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2011/12/20
2011年12月10-11日,第三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主题为“不断发展中的英语演讲教学——立足校园,放眼世界”(Public Speaking in Progress: On Campus and Beyond)。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名从事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教师及部分参加2011“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决赛的指导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
12月10日开幕式上,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杰教授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致开幕辞。自2005年起,外研社已成功举办两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和五期“高等学校英语演讲的艺术与演讲课教学研修班”,吸引了全国上百所高校教师的热情参与,有力推动了国内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率先开设英语演讲和辩论课程的高校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自2006年起开设英语演讲课,2009年起将英语演讲辩论课设为专业必修课,是国内积极实践外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驱。近年来,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已从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向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兼备的综合人才方案转向,而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转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英语演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建设培养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英语演讲教学和相关研究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加强英语演讲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实践交流,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为从事英语演讲教学的广大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杰教授
|
会议邀请了国内外演讲教学领域知名专家作主旨发言,包括原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总校交流艺术系教授、国际演讲学知名学者Stephen Lucas教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辩论系主任Peter Pober教授,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任文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金利民教授。
张信刚教授主旨发言的主题是“江边卖水”(Selling Water to the River),他从自身演讲历程出发,分析了中西文化的“不对称性”。张教授用诙谐的比喻“鸡同鸭讲”来说明中英文演讲风格、内容、逻辑的差异,并强调在当今英语占据世界语地位的大背景下,中国学生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把握是介绍中国文化的必要途径,而英语演讲中“江边卖水”的自信姿态是必不可少的。
|
张信刚教授
|
Lucas教授首先分析了中国英语演讲研究领域理论基础缺乏的现状,并借鉴西方英语演讲教学领域研究理论渊源及研究成果,提出若干研究课题以供在座老师参考。他强调,由于中西演讲教学实际情况的差距,中国教师不能照搬西方研究成果,并进而提出了“本地化”(localization)的理念。Lucas教授以高瞻远瞩的视野与生动具体的实例为参会教师指明了今后英语演讲领域学术研究的方向。
|
Lucas教授
|
Pober教授以风趣诙谐的表演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语音语调、身体语言、眼神交流等一系列非语言因素在英语演讲过程中对内容表达与情感传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Pober也强调了演讲中语言的准确与流畅也是成功演讲的必要因素。
|
Pober教授
|
任文教授梳理了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在中国英语教学领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现状。任教授援引国内知名英语教育专家研究成果,指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强思辨能力的必要性,而英语演讲课的开设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任教授通过课堂示范来说明教师在演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给参会老师以深刻启迪。
|
任文教授
|
金利民教授与参会教师分享了北外口语教学改革的经验。她详细介绍了北外口语课程改革后“交际口语→公共演讲→课堂辩论→议会制辩论”四个阶梯式模块构成的课程设置,分享了口语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并通过研究报告对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说明。北京外国语大学口语教学改革后的课程设置也成为了中国高校口语教学中强调公共演讲能力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先例。
|
金利民教授
|
本届研讨会多层次的研讨形式为参会教师深入了解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的最新成果提供了有效模式。在“专题研讨”和“论文宣读”环节,参会教师以不同分议题为小组进行充分交流和讨论。研讨会专门设置了“专题研讨”,针对“英语演讲教学:思辨能力与通识教育”、“英语演讲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问题研究”三个主题,教师们在介绍经验的基础上,就宏观方法与具体细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南京师范大学田朝霞副教授作了题为“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课程性质和教学方法”的专题报告。通过介绍英语演讲课在西方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发展,分析英语演讲课的性质和特色,指出英语演讲课不仅仅是一门外语课程,更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素质课程,并提出了以输出为导向、融演讲、写作、思辨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演讲课教学方法,为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答案,为参会教师树立了演讲领域学术研究的典范。
|
田朝霞副教授
|
在“论文宣读”环节,50多位教师宣读了论文,题目涉及“高校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英语演讲语言学研究”、“英语演讲课程发展”、“英语演讲与辩论”、“演讲焦虑与语言焦虑研究”、“英语演讲与思辨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在互换经验和共享心得的过程中,教师们备受鼓舞和启发。
|
顾秋蓓等分组论文宣读
|
“教学录像观摩讨论”环节还为教师们提供了示范实践的平台。中国人民大学 Stan Shifferd老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婧老师、华中师范大学陈志红老师分别为所有参会教师演示了她们的示范课视频。三位老师不同风格、充满创意的课堂设计,令在场老师耳目一新。怀着学习与提高的心情,教师们在观摩之后展开了讨论,探讨、磋商、消化、吸收,新的观念和方法在交流者心中播下了种子。
|
教学录像合影
|
研讨会的最后,Stephen E. Lucas教授、任文教授、金利民教授、田朝霞副教授、万江波教授、 顾秋蓓老师、Connie Gibson老师一起登台,集体回答教师们的提问。参会教师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与专家们探讨问道,获得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为研讨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Q&A环节
|
在11日下午的大会闭幕式上,Stephen E. Lucas 教授、徐建中总编辑致闭幕辞。Lucas教授高度评价了中国近年来在演讲教学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表达了他对于今后演讲教学取得更高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期待。徐建中总编辑则首先向全体参会老师传达了 “2011年中国外语教育高层论坛”上教育部高教司刘贵芹副司长对于高校演讲辩论课程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五位主旨发言人高屋建瓴的发言表示感谢,对来自全国各地、克服恶劣天气和交通困难、致力于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的全体参会教师表达了深切感谢。最后,徐总编辑代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对Stephen E. Lucas 教授十年来为中国高校英语演讲教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致以诚挚的感谢。全场气氛在“Auld Lang Syne”悠扬的旋律中达到了最高潮。参会教师分别向几位主旨发言人和组委会表示感谢,怀着对下一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的期待,结束了两天的研讨会行程,在冬日的北京留下了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