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2020/06/12
目录
专栏:生成语法研究
(特约主持人:熊仲儒)
【主持人语】(北京语言大学 熊仲儒教授)
近期的生成语法研究比较强调功能范畴的语法作用。分布式形态学用功能范畴研究跟词相关的构词、词类与论元结构等问题,制图理论用功能范畴构拟功能核心的句法图谱,乔姆斯基用功能范畴激发句法操作,并将语言的变异归结为功能范畴的差异。功能范畴的数目可能很多,但乔姆斯基常常只考虑其中几个最为关键的功能范畴,如标句范畴(C)、时制范畴(T)、轻动词(v)等,并假定时制范畴与轻动词有不可解释的phi-特征集与EPP特征。这种不可解释的特征使相关的范畴保持活跃,并驱使它去搜索与之特征匹配的成分,激发匹配成分发生相关操作,如移位等。不可解释的特征对语义没有贡献,纯粹是一种运算机制,所以理论上存在部分或完全取消的问题。乔姆斯基近年来对投射或标签问题的探讨,其动因之一就是想取消不可解释的EPP特征。如果时制范畴的phi-特征集不可取消,则意味着它的来源问题也需要探讨,即它是自身固有的,还是别的成分传递的。乔姆斯基根据C与T、v与V之间的依存性和相关语法表征,认为特征可以传递或继承。本期“生成语法专栏”所收4篇论文中,徐浩一文与邓昊熙一文讨论的是理论问题,如不可解释的特征是否可以取消、特征继承说是否可行等。傅玉一文与王和玉一文探讨的则是具体问题,如英汉比较句与汉语中表将来的情态词“会”,这也跟功能范畴有关:“比” 是连词而不是介词,就可以运用右向节点提升以解释“比”前符号串(如“多项比较点”) 的非成分属性;“会”为情态屈折语,就可以解释它跟根情态和知识情态的差异及其自身的句法语义属性。希望这组论文能引起学界对生成语法中功能范畴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
论不可解读特征的问题及其取消的可能
徐 浩
摘要:不可解读特征([uF])是生成语法最简方案的核心理论构件之一,它的删除与它在接口的不可接受性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目前句法解释的形态:删除[uF]的要求驱动句法运算,[uF]的不可接受性构成接口条件的主要内容。然而,[uF]有违背强势最简性的嫌疑,与边际特征有矛盾之处,在句法解释上有专设性,同时与句法运算和句法表征发生冗余。这些都说明取消[uF]有一定的必要性。如果[uF]被取消,这就意味着最简方案目前的框架需要作出重大修正。
关键词:不可解读特征;强势最简性;边际特征;无特征句法;最简方案
英汉比较级省略现象的形式句法对比研究
傅 玉
摘要:本研究在形式句法框架下探讨英汉比较级省略现象。基于历时和共时的例证分析,提出“比”字应被视为并列连词,其省略结构涉及“右节点提升”,可以在“多项支配”的框架下得到解释;英语than在多数情况下体现为从属连词,可以引导内嵌小句,但它在少数情况下也体现了并列连词属性,这一点与现代汉语“比”字类似,亦可以采用同样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形式句法;比较级省略;右节点提升;多项支配
将来情态词“会”的语法属性——兼论汉语将来事态句
王和玉
摘要:将来情态词“会”句法表现独特,区别于典型的知识情态词和根情态词。在生成句法的理论框架下,“会”作为情态屈折语TMOD可生成非现实句。这样,既明确了“会”的结构位置,解释了“会”的语法特性,又能避免将其视为未来时制标记的问题。汉语中没有(将来)时制范畴,通常依赖情态屈折语“会”“将”“要”生成非现实句,将来事态是非现实意义的自然衍生。
关键词:将来情态词;“会”;情态屈折语;汉语将来事态句
最简句法中特征继承机制的若干理论和经验问题
邓昊熙
摘要:特征继承是最简句法语段运算模式中重要的机制,本文从特征继承谓何意、出何故、有何疑3方面对该机制进行反思。着重从反循环合并、[Spec,TP]的不可见性、移交操作的生成力、在根句语段移交时的特异性、特征继承后C(和v)是否还保留无解特征或特征拷贝、可否导致T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以及所面临一些语言事实的挑战等7个方面探讨特征继承的理论和经验问题。因此,特征继承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而非简单的全盘接受。
关键词:特征继承;最简句法;语段;赋值;移交
专栏:犹太文学研究
(特约主持人:乔国强)
【主持人语】(上海外国语大学 乔国强教授)
犹太文学研究常常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一些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然而,如何真正做到有效借用,同时又不至牵强附会甚至不伦不类,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好理论、把握好分寸,将其他学科理念或分析方法运用到文学分析上,而不是用文学来证明其他学科理论的正确性。本期推出的“犹太文学研究” 专栏所收4篇文章均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这些文章所涉及的对象多样,张甜和李锋分别论及大屠杀小说和或然历史小说,薛春霞和翟乃海分别观照身份研究和批评理论。几位作者虽然在研究视角、问题聚焦、分析思路上各异,但最终都着眼于“犹太身份”这一核心理念。事实上,犹太作家及其笔下人物的身份属性,以及犹太裔批评家及其观点的族裔因素,将始终是犹太文学研究的一条重要主线;对于更大范围的族裔文学研究而言,它也具有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所有诗人都是犹太人”——论耶鲁批评家的犹太诗学
翟乃海
摘要:约翰·霍兰德、哈罗德·布鲁姆和杰弗里·哈特曼既是美国耶鲁大学的诗歌教授,又是著名的犹太裔批评家。他们的诗学主张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犹太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犹太诗学”。其核心观点包括:1)启蒙时代之后,西方诗歌失去了与神圣传统的联系,诗歌意义的飘忽不定与犹太人颠沛流离的历史宿命和生存状态不谋而合;2)诗歌本质上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再现或者对强烈情感的表达,而是对意义的不断追寻,这与犹太人不断阐释经文获得意义和拯救是统一的。耶鲁批评家的犹太诗学呼应了俄国诗人玛琳娜·茨维塔耶娃“所有诗人都是犹太人”的主张,为当代诗歌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关键词:犹太诗学;耶鲁批评家;霍兰德;布鲁姆;哈特曼
论英美或然历史小说中的犹太民族命运
李 锋
摘要:对犹太民族命运的另样假设,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常见命题,也是或然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本文通过对英美或然历史小说中相关题材的代表作品进行梳理,总结出3种主要的或然历史表现模式,即假想的犹太复国或卫国战争、异于真实历史的反犹主义和巴勒斯坦之外的犹太国度。文章对这3种模式的表现方式分别进行例示与解读,试图从中找到作品背后的社会历史动因和政治文化内涵,以及作者本人的创作心理,旨在更好地把握英美或然历史文学和犹太族裔文学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
关键词:或然历史小说;反事实历史;犹太复国主义;反犹主义;犹太大屠杀
言说之殇:莱斯利·爱泼斯坦二战犹太大屠杀小说《犹太人之王》中的拟剧叙事及隐性进程
张 甜
摘要:莱斯利·爱泼斯坦于1979年发表的《犹太人之王》取材于二战中发生在波兰的洛兹隔都事件,揭露出犹太居民委员会打着为了人民的名义而行苟且之事的罪恶。但是作者对特朗普曼的态度较为复杂,他既是暴君,亦是摩西。这种双重性使小说充满张力,也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历史。小说展现了拟剧类叙事以及作者道德标准取舍的隐性进程,作者的叙述包含了“我”和“非我”的因素,人物的对话也有“我”和“非我”的矛盾冲突。本文采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和申丹的“隐性进程”理论探讨小说中个人与群体的表演性和戏剧性、个体人物的前台与后台、真实与人为、理性化与神秘化等在构建隐性进程和推动显性情节互动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莱斯利·爱泼斯坦;犹太人之王;大屠杀小说;拟剧论;叙事;隐性进程
万花筒式的美国犹太身份——从《反生活》和《夏洛克战役》看菲利普·罗斯的个体犹太身份观
薛春霞
摘要:在当代美国犹太作家当中,菲利普·罗斯一直不遗余力地阐释美国犹太身份的现实内涵。他的两部以色列小说《反生活》和《夏洛克战役》分别通过解构主流社会强加给犹太人的身份偏见、质疑犹太内部以色列设定的国族身份,反映了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犹太人在与以色列国族身份的关联互动中产生的身份认知对峙,也展示了罗斯的个体犹太身份观的变化轨迹。在这两部作品中,罗斯提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既是/也是/还是”的个体犹太身份观,也表达了对美国犹太身份不确定性的忧虑。因而,他试图通过话语与犹太历史的联结来获得美国犹太身份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以色列;反生活;夏洛克战役;个体犹太身份观
语言与语言学研究
语言的经济价值分析:基于语言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实证研究
徐 珺,自正权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我国语言智库建设的深入,语言经济价值研究意义凸显。本研究运用扩展引力模型,将语言距离和贸易双方国民英语能力作为解释变量,针对语言因素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语言距离和贸易双方国民英语能力均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存在显著影响;2)语言距离与双边服务贸易流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语言距离每增加1个百分点,双边服务贸易总流量减少0.945%;3)贸易双方国民英语能力与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流量正相关,英语能力每提高1个百分点,双边的服务贸易总流量增加1.328%。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英语能力;语言距离;服务贸易;语言服务
英语军事新闻文本中实体分布特征研究
邢富坤
摘要:本文考察实体(Entity)在特定语体中的分布特征,在已有词分布特征度量方法基础上,提出实体分布的主要测量指标与方法,并基于通用语料库和自建的美国陆军英语新闻语料库,对实体进行统计测量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英语军事新闻中的实体分布与通用英语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军事英语的实体分布更加密集,且集中在一个相对小规模集合之中,聚集性高,而通用英语中的实体数量虽较多,但分布较为分散,聚集性低。对实体的分布均度、关键度以及搭配等指标的测量结果也显示,实体在军事领域英语与通用英语上的分布具有较大不同,显示出实体在区分不同语言变体上的独特能力,可作为观察和测量语言分布特征的一个新视角,并能为文本分类、语义挖掘等应用提供新特征支持。
关键词:军事新闻;实体;分布特征;语料库
历时构式语法视角下英语话语标记语构式变化研究
孟庆楠
摘要:本研究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 借助COHA语料库,对英语中话语标记语构式withal的历时演变情况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构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和after all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在经历了构式化过程之后,从介词(短语)逐渐演变为话语标记语构式,在小句中的位置更加灵活,此过程中又衍生出很多新的语用含义。此外,根据“构式污染效应假说” 和“构式趋同效应假说”,for all等其他与之形近的构式,亦有可能经历类似的构式化过程, 并最终演变为话语标记语构式。由于“构式污染效应”的非单向性,这些构式或许会促使withal今后衍生出更多新的语用含义。
关键词:历时构式语法;话语标记语构式;构式网络;构式污染效应
语法隐喻视角下英汉名形化的认知语义研究
方义桂,丛迎旭
摘要:本文在语法隐喻理论视角下,对形容词化的最重要组成——名形化的认知机制和语义变化类型做了系统分析并对比了英汉名形化的共性与差异。名形化的基本认知加工是部分到整体的语法转喻,部分还涉及隐喻加工。汉语名形化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的能产性上都高于英语,但汉语名形化多用于正式度较低的文体。汉语名形化使用高频的类型学原因是汉语重空间性而英语重时间性,因此汉语里具象性的名词在语义和句法上更具灵活性。
关键词:名形化;语法隐喻;认知语义;英汉对比
俄语政治语篇中元话语修辞劝说功能的构建——以普京2019年国情咨文语篇为例
许 宏,刘雪娟
摘要:本研究基于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学理论,以普京2019年国情咨文语篇为例,对俄语政治语篇中元话语的修辞劝说功能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受目的驱动,国情咨文语篇中互动式元话语多于引导式元话语,元话语在政治语篇中具有实现理性诉诸、人品诉诸、情感诉诸等功能。
关键词:元话语;修辞劝说;政治语篇;国情咨文
外语教学研究
书面纠正性反馈对不同性质错误的纠正效果
苏建红
摘要:通过“前测—反馈—即时后测—延时后测”实验设计,在研究书面纠正性反馈总体效果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反馈方式对不同性质错误的纠正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母语为汉语的EFL环境下,书面纠正性反馈总体有效,说明反馈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对外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不管语内还是语际错误,元语言反馈效果最好,其次为直接反馈,而间接反馈效果不太明显,说明纠正性反馈的效果基本上与反馈方式的显性程度成正比;无论语内还是语际错误,直接反馈与元语言反馈皆有很好的即时效果,但语际错误的延时效果却远逊于语内错误,说明母语的隐性干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反馈的长期效果。本研究发现可为现实二语写作纠错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书面纠正性反馈;错误性质;语内错误;语际错误
动态系统论视角下不同起始年龄不善英语学习者动机发展研究
许川根,王雪梅
摘要:本文从动态系统论视角,探索性回溯研究了11名不同起始年龄的不善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动机变化轨迹及其控制参数。对动机轨迹回溯图、开放性问卷以及回溯性访谈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1)起始年龄3年级组、7年级组轨迹呈现“凹形”的先升后降趋势,而起始年龄1年级组轨迹则为“凸形”的先降后升趋势;起始年龄7年级组变化轨迹比3年级组和1年级组更具变异性;2)不同起始年龄二语学习者动机的个体内变异性呈现稳定型、变异—稳定型、稳定—变异—稳定型、稳定—变异型、变异—稳定—变异型等5种动机变化特征,呈现波峰—波谷型、波谷型、曲线上升型、曲线下降型以及线性下滑型等5种动机轨迹特征;3)教师与学习者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构成动机个体内变异性的控制参数。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英语教师认识到不善英语学习者动机变化轨迹及其成因,从而适当采取有效动机策略,重塑其学习动机。
关键词:动态系统论;起始年龄;不善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
面向二语语音习得的日语促音感知难度预测——以响度为变量
张琰龙
摘要:基于日语学习者促音感知实验,将声学线索作为自变量代入线性回归模型来预测感知正确率,通过分析预测值和实际值的相关性及误差,验证所使用变量的有效性和模型的可行性。使用36组促音/非促音单词,针对10名中国日语初级学习者的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他声学线索,运用响度变量建模时,预测值和实际值的相关系数较高,二者的误差因音节结构不同存在差异。该结果实现了单词感知难度的量化和排序,为不同学习阶段的语料编排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促音;响度;感知难度预测;回归分析;实验语音学;语音习得
翻译研究
认知文体学视域中的翻译行为研究——以阿来《格萨尔王》英译本为例
邵 璐,许凌君
摘要:认知文体学关注语言接受与产出背后的认知机制与过程,适用于探究翻译过程中不可直接观察到的译者翻译行为。基于语言现象、身体行为和翻译行为之关联,本文运用认知文体学理论来图解翻译过程,研究翻译行为,并以阿来小说《格萨尔王》中佛教用语英译为例,运用文体分析法对译者认知进行探索。本文指出译者的语言现象、身体行为均由翻译行为主导产生,与实证研究相似,文体分析法亦可用于翻译行为分析。本研究旨在为译者认知提供新的研究途径,以推进翻译行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文体学;翻译过程;翻译行为;文体分析法;阿来;格萨尔王
论纵/横范式视域下译者双语关联/非关联块构表征加工
王柳琪,刘绍龙
摘要:本研究在介绍和梳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明确指出了翻译纵向加工之线性、基础范式和横向加工之直配、提速范式等认知特征,并依此构建了以关联表征和直配加工为认知操作条件、横向加工为核心取向的口译块构表征直配加工模型。最后,围绕块构表征的单位、频率、可分析性等连续体特征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亟待关注的3大课题。
关键词:译者;口译加工范式;关联/非关联表征;直配加工模型
叙事理论视域下严译《天演论》再述考
于江霞,冯 颖
摘要:本文从Baker叙事理论角度探析严复如何通过翻译《天演论》进行再叙事,旨在研究翻译对社会变革的反作用。通过阐释严复译作如何开启民智,反抗晚清社会的叙事控制, 颠覆晚清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而从宏观角度剖析翻译、叙事、政治和权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晚清社会的影响,以此剖析翻译叙事的动态性和颠覆性。
关键词:叙事理论;叙事控制;叙事反抗;天演论;晚清社会变革
相关阅读:
【声明】感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585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