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1/11/03
2011年10月20-22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部主办、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我社综合英语出版分社姚虹社长、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常小玲社长和电子网络出版分社彭彦社长一行5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做了题为“数字环境下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出版与培训专题”的专题研讨。
本届大会的主题为“人才培养创新背景下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下设议题包括: 1.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发展; 2.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3.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与教师学习;4.教育变革中的职前教师教育与在职教师教育;5.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信念; 6.教师身份认同 ;7. 教师行动研究; 8.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发展; 9.教师发展研究方法。研讨会包括5场主旨发言、7场专题研讨、四场专家工作坊、15场分组发言、15组圆桌研讨、四场展板阅读以及一场由5名专家代表引领的大会研讨。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投稿240余篇,经专家评审,录用173篇。来自国内外的26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10月21日上午,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行政中心报告厅隆重开幕。开幕式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部主任吴一安教授主持,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先亮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执行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副校长和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贵苍院长分别致开幕辞。
大会邀请到来自香港教育学院的郑燕祥教授、美国休斯顿大学Cheryl J. Craig教授、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浙江大学吴宗杰教授和苏州大学顾佩娅教授做主旨发言。郑燕祥教授讨论了教师教育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的一些根本性特征,强调外语教师教育应充分考虑全球化、本地化、个性化的学习,在第三教育浪潮中为外语教师提供充分的专业化发展学习机会。吴宗杰教授呈现了丰富、细腻的文本,从以经学为特点的中国传统语言教学中挖掘中国外语教育的多元文化身份,呼吁应重视外语教育的教材、教法等方面的文化多元性,并以此为入口,分析了文化多元性对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特殊意义。Cheryl J. Craig教授以叙事研究的方式呈现研究个案,分析了教师群体所面临的教师成长的挑战与机会。陈向明教授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基本定义、内容类型、呈现方式、生成机制、影响媒介等进行深入分析,并讨论了此类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对知识和专业的重新定义以及对实践与理论之间关系之探讨的重要意义。顾佩娅教授根据其针对中国EFL教师开展的质性研究结果,分析了在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教师认知与专业成长,强调了社会文化语境对教师知识、教师信念、教师实践的影响,同时指出真正对教师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师与环境的交互和博弈。
7场专题研讨均为各团队近些年开展的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实践与理论探索。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汇报了该团队始于2009年9月的大学外语教师发展新模式课题研究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孙有中教授及其团队对北外英语学院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实践做了系统介绍;香港大学Ora Kwo团队通过叙事探究,呈现了她们始于2001年的TATEAL教师学习群体给处于各种压力之中的普通教师所带来的赋权与自主能力。海南师范大学韩刚教授团队从话语研究视角入手,分析了教师教育、培训课程对本科师范生和参训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的影响;河北大学温荣耀教授团队展示了该校三个教师群体中的教师发展路径与经验;广东海洋大学郭遂红教授团队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专业素质发展途径;浙江师范大学黄爱凤教授团队在其始于1994年的RICH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实践与研究基础上,介绍了该校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改革模式探索。
同时,借鉴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常见做法,本届会议专题研讨设有学术出版机构代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数字环境下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出版与培训专题”。结合新形势对外语教师的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姚虹、常小玲、彭彦的团队从外语教师丛书、学术期刊、专题培训、数字化平台等方面介绍了外研社构建的多层次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探讨教师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综合因素以及教师在职教育的不同途径,从而探讨更有效的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与模式。
大会的4场专家工作坊则对与会代表进行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方法引领。Cheryl Craig教授通过让与会者参与叙事探究,展现了叙事探究对教师唤醒自身经验、对教师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理论与榜样的作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王蔷教授团队的工作坊通过互动参与模式与案例分析,引导教师学会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方法,设计行动方案、评价行动效果、反思行动过程。夏纪梅教授在其工作坊中呈现了十几种有利于教师即席进行的反思、自检、倾诉、聆听、冥想等活动,让与会者从中获得教学感悟,舒缓职业压力。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欧阳护华教授和深圳大学李晓博教授从教师角度出发,以过来人的角色,通过他们研究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解答了一些教育叙事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在大会安排了两场共15组分组发言和一场15组圆桌研讨。参会代表介绍在听取发言的同时,积极参与,就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相关主题开展了热烈、深入的讨论。其中很多是博士生、研究生代表,他们是本领域研究的新生力量,值得大会给与充分的鼓励。
为让代表能对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科发展动向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学术对话,大会邀请了陈向明、吴宗杰、王蔷、周燕、Ora Kwo五位教授作为专家代表,从不同视角解读本次会议,其后全体代表进行深入、热烈的开放式讨论,使全体与会代表在两天两夜的紧张而富有活力的研讨的基础上,对会议的相关主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学科走向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此外,本届大会尝试性采用了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常用、国内学术会议极少采用的会议研讨组织方式:圆桌研讨(deskgroup),旨在为更多的年轻教师、年轻学者提供会议发言机会,并让她们能在众多与会专家的引领下,就相关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全体与会专家与代表热情参与各组圆桌研讨,为这一在国内学术会议中具有创新意义的组织方式注入了丰富的学术意义。
10月21日晚召开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常务理事会确定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
在大会闭幕式上,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胡美馨代表组委会宣读了会议纪要,吴一安教授代表主办方对东道主对会议的周到安排与辛勤付出表达了诚挚的谢意,浙师大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叶志雄发表了热情洋溢、引起全体代表热烈共鸣的闭幕辞。下一届会议承包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院长肖建芳向全体代表发出了热情邀约。
本次会议上多元学术观点对话、互动,可望促发新的研究范式、研究方向、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积极推动了中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