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决赛圆满成功
2011/11/11
11月5日,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第三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决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圆满结束。在全国七大区级赛涌现而出的26名选手译席争锋,获得比赛前12名的选手将代表大陆地区参加于11月19日在厦门举办的大赛两岸总决赛。
|
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是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高校口译类赛事,被列为国台办2011年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本届大陆决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
展现精英风采 繁荣口译事业
决赛开幕式上,大赛组委会副主席、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王立弟教授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分别致开幕辞。
|
|
王立弟教授
|
徐建中总编辑
|
王立弟教授指出,晋级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地区决赛的26名选手经过了校级赛和区级赛的层层选拔,具备了高超的翻译水平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已经是大学生中的翻译“精英”。大赛这一高端平台为展示精英风采、培养优秀口译人才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选手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所在院校、指导教师和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海峡两岸口译大赛这个平台就是为了勇于挑战自我的选手和团结协作的翻译教学团队所创建的。
徐建中总编辑高度概括了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在沟通海峡交流、增进两岸友谊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目前,大赛已经举办了三届,成为两岸顶级的翻译赛事,每年吸引了众多高校的关注和学子的参加。两岸的翻译教学互动、人才培养交流通过大赛不断增强,真正为两岸的教育交流搭建了有力的沟通桥梁,推动了口译事业的繁荣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本届比赛的大陆决赛精心筹备,必将展现大陆学子的卓越风采。
“一心多用”,“译”动精彩
本届大赛的赛制严谨、评委权威、赛题极具挑战性。决赛采取逐轮晋级的赛制,分为主旨口译、对话口译和会议口译三个环节。
在决赛第一个环节——主旨口译中,所有参赛选手现场观看时长1分钟左右的中、英文演讲视频各一段,然后分别用目的语在45秒内表述其核心内容。赛题内容涉及社会时政、经济发展、人文历史、科学技术和生活百科等多个方面,选手们观看视频后从容自若、翻译流畅,他们的听辨信息、记忆、提炼主旨信息和双语表达能力博得了在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
|
|
经过第一环节的比拼,分数排名前18的选手进入第二环节——对话口译的竞争。现场,一位中方嘉宾和一位外方嘉宾就某一话题展开简短讨论,选手担任这段对话的双向口译。七八分钟的时间里,选手们“耳”、“手”、“脑”、“口”并用。他们翻译的话题包括房价、就业和商品价格等,面对专业词汇、术语和俗语的挑战,选手们中英转换顺畅,沟通了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
|
比赛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难度最高的会议口译。第二轮得分前14名的选手在这一环节向大赛桂冠发起了冲击。作为一种为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服务的口译实务,会议口译处于口译的专业高端。经过鏖战的选手们仍然能够做到集中精神、“一心多用”,将1分半的视频淋漓尽致地用目的语进行了精彩翻译。
|
|
比赛竞争十分激烈,精彩不断。外交部翻译室曾嵘处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院长张文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侯毅凌教授分别对选手在三个环节中的表现进行了点评。最终,李杨、崔立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费健博等4名选手获得二等奖,柴廷婷等6名选手获得三等奖。他们获得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提供的奖品和奖励,同时将代表大陆地区参加两岸总决赛。
|
获奖选手与专家评委合影
|
共举口译盛事,培养优秀人才
在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两岸交流合作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的大背景下,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在海峡两岸产生了重要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为全国最大的外语教育出版基地,已经连续两年主办该项赛事。一直以来,外研社密切关注国内外翻译教学与学科发展,先后出版了包括各层次翻译教材和翻译专著在内的大量优质图书,积极开展翻译师资培训与教学交流,并参与和组织了众多高水平的翻译会议和赛事,积极推动中国翻译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一种具有较强观赏性、娱乐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有志学子创造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另一方面也增进了全社会对口译职业的了解,为用人单位发现和选拔优秀口译人才提供参照,更推动了海峡两岸的教育和学术交流,加深了两岸院校在口译教学研究领域的合作。
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每年举办一届。大赛围绕校级赛、区级赛、大陆决赛和两岸总决赛逐级展开。其中大陆地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7个分赛区,各分赛区以邀请赛形式发函至本赛区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高校,分别开展校级赛和区级赛,以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大陆地区决赛。经过大陆决赛和台湾区决赛选拔胜出的选手将参加在两岸轮流举办的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