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建设背景下的ESP教学与研究(线上课程)

2023.06.03 - 2023.07.04 线上

主讲专家: Sunny Hyon黄萍莫莉莉张海燕李擎吴丽琴

价格:¥1480.0

 

我要报名1688486399000

“四新”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强调打破学科藩篱,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懂专业、精语言、知文化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将英语学习与专业提升有机融合,增强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服务于高素养复合型人才培育目标。

为助力广大外语教师进一步理解“四新”建设要求,提升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设计与研究水平,推动课程体系创新与教学模式变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于2023634在线上举办四新建设背景下的ESP教学与研究研修班。本期研修班特邀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Sunny Hyon教授重庆大学黄萍教授浙江万里学院莫莉莉教授集美大学张海燕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李擎副教授湖南医药学院吴丽琴副教授主讲深入剖析“四新”建设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内涵,系统讲解教学设计与研究方法,交流分享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助力院校汇聚学科交叉优势,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推进外语教学创新,服务国家人才战略。

 

研修特色

把脉时代,锚定课程航向

研修班基于高等教育“四新”建设时代背景,深入剖析理论内涵,探讨当前ESP课程建设理念,明确发展方向与育人目标。

放眼国际,拓宽认知视野

研修班特邀国内外ESP教学与科研领域专家学者,系统讲解国际前沿理论,指引发展方向;扎根国内高校教学实践,助力守正创新。

理实交融,提升教学能力

研修班集ESP课程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案例一体,设置小组活动环节,实现讲解、观摩、运用、评析四维结合,提升研修成效。

追踪前沿,精进科研水平

研修班紧跟ESP教学研究发展趋势,关注热点话题,讲解常用方法,分享研究实例,助力参班教师有效开展研究实践。

黄萍

教授、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The Journal of Asian ESP期刊编委,《中国ESP研究》副主编。致力于专门用途英语与教学研究,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外语研究》《教师教育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ESP研究》、Asian ESP Journal、IATEFL ESP SIG Journal、Journal of rEFLec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并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主研国家级社科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其他级别项目10余项。曾获重庆市外文协会科研论文一等奖和专著一等奖。指导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莫莉莉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浙江省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商务英语研究会浙江省商务英语协会副会长、浙江省外文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和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研究项目20余项。主要从事话语分析、专门用途英语研究。

张海燕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承担完成省部级教研与科研项目6项。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项目优秀工作坊主持人。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国际SSCI学术期刊审稿人。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教材2部,在SSCI、CSSCI、中文核心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李擎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混合式)负责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参与编写《土木工程英语》和《化学工程英语》两本ESP教材。研究方向为ESP英语教学与设计

吴丽琴

湖南医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学术英语课程负责人,曾赴加拿大参加ESP系列课程进修。主持课题五项,其中省部级课题两项,学术英语相关课题三项。参与编写《新潮医学英语学习手册》,发表多篇学术英语相关论文。研究方向为医学英语教学,中医翻译。

紧跟ESP教研前沿,助力行业人才培养——记“四新建设背景下的ESP教学与研究”研修班
 

2023年6月3—4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四新建设背景下的ESP教学与研究”研修班在线举办。本期研修班特邀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 Sunny Hyon 教授、重庆大学黄萍教授、浙江万里学院莫莉莉教授、集美大学张海燕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李擎副教授和湖南医药学院吴丽琴副教授主讲,深入剖析“四新”建设背景下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建设内涵,系统讲解教学设计与研究方法,交流分享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助力院校汇聚学科交叉优势,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推进外语教学创新,服务国家人才战略。

黄萍教授

研修伊始,黄萍教授以“四新建设背景下ESP课程内涵与人才培养”为题,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需求,指出在四新建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更新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必要性。黄萍教授从ESP课程的起源入手,认为ESP课程教学的内涵体现在“以学习为中心”,是一门满足学生需求的英语课程,进而分析其与通用语言教学课程的区别,简要阐述了ESP前沿研究内容。随后,黄教授介绍了ESP课程基础教学方法,表示ESP教学要基于真实的案例、任务、项目开展,依据需求分析不断修正教学大纲,把握教师角色的多个维度,将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的评价体系融入教学,从而实现培养具有四会能力的国际交际人才的教学目标。

Sunny Hyon教授

Sunny Hyon教授从体裁理论视角讲解了ESP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指出要先厘清不同体裁的交际目的、语步、语境、语言特征等区别,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问答互动带领参班教师分析教学实例,展示基于体裁理论的ESP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思路。随后,Hyon教授就体裁视域下教学材料的选取、使用与评估进行讲解,强调教学过程中材料选取的重要性,并通过层层递进的引导与阐释,详细讲解了利用文本、视频等不同类型材料开展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ESP教学理念,为参班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材选用带来了独特启发。

  

莫莉莉教授                                         李擎副教授

    

吴丽琴副教授                                            张海燕教授

莫莉莉教授、张海燕教授、李擎副教授和吴丽琴副教授基于多种ESP教学方向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分享。莫莉莉教授通过分析新文科背景下ESP教学新要求,指出商务英语融合了两类二级学科内容的特殊课程性质,兼具培养语言能力与搭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双重教学目标,以《商务英语:初入职场》为例,就课程分类、教师素养以及教学方法进行课例分享。

李擎副教授以其讲授的《土木工程英语》一流课程为例,讲解ESP混合式教学设计,通过介绍课程建设前期的学习途径与准备过程、剖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实际困境,展示了对标一流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及其践行“两性一度”的具体教学实践。

吴丽琴副教授基于本校学情,分享了基于《学术英语(医学)》(第二版)设计的教学案例,介绍课程设置、教学特点、教学目标、授课安排、教材内容等要点,并展开具体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和授课实例分享。

最后,张海燕教授以航海英语课程为例,从针对教学目标错位、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的分析切入,分享其所在院校以课程内容为依托的ESP英语教学改革及创新实践成果。四位老师各具特色的课程设计与课例展示为参班教师的ESP教学实践提供示范引导,使其对ESP教学方法和实践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6月4日上午,Sunny Hyon教授针对ESP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进行主题讲座,从ESP教学研究话题挖掘与选择、研究方法选取、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分享个人实践经验,并借由多篇学术研究作为案例展开讲解,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引导参班教师对于ESP教学研究进行思考和延伸。此外,Hyon教授还分享了ESP教学研究过程中数据收集、选取与分析等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助力参班教师在ESP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两个方面获得创新性启发。

最后,莫莉莉教授以“ESP研究前沿成果与热点话题”为题,对ESP研究的发展和前沿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ESP教学要与研究、写作、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等领域和谐共生、有机融合,并强调ESP教学具有广阔前景,理论上可以与任何具体文理学科相结合,因此其研究和实践空间也是无穷的,为参班教师深化ESP教学改革坚定了信心,也为进一步开展ESP相关研究指引了方向。

    

储玮一老师做实践汇报                            张艳雷老师做实践汇报

为内化所学知识、提升研修效果,参班教师分组进行了ESP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实践,并进行了小组汇报,西交利物浦大学储玮一老师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张艳雷老师分别代表本组进行了设计展示,莫莉莉教授、张海燕教授和李擎副教授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专业点评与实践指导,同时就共性问题与参班教师进行了探讨。

王洋老师

本期研修班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高英分社大学英语一部副主任王洋老师主持,他表示,四新建设旨在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引领带动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发展。本期研修班汇集在ESP教学与研究领域深耕多年的中外专家学者,重点关注ESP课程建设内涵和教学设计与研究方法。外研社将持续以优质的外语教材体系和高校外语教师研修体系不断助力教师发展和课程建设,帮助参班教师精进教学与研究质量,培养懂专业、精语言、知文化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通过两天研修班的学习,我收获满满。主讲专家针对ESP课题研究进行了详细解读,囊括了如何选题、如何紧扣时代脉搏等等主题,这对我以后的学术研究大有帮助。小组汇报环节,三位专家对几位老师的说课展示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和指导,使我更加明确了课程设计中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任务等具体的描述和表达,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很有帮助和指导意义。作为ESP教师,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ESP教学质量。

——迟老师 河北大学

本次“四新背景下ESP课程教学与研究”研修班为从事ESP教学研究的教师们搭建了非常有益和有意义的学习讨论平台。“ESP课程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之一,其对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的作用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通过几位专家的分享,我们了解到在 ESP教学中,要考虑到学校发展和学科专业特色,并根据专业特点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同时,应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带着清晰的学习目标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大学英语教师也要主动应对职业危机,进行角色转换,“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立人”,主动拓宽教学和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

——沈老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

当我们探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时,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学生是谁,他们学的是什么,我们又如何从语言教师的角度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外语来学习专业知识……这些充满挑战性的问题在研修中各位专家老师都有提及。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她们教授的ESP专业方向各不相同,但是我们从课程设置到具体的案例分析等方面都有收获。这个培训最令我享受的地方就是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在讲座中寻找一些答案。这就像一个ESP社区,让每个老师觉得很有归属感和教学动力。

——储老师 西交利物浦大学

这次研修令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受启发:1)进行需求分析。要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需求分析,请教该专业内的同行专家,调查了解学生的专业学习活动场景,熟悉不同专业使用英语的情境;2)考核和评估是衡量ESP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要保证既有形成性评估也有终结性评估。多样的考核方式帮助老师们更全面地考查学生英语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更加丰富生动;3)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验室教学等,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老师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今天的研修活动依旧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上午Hyon教授通过互动和启发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ESP教学材料的选取和使用,以及ESP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内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Hyon教授层层递进的“notice, name, practice using under guidance, practice”教材和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从genre awareness向genre acquisition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下午的教学设计汇报和点评环节也依旧精彩,小组代表们的精彩呈现以及专家们到位的点评让人收获颇丰,张海燕老师还为我们组的设计认真做了批注,并进行反馈,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总而言之,两天的研修收获满满,再次感谢主讲专家们和外研社!

——刘老师 陆军工程大学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