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2020/09/16
目录(中英文)
摘要
语言研究
语言的表征与二阶表征——以隐喻运用为例
作者 | 廖巧云 徐盛桓
提要:“表征”是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将“表征”概念用于语言运用研究,以非字面义表达中的隐喻运用为例,通过分析话语表达的实例,建立一个{SCEP}四元组对表征做出形式刻画,并提出“二阶表征”概念作为新机制,以弥补当前表征理论及其运用于语言研究中的不足。
关键词:表征/二阶表征、意向性、百科知识意识、非字面义表达
现代汉语选择疑问句的形式句法研究
作者 | 傅玉
提要:本文在形式句法理论框架下,从英汉对比视角探讨现代汉语选择疑问句的句法特性,论证“A-not-A疑问句”和“正反疑问句”作为选择疑问句的合理性,分析现代汉语选择疑问句在析取表达上的特殊性。此外,本文还为现代汉语是非疑问句作为一个独立的疑问句类型提供了相应的形式句法理论支持。
关键词:选择疑问句、A-not-A疑问句、正反疑问句、wh-算子
英汉名词性结构中度量短语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
作者 | 刘鸿勇
提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名词性结构中度量短语的语法特点,验证有关度量短语的单调性假设,提出并论证以下观点:1)英语的准切分结构只有一种形式,即“度量短语+of+N”,汉语的有两种:“度量短语+N”及“度量短语+的+N”,英汉这些度量短语都只有单调性解读;2)英语的定中结构只有一种形式,即“度量短语+N”,汉语的也只有一种,即“度量短语+的+N”,英汉这些度量短语都只有非单调性解读;3)英汉度量短语都遵循单调性假设,即句法位置决定度量短语的单调性解读;4)汉语“度量短语+的+N”结构有歧义,歧义来自“的”的多功能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名词性结构中度量短语的语法表现,阐释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同构关系。
关键词:度量短语、单调性、准切分结构、定中结构、名词短语删略
基于加标理论的倒装结构研究
作者 | 田启林
提要:倒装结构是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尽管前人研究发现了大量事实,但仍有一个现象未能得到很好解释,那就是,在倒装结构中动词后的论元不能进行话题化、关系化和省略操作。本文基于加标理论(Chomsky 2013,2015)对这一现象做原则性解释,提出一条新的加标运算,即弱中心语可以跟另一个短语借助特征匹配帮助一个结构获得标记,这些特征包括φ-特征和语类选择特征。根据这一加标运算,若倒装结构中动词后的论元进行提升或省略,空语类将出现在没有标记的结构中,整个句子则不能得到恰当的解读。
关键词:加标理论、空语类、倒装结构
外语教育
词频、语义和语言水平对英语搭配加工的影响
作者 | 张萍 方南
提要:本研究采用在线可接受性判断任务对比中国EFL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搭配加工中词汇频率(节点词频、搭配词频和搭配频率)、语义一致以及语言水平等的影响。结果采用R混合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习者均在双语同译搭配判断上准确率更高,但反应速度不比对异译搭配的判断更快;2)中国学生的语言水平调节着单词词频和搭配频率对搭配判断的反应速度和时间;3)词汇频率对同译程度不一的搭配判断都起着调节作用。依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二语搭配从规则分析到整体表征的连续统观,并指出语义透明性是考量搭配加工的另一重要变量。
关键词:搭配加工、词汇频率、语义一致、语言水平、连续统
汉-英-阿拉伯三语者语素意识跨语言迁移的认知机制研究
作者 | 薛锦 肖凌 崔玉静 郑丽妍
提要:汉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分属不同语系,三种语言各自语素特征的特异性可能导致语言习得存在差异。本研究以中国某大学阿拉伯语专业低年级41名学生(母语为汉语,二语为英语)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汉、英、阿拉伯语这三种语言跨语言语素迁移的认知机制。研究测查了受试汉、英、阿三语的阅读、词汇和语素技能。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语素对词汇和阅读的贡献作用大多仅限于一种语言内,跨语言之间的迁移作用不明显。汉语母语者会把阿拉伯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和语素系统来学习。三语阿拉伯语语素的发展并不依赖母语汉语或二语英语的语素意识。
关键词:汉-英-阿三语者、语素意识、跨语言、迁移
汉-英-德三语者不同通道的三语语义通达
作者 | 陈亚平 汪苗
提要:本研究采用跨语言重复启动范式,通过视觉通道、听觉通道以及视听双通道三种方式,考察汉-英-德三语者的三语语义通达方式。受试为经过筛选的40名德语专业学生。实验分两部分,分别探讨一语词汇和二语词汇在三种通道呈现方式下的中介作用。受试在实验中的任务相同,学习阶段为语义归类,测验阶段为词汇判断。结果显示:1)三语德语语义通达在三种通道条件下都会借助一语汉语,三种通道之间的启动效应差异不显著;2)三语德语语义通达在三种通道条件下都会借助二语英语,视觉通道启动效应最大;3)二语英语比一语汉语在三语德语语义通达中的中介作用更强。
关键词:三语者、视觉通道、听觉通道、语义通达、跨语言重复启动
中国学生英语系词be过度生成句的构式分析
作者 | 房印杰
提要:英语系词be过度生成句是二语学习中出现的一种典型现象。学界对其进行了持续研究,提出了三种理论假设(be标记时态/一致性假设、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假设、be过度生成假设),但并未达成一致观点。本文采用构式语法框架,基于较大规模语料,对该结构的主语与谓语动词分别开展共现词分析。结果显示:1)be过度生成句应当被界定为一种错误构式,该构式源自对静态谓语结构的过度概括;2)该构式整体上表征低动态性的存在/完成状态;3)前人提出的三种假设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该构式的整体属性。
关键词:be过度生成、共现词分析、过度概括、动态性
新时代专栏: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论语》英语多译本受纳状况多维数据分析
作者 | 秦洪武 孔蕾 徐欣
图片来源:腾讯儒学
提要:受纳效应是翻译评估的重要维度,但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评估方法。本研究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法,对比分析《论语》译本和非翻译性儒学传播文本,观察影响《论语》译本传播效应的可能因素。研究发现,华人译者与非华人译者的《论语》译本在语言特征上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明显的是儒学核心概念的表达,即儒学核心概念在翻译文本中缺少一致和稳定的表述,难以在受纳端文化中形成独立的识别度高的儒学概念。翻译与非翻译传播文本对比显示,《论语》译文带有强烈的他者文化特征,不利于亲近目标语读者。因此,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需要进一步审视。本研究认为,高质量的翻译只是有效文化海外传播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翻译质量评估应与时俱进,关注并把握目标语读者的获益期待。
关键词:典籍外译、《论语》、海外传播、受纳状况
图书外译传播的公共外交实践研究——美国富兰克林图书项目的解析与启示
作者 | 吴赟
提要:图书外译传播是公共外交中相对较为持久且稳定有效的手段之一。自冷战始,美国即通过对外翻译出版图书,影响世界民众的思想与舆论。1952年开始的富兰克林图书项目是一典型个案,助推了美国在中东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扩张。本文通过解析富兰克林项目的行动纲领、运作机制以及翻译策略,剖析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如何利用外译传播实现文化输出和价值渗透,总结其为提升特定国家目标受众的认同效度而建立的机制和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图书外译传播、富兰克林图书项目、公共外交
研究动向
论语义波的合法化识解:以科学语篇为例
作者 | 罗载兵 杨炳钧
提要:语义波是合法化语码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话合作的焦点,但语义波的识解勾画、结构化特征及功能、类型识别等问题尚需明确。为此,本文以科学语篇为例,以言辞单位为语义引力刻度,以对应级阶的成分分形为语义密度刻度,依据语义波的语境实例化特征考察其合法化识解问题。研究发现:语义波的识解勾画取决于语义引力与语义密度的刻度定位;语义波的结构化特征与功能取决于语境显示的抽象化层级与意义构建的复杂化层级的一致性;语义波的类型识别取决于波点定位及其元语言功能属性。本文为语义波提供了一种合法化的识解范式,有助于促进语义波的融合研究。
关键词:合法化语码理论、系统功能语言学、语义波、言辞单位、合法化识解
基于大数据的语义实证研究新进展
作者 | 王珲 吴义诚
提要:任何人类语言都是音-义的结合体。语音形式听得见,把语音转写出来的书写形式也看得见,然而语言意义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故语义研究比语音、音系、句法、词法等要困难得多。对语义的形式刻画即形式语义学研究已属不易,对其进行实证研究似乎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国际学界基于大数据的语义研究近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关系并非完全任意;2)单词的长度与其语义内容呈正相关关系;3)单词按照“近邻链”的省力原则不断发展出新的意义。本文拟就相关成果进行评介,以期为国内同行开展基于汉语的语义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音-义联系、非任意性、词义扩展
书刊评介
《二语语音测评:跨学科视角》评介
作者 | 徐鹰 张雅青
引言:《二语语音测评:跨学科视角》一书由两位国际语音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Talia Isaacs博士和Pavel Trofimovich教授共同编辑完成。Isaacs博士是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Trofimovich教授在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教育系任教,同时担任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顶尖期刊Language Learning主编。作为Multilingual Matters出版的“第二语言习得”系列著作之一,本书汇集了近几年二语(L2)语音测评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语言测试、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视角,探讨了L2语音测评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态势,对我国语音测评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多民族语句法:青年语言中的冠词、介词和代词》(2018)介评
作者 | 李慧岩 常玲玲
图片来源:USA Today
引言: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性的移民活动大大增加,引起大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多元文化聚居区(Ghettos)的形成。新的多语言社会的产生形成新的语言接触环境。《多民族语句法:青年语言中的冠词、介词和代词》(以下简称《多民族语句法》)一书主要研究由这种文化和社会发展引发的一种语体,即“多民族语”(Multiethnolect)。多民族语最初是Clyne(2000)和Quist(2000)创造的术语。Clyne(2000:86)将“民族语”(Ethnolects)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变体, 使用者是最初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有特色的变体的民族成员。Wiese(2006)使用Kiezdeutsch,意为“邻居德语”,指德国的多民族青年语言。多民族青年语言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不同的语言学层面(韵律、语音-音位、形态、句法、词汇)上。由弗莱堡大学德语语言学助理研究员Vanessa Siegel撰写、海德堡最古老的大学出版社冬季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多民族语句法》一书以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多民族青年语言中的冠词、介词和代词特征进行了实证考察及总结概括,初步探索了多民族语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特定情境中的使用情况,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全书共九章,并附音频数据转录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