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年第3期目录及部分摘要
2021/06/18
目录
专题·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
栏目主持人:田海龙
进入21世纪,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这些都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语言使用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式,也促使以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辩证关系为己任的批评话语分析有了新的发展,并进入一个被称为“批评话语研究”的新阶段。这些新发展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上,批评话语分析的学者进一步借鉴人文社会科学诸领域中的理论,通过语言分析深化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提出一些新的理论视角和概念。在实践上,学者针对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中的话语问题进行研究,认识语言在这些问题中所体现的建构作用。
为了彰显我国学者在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中的新成果,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了九篇文章,对互文性在批评话语研究中的发展、话语互动研究、批评认知研究、翻译的话语解读以及批评话语分析工具性概念的新发展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贸易冲突话语、战争新闻话语、能源话语以及意像图示的情景构建等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五篇理论探讨的文章刊发于此,四篇案例分析的文章也在近期刊出。希望这些文章能够引发更多关于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的讨论。
批评话语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
辛斌
摘要:一个语篇与其他语篇之间的关系叫做“互文性”。互文性这个概念的提出对话语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使我们能够在某一语篇与其他语篇的相互关系中来分析和评价该语篇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正如Allen所指出的,“互文性”是当今批评词汇中使用最广而又误用最多的术语之一,本文拟简要梳理这一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一些概念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意义、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批评话语研究;互文性分析;再语境化
话语互动——批评话语研究新课题的多维思考
田海龙
摘要:批评话语研究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发展体现在其新的研究课题上面。“话语互动”便是这样一个新课题。进入21世纪,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取代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问题,成为批评话语研究的新焦点,同时也催生出可以引发更多理论思考的“话语互动”新课题。本文对“话语互动”的概念进行界定,讨论其批评话语研究的学科基础及其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传统,分析“话语互动”与“符号互动”“言语互动”等概念的异同,借此阐释话语互动研究在21世纪前20年已经显示出的批评话语研究理论发展潜势。
关键词:批评话语研究;新课题;话语互动;符号互动;言语互动
从“再情景化”到“指向秩序”——批评话语研究概念性工具的新发展
赵芃
摘要:“再情景化”曾被范柳文认为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新工具,但是,当批评话语分析进入批评话语研究的新阶段,“指向秩序”则成为更具解释力的概念性工具。基于此,本文讨论“指向秩序”这一批评话语研究新发展出的概念工具,包括其含义、应用及应用价值。之后讨论“再情景化”和“指向秩序”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指出“指向秩序”和“再情景化”对于剖析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的间接联系具有同样的价值,但在借助语言分析揭示社会范畴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方面,“指向秩序”更具分析潜力。讨论表明,概念性工具的更新代表着批评话语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一定的概念性工具对于批评话语研究的案例研究非常必要,不仅可以体现理论原则和辅助分析框架,还可以增强阐释话语与社会辩证关系的可信性和专业性。
关键词:再情景化;指向秩序;批评话语分析;语言与社会;话语
批评认知语言学:语言理解与接受的分析视角——再论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建构
张辉
摘要:本文试图提出一种正在浮现的批评认知语言学新的分析视角:语言理解与接受的视角。大多数的批评话语研究,包括批评认知语言学,都是基于语言产出视角的,侧重探讨说写者如何建构话语以及产生的认知和修辞效应,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话语消费者的反应,因此语言理解与接受的分析视角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本文指出我们需要识别在语言理解和接受中的心理表征与复杂认知过程,具体做到“三个识别”:认知定位(cognitive orientation)、认知深度(cognitive depth)和认知构造(cognitive constructiveness)。同时我们阐释被诱出的语料,具体来讲,就是阐释听读者对说写者的可信度,文本的逻辑性以及听读者在话语理解中唤起的情感。这一分析视角可以为今后的批评认知语言学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批评认知语言学;语言理解;语言接受;心理表征;认知过程
批评语境观视角下译者原文识解/译文产出的自我调适
尤泽顺 李俊义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提出,翻译是一种话语的“再语境化”,是译者参与社会实践、发挥主观作用的过程,也是译者与原文及译文的互动活动。本研究将批评话语分析对“语境”“互文性”等的讨论与“去/再语境化”理论相结合,指出“元话语—原文—译文”的生成转换过程从历时角度看是一个不断“去/再语境化”过程;考察“互文”关系是回溯追踪话语生成转换过程合理性的依据,也是揭示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自我调适行为的手段。
关键词:语境;去/再语境化;互文;社会认知;自我调适
语言研究
日本主流报纸中“中国留学生”集体身份的话语建构
孙成志 高欢
摘要:本研究将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与社会行动者系统及其及物性过程分析相结合,从中心节点词的典型搭配行为、社会行动者的指称策略以及小句过程类型分析等方面,探析日本主流报纸对“中国留学生”集体身份的话语建构方式。研究发现:(1)“中国留学生”的集体身份主要再现为“求知者与劳动者”“志愿者”“草根使者”以及“社会秩序的挑战者”;(2)话语生成者借助“专名化”和“范畴化”两类指称策略,调节并建构不同类型中国留学生的“群内”与“群外”关系;(3)四类不同群体身份间的过程类型差异明显,物质过程尤其聚焦于中国留学生个体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将个体事件放大为群体威胁,直接影响了读者对“中国留学生”集体身份的社会认知。
关键词:中国留学生;集体身份;语料库;社会行动者系统;及物性
历史仪式礼貌视阈下晚清奏疏恭维言语行为研究
周小渟
摘要:本研究以《出使奏疏》为语料,基于Kádár的仪式礼貌理论,从历史语用学视角探究晚清奏疏恭维言语行为的仪式化表达、语用策略及权利义务关系内涵。研究发现,晚清臣子以固定的体例和词句实现仪式框架下的规约恭维表达,具备阶层性特征;在采用隐性恭维赞美皇上的同时,基于引导、鼓励等策略,使用肯定过去、预赞、转折等恭维手段实现非规约性表达,具备功能性与互动性特征。仪式化规约表达是强调臣子权利义务的仪式化言语烙印,仪式化非规约表达是维护、推进臣子权利义务的仪式化言语工具,两者作用于仪式群体道德秩序的感知与修复,是君臣间道德秩序的仪式化构建手段。本研究以“形式—功能”为研究路径,对晚清奏疏恭维言语行为进行探讨,旨在为汉语历史(不)礼貌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关键词:历史语用学;历史仪式礼貌;晚清时期;奏疏;恭维言语行为
TEARU构式:人为事物/事件存在的认知及表达策略
孙文选
摘要:本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及意象图式理论考察了日语“TEARU构式”的认知机理、意义及句法的分类。研究发现:(1)“TEARU构式”形式上由NP1二/ハ+NP2ガ/ヲ+Vテアル三个模块构成,是表达人为事物/事件存在的认知策略,语法化规约是构式形成的动因;(2)构式的强压制性使“Vテアル”中的V动态意义减弱,而后续“アル”表达静态存在的意义增强,表达了动与静融合的存在意义;(3)根据句子中NP1、NP2的特点及构式表达的存在意义,我们可在句法上分为“人为事物(モノ)存在句”和“人为事件(コト)存在句”,前者是对人为事物存在的描述,后者是对人为事件存在的叙述。
关键词:TEARU构式;语法化;人为;事物存在句;事件存在句
相关阅读
【声明】感谢《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授权iResearch发布此文。本文版权归《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及作者所有。其他任何学术平台若有转载需要,可致电010-88819493或发送邮件至research@fltrp.com,我们将帮您协商授权事宜,请勿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