要摈弃传统的视角,采用动态系统理论重新探索语言学习过程。她还倡议所有的语言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教的内容是语言,而更为重要的教学对象是学习者。语言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向学生传授语言规则背后的“原因”,让学生达到“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在结束演讲时,Larsen-freeman教授认为“第二语言发展”承认不同学习者在学习方式、过程及结果上的差异,这一点也正符合了本次大会主题“多样中的和谐”。
在本届世界语言应用学大会即将结束之际,Larsen-Freeman教授充满幽默调侃的演讲不时引来听众们一阵阵的笑声,让现场氛围轻松而活跃,她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大家在这离别来临之际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