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

乌楠,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和兴趣是话语分析、语用身份建构和商务语篇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一项。在Pragmatics and Society、Discourse and Communication、Discourse Studies以及《现代外语》《外语教学》《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乌楠老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Q:我的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我自2015年12月博士毕业,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教后,2016年成功申请了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7年获得四川省人文社科规划青年课题立项,2019年成功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下正处于国家社科申请结项的阶段,预计于今年9月结题。

 

作为一名人文学科的青年学者,我始终认为青年学人的学术研究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积累,甚至批评审视过往研究的美妙过程因而,无论是论文的产出、专著的出版,抑或是国家课题的申请,既是自我学术道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不断见证自身学术观点成熟和锻造独特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过程。我也希望通过本次分享给予正在申请社科基金的同行,尤其如我一般的“青椒们”一些鼓舞:请对自身从事的研究抱有信心,一定要坚持不懈,哪怕暂时不能获得学界的认可,也不负自己的人生选择。

 

其实,在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之前,我在2018年也有一次不成功的国家级申报。比较有趣的是,当此时的我回想2018年时提交申请书时的心绪,我依旧能感知到那时的“惴惴不安”。这种“不确定”的心绪源于我对于选题的不自信。当时我提交的题目为“西方对先秦‘墨辩’逻辑思想研究的英语书写”,相对于后来的“先秦名学典籍”。前者的研究核心“墨辩”一词,略显学术范畴狭窄,并属于“西学”的话语体系;此外,“英语书写”所涵盖的研究范围也显得模糊不清。尽管有些马后炮,但相较于后来的成功申报,前一年的失败确实是可以预见的。而这也是我想要谈及的申请经验的第一点,在国家课题申报中,需要注意研究主体中“核心范畴”的“本土化”与“新意化”的结合

 

对于我的课题而言,相较于“墨辩逻辑思想”,“先秦名学典籍”这一表述除研究范围有所扩大,本质是“换汤不换药”的。但相较于前者,“名学”或者“名家”一词自古既存,又同时为先秦诸子十家之一;不过,从学术意义上来看,无论是其他者定义还是学派意识都可谓是比较“模糊”的一家。这也是为何胡适会将诸子中关于“逻辑”的相关表述和思想都纳入“先秦名学史”的范畴之中;伍非百也对于名家也有着独特的界定。另外,在这几十年的研究中,关于“名家”和“名学”的讨论较之于民国时期又有所消解。

 

这恰好就赋予我一个机会,以在国社科申请书中展现出青年学者身份的“主体性”。在申请书的开头,我主动定义“先秦名学”与“名家”的学术范畴,进而指出课题的第一步便是梳理英语世界中,被中国学者所忽略也鲜有介绍的,围绕先秦“名实”“权”“志功”“指非指”“言尽悖”等逻辑主题进行翻译、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进而表达自身审视、批评以及中西互鉴等青年学者视角下的学术观点。就我搜集的百年来的国内研究性文献来看,这个选题相对是新颖的,可行的,更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不仅要整理国外研究的一手文献,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打破诸子学派建构的囹圄,而以诸子“主题探讨”的角度去切入当代先秦思想的语内及语际研究中。

 

在此过程中,与国外汉学家积极保持学术联系和对话,也为我提供了非常大的选题帮助、灵感和申报信心,包括对我搜集该领域的许多重要的第一手文献也很有助益。个人认为,阅读文献的过程不应该是孤立的,也不能完全求新。我经常在阅读时有这样的感触,最新文献可能为“老生常谈”,时间较早文献的一些观点也可能被学界忽略了;对于传统人文学科,尤其做中国经典思想、古典文学,乃至思想史研究的青年学者而言,更需注意这点。另外,我也想强调中西互鉴的问题。当阅读海外文献,以及与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比照时,我经常在同样的研究领域里,发现国内外研究旨趣的差异性,进而刺激自身表达的欲望。所以这些年,碍于教学任务较重,我时有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但一直都保持着学术表达的热情。之于课题申请,我想以上心得,也是我找寻到选题“创新点”的突破所在吧。

 

至于课题申报书的具体撰写过程,我大致可以归纳出三个书写心得。

 

首先,一旦确定选题的大方向,就不要轻易更改。当然,我们可以对选题中术语的准确度多做考究,重新措辞,也可以对研究范畴进行扩充或者缩小。另外,课题的表述、文段逻辑,可以多审读,多向专家请教,多进行有预见性的或者说见微知著的修改。像申请书中的一些重点,我们也可以将其加粗使其更清晰。但是,方向既然确定,就不要以一次成败论英雄,请坚定自己的学术旨趣,相信自己的学术表达终会被看见。

 

其次,重视研究框架的设计以及申请口的选择。2019年的申请书与2018年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为前者的框架设计了一个树状图,其后给一些同行展示,寻求他们的意见。尽管他们并非这个选题领域的专家,但依旧觉得该框架的设计十分清晰,并强烈建议我,在外国文学、哲学和中国文学三个申请口里选择“中国文学”,保证该选题的新颖度能够得到专家的认同。

 

 

最后,虽然很多社科申请的经验之谈都有提到,但我依旧想要强调,务必要重视前期成果与选题的关联性。学术研究并非一朝一夕,无论是论文投稿还是课题申请,都有着极大的可能面临失败,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我也正置身其中。经年的失败,且屡败屡战的过程,实则应当赋予我们的,是学术写作的经验和继续书写的勇气。所以,任何等级的论文的发表,或者专著的出版,其他级别的课题申请,都是一种学术积累的形式,都是向评审专家展现自己选题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