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负责人畅谈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2/06/27
积极推动体制改革 踊跃参与协同创新
——部分高校及省教育厅负责人畅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今年5月初,“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召开,部署了“2011计划”的启动工作。本报今天刊发部分高校及省教育厅负责人的文章,畅谈落实“2011计划”的工作体会。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着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
省教育厅副厅长 訾新建
当前,河南省高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在适度的规模扩张之后,应该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与集约式发展。这一任务的完成,既需要高校内部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更需要高校与社会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有利于进一步开阔办学视野,提升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优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推动办学质量与水平上层次、上台阶。
加快建设河南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
1.要加强校际协同创新。高校要突破自身限制,扩大协同视野,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域整合资源,选择和培育协同创新领军人物;要着力搭建跨学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要努力建立高校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建立学科交叉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途径及实施办法;要切实加强高校与国(境)外高校的科研协同创新,共建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要通过校际协同推动高校原创能力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2.要推动校所协同创新。高校应积极与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实验室和研发基地,共同组建大型复合型科研团队,开展联合攻关;大力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鼓励高校联合科研院所对引进的技术或知识产权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标准;瞄准中原经济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战略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通过各种技术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
3.要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建立适合高校与企业间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要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区,形成“产为教设,教促产兴”的良好局面;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科研信息交流平台,采用设立研究基金、知识交流中心等模式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建立以项目为纽带的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思路,建立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应用研究的稳定模式,推动河南技术研发水平的有效提升。
加快建设河南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准确把握协同创新方向
高校要准确把握适应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同需求的创新方向,坚持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已有的基础,汇聚社会多方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国际国内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构建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1.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产业行业发展中的核心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要依托高等学校与产业、行业发展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与行业优势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开展有组织创新,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体,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机制,为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公益性行业技术进步、产业聚集区技术转移提供持续的支撑和引领,成为河南省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
2.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问题,要依托高等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推动与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以及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引领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壮大,技术实现重点突破,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研发中心。
3.面向学科前沿及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要充分发挥河南高等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组织其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鼓励各类高等学校与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围绕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发挥好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为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高校应发挥好主力作用,企业应发挥好主体作用。
各高校要按照协同创新的总体要求,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广泛联合各个创新主体,明确协同创新的方向,选择相应的创新联合体形式,构建适应协同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协同创新方向的选择既要体现国家和河南省的科学技术需求,又要体现协同组织的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面向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项目,要以吸引和聚集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团队和优质资源,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创新模式为重点,逐步成为引领和主导国际科学研究和合作的学术中心;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的项目,要以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为重点,逐步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阵地;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项目,要以共建联合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和新农村研究院等,构建多元化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为重点,力争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迫切需求的项目,要以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为重点,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协同创新是地方高校实现一流的战略选择
■安徽大学校长 程桦
实施“2011计划”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是继“985工程”和“211工程”后,国家又一重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高校正在由外延式发展向高水平、有特色内涵式发展转变,“2011计划”的实施恰逢其时,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对地方高校而言,实施“2011计划”更具重大战略意义。其一,“2011计划”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急需、世界一流”。通过长期的积累,部分地方高校在某些领域和学科方向已经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通过“2011计划”,完全有能力冲击世界一流。其二,“2011计划”的核心要义是打破国内高校等级层次,鼓励特色发展。地方高校的区域属性加之长期的精心培育,特色发展已成为各地方高校的战略追求,“2011计划”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百舸争流、特色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其三,“2011计划”的基本要求是“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就是力争突破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发挥协同创新的引领作用,实现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根据“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根据安徽大学的特色和基础,筛选若干国家特别是地方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聚集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创造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形成安徽大学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模式。
发挥协同创新的带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2011计划”旨在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地方高校天生的地域属性和长期的地方文化滋养,必将是面向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安徽大学将充分利用服务地方的长期积淀,以共建高等研究院、实验室及研究中心等为抓手,将政府、行业及企业的研发中心建到学校,使安徽大学成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中重大问题的“智囊团”、“思想库”。
发挥协同创新的联动效应,推动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落实好“2011计划”必须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安徽大学将以“国家和地方急需”的根本出发点,选择若干领域方向,先行先试,重点培育,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围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学校将从顶层设计入手,系统探索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员聘用与考评方式,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并将学生吸引到协同创新中,着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
安徽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经过“211工程”建设,目前已成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内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实施“2011计划”的基础条件已初步具备。
1.多方联合,建设文化强省的核心智库。安徽省正在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安徽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且学科基础良好,在汉语言文字学和徽学等学科方向上,已汇聚了创新队伍、搭建了一流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拟联合国内外有关高校、政府部门、有关行业企业,以实质性协同为基础,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汉语言国际传播与推广为重点,组建“安徽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将该中心建成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打造充满活力文化强省的核心智库。
2.行业协同,打造电力节能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大学建有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高节能电机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合肥节能研究院,拟联合安徽省电力和电机行业,建成面向安徽电力行业和全省高校开放的工业节电技术与电能质量控制共享研究平台,共建科技创新及研发基地,在电能质量测试、评估、治理,电机效能等领域开展研究,努力成为区域电力节能技术创新的发源地。
3.校地合作,建设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以解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任务,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打破学科界限,成立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下设安徽发展数据中心、安徽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安徽政策评估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研究中心,以新机制引进高水平人才,挑选精兵强将组建创新团队,强化机制体制创新。该研究院旨在解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的重大问题,成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智库。
4.深度融合,服务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发挥安徽大学在两淮煤矿沉陷区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已有的特色与优势,联合省内外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和主要矿业集团,以复杂条件下安全开采综合技术、矿区污染治理与修复、矿区塌陷区综合治理等为主要研究方向,探索煤矿沉陷区环境综合治理新途径,努力成为生态强省的重要支撑。
在特色学科领域找准切入点,形成协同创新新优势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需要力促两大转变:一是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二是实现从均衡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2011计划”为江西省高等教育提升创新能力、实施发展路径向优势特色学科重点突破转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各级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各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突出优势、通力配合,力争在实施“2011计划”上抢得发展先机。
一要领会“2011计划”的主要精神。该计划是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动力,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并在贡献中同步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
二要把握“2011计划”的扶持范围。该计划主要是服务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协同创新的模式与机制,重在实现创新要素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该计划突破以往“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学校的身份限制,不限定学校,不限定单位,只要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高水平学科项目均可申报。
三要探索“2011计划”的有效形式。要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实现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高校与区域之间的协同,高校与国际合作的协同,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四要明确“2011计划”的政策措施。江西省将启动“440工程”,用4年的时间建设40个“江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即从2012年到2015年,每年遴选10个协同创新中心,对每个协同创新中心,省财政将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初定2000万元),高校再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自筹配套一部分资金,4年总投入为16亿元。省财政专项经费从全省高校生均拨款财政预留高校事业发展专项经费中列支。对于建设和实施省级“2011计划”成效显著的,将推荐申请国家“2011计划”。
今年继续实施的“311工程”(即30个高水平学科、10个高水平实验室和10个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年安排财政专项经费1亿元,各方面筹集3亿元,实施年限为2010年至2012年),全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每个4000万元,其中省财政1000万元,另行筹集3000万元),必须体现“2011计划”的要求。
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发展战略,江西省委、省政府“六个一”工程发展战略三大目标导向原则,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通过建立一批“江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逐步形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为了实施“2011计划”并取得成效,首要的是在现有优势特色学科领域找准切入点,取得重点突破。一是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围绕江西省绿色生态等具有地域特殊性的需求,凝练学科的发展方向。二是结合江西人文、自然的独特资源,选择学科突破的方向。三是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既有优势,即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积淀中,一些高校形成了自己有影响、有地位的特色学科,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再加一把火”、“多守一分钟”,谋求新突破。四是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从学科与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中寻找到优势特色学科发展的方向、重点、途径与举措。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和《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西省教育厅出台了《江西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有:
1.目标导向原则。各个“协同创新中心”所研究与开发的领域,必须符合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和“六个一”工程中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2.分层启动办法。第一层是各高校前期充分培育,建设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第二层是省教育厅组织认定一批省级“江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由省教育厅、省财政给予支持;第三层是在省级“江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遴选和申报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3.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江西2011计划”与“国家2011计划”同步实施,自2012年启动实施,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组织一次“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认定工作。计划今年5月完成“江西2011计划实施方案”研究制订、征求意见和印发文件,6月组织各高校申报“协同创新中心”,10月完成评审和认定工作。
《中国教育报》2012年6月18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