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研究方法

2016.07.18 - 2016.07.23 北京昆泰嘉禾酒店

主讲专家: 韩宝成高雪松杨鲁新徐浩许宏晨

价格:¥3800.0

 

我要报名1469289599000

外语教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等

结合研究重要环节,深入讲解如何进行选题挖掘、数据收集与分析、文献阅读、论文写作、投稿与发表的方法

外语教学研究案例分析

韩宝成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外国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外语教育及语言测试。

高雪松

Dr.XUESONG(ANDY)GAOisanAssociateProfessorintheSchoolofEducation,the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Hiscurrentresearchinterestsareintheareasoflearnerautonomy,languagelearningnarratives,languagepolicyandlanguageteachereducation.Heisco-editorofSystem:An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TechnologyandAppliedLinguisticsandservesoneditorialboardsofTheAsiaPacificEducationResearcher,JournalofLanguage,IdentityandEducationandTeacherDevelopment.

杨鲁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 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外语教育、外语教师发展、外语写作教学及学 术读写能力发展。目前担任《基础外语教育》期刊主编、LanguageTeaching Research编委、TESOLQuarterly、LanguageTeachingResearch、JournalofSecond LanguageWriting等知名国际期刊审稿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6项。出版 专著2部、教材1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徐浩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副教授。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System、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Teacher Development、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教育》、《基础英语教育》审稿人,Springer 学术出版评审人,《英语学习(教师版)》主编。近三年发表论文17 篇,其中SSCI 论文3 篇、CSSCI 论文7 篇。作为负责人承担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

许宏晨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会员,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应用语言学、量化研究方法等。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级项目和2项省部级项目。近几年出版《第二语言研究中的结构方程模型案例分析》等专著4部,发表论文40余篇,录制在线课程10余门。

问诊选题、具化方法、共享技巧
——记“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研修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外语教学研究,离不开研究方法的夯实与提升。2016年7月18-23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

本期研修班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韩宝成教授、香港大学高雪松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徐浩副教授、外交学院许宏晨副教授主讲。五位专家与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184位高校教师,围绕外语教学研究中选题、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设计与实施、论文写作与发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学习。同时,五位专家将研究视为一种社会责任的学术精神以及自身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也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员。

 

问诊外语教育研究选题

良好恰当的选题,是科学研究成功的重要前提。课程伊始,韩宝成教授首先通过与学员互动,使学员对应用语言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对应用语言学进行了更具操作性的界定。之后,韩教授以“望”、“闻”、“问”、“切”为主线,对外语教育研究的选题步骤与技巧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韩宝成教授对外语教育中的研究类型、研究方法、数据类型等进行了全面介绍。在授课过程中,韩宝成教授特别强调,好的研究是从读好专著、好期刊、好论文开始的,呼吁广大学员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有学员在听完韩教授关于选题的课程后,以研究菜肴为例,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科研选题的深入理解,“研究设计入门时,我的题目可能是‘论中国菜的特点’或‘论沪菜的特色’等。真正入门之后,题目设计应该类似于‘上海红烧肉的配料与烹饪方式特点(对口味影响)研究’”。


韩宝成教授

此外,杨鲁新教授带领学员系统学习了如何确定教学研究话题、如何设计教学研究问题、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如何选择研究对象、如何收集数据和如何分析数据等。针对外语教学研究的新手教师,杨鲁新教授建议可以从做复制研究(Replication research)开始,打破复制研究创新性不足的误区,逐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讲课过程中,杨鲁新教授结合八个具体实例,循序渐进,揭示了教学研究问题的撰写技巧。


杨鲁新教授

 

具化定量质性研究方法

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是外语教学研究中的两种主要研究范式。在定量研究设计部分,许宏晨副教授和徐浩副教授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问卷设计的方法、实验设计的方法、统计的基本概念与SPSS、T检验与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卡方检验等,并对数据统计结果呈现分析和讨论等进行了演示。在问卷调查设计环节,许宏晨副教授结合十个问卷题项,展现了问卷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并通过六十四字秘诀,讲解了提高问卷填答率的具体措施。


许宏晨副教授

在质性研究设计模块,徐浩副教授和杨鲁新教授首先对质性研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结合案例详细展示了观察和访谈这两种主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并展示了质性数据的分析方法与步骤。其中,杨鲁新教授以一堂竞赛课为例,从环节、呈示、对话、指导和机智五个视角进行了详细分析,展示了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与实施策略。徐老师现场邀请四名学员上台展示访谈法,并全面解析了访谈中的优势与尚待改进之处,加深了学员对访谈法的理解。徐老师强调,访谈时宜选择非工作场所,研究者要少说多听,但要有实质性参与,访谈问题要具体,基于情境,对于本土概念,如“重点学校”等,要进行有必要的追问。研究者既要对访谈主题有宏观把握,又要对有意义的“跑题”保持足够的敏感。此外,徐老师以自己发表的一篇论文为例,展示如何在具体研究中使用质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强调研究的使命即描述、分析、解读、概括直至理论构建。

专家们在带领学员学习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引导学员对不同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反思,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来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更像是通过不同的窗户,看到不同的风景。定量研究的哲学理论是实证性思维的二元论,但是在教育和社会领域,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空间,而是多元的合理存在,需要通过质性研究来解释。研究的意义不是在于获得数据和知识,而是在于获得发现外部世界的能力。质性研究正是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构建,从而获得解释性的理解,并最终获得关注、共识和谅解。通过学习,学员们对研究方法也有了重新认识,并在反思日志中写到,“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方法只是工具和状态,我们要做的是先用知识和智慧照亮自己,然后深入而理性地去观察世界,关怀世界”;也有学员提到,“在质性研究中,太多人强调建构理论和提取概念,终于有人告诉你……质性研究应该是充满关爱。”


徐浩副教授

 

共享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技巧

本期研修班的第三大板块为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高雪松副教授分别从国际期刊主编、审稿人以及作者的视角,对国际期刊学术论文选题、撰写规范、遴选期刊投稿、投稿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介绍。同时,为学员们详细分析了国际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面权威期刊的影响因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趋向。高雪松副教授强调,投稿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文章选题以及研究方法等,选择合适的期刊,并遵循国际学术论文写作规范。


高雪松副教授

徐浩副教授从作者角度分享了自己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经历,提醒学员在投稿过程中与期刊编辑进行有效得体的沟通,同时也要重视自身语言写作水平的提升。作为审稿人和期刊编辑,徐老师为广大学员讲解了国内学术刊物评价体系,期刊对选题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偏好,审稿的流程,及投稿的具体要求。最后,徐老师提醒投稿人要特别注意确定目标刊物,明确读者对象,杜绝一稿多投,遵循论文写作的伦理规范。

专家与学员交流探讨 学员演示访谈
学员现场提问 学员认真阅读反思日志

 

Unipus教师之约: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22日晚,五天集中学习之后的近百位一线老师,满怀期待来赴这场“Unipus教师之约”。论坛邀请了两位在教师个人发展路上的佼佼者来分享自己的成长轨迹。华中农业大学的刘萍教授热情慷慨地传授了项目申报的秘籍,并从审稿人角度分享了论文发表的成功经验。北京工业大学的陈浩副教授从考博和教学两方面分享了自己在科研路上的一路艰辛和一路风景。两位老师分享之后,参会教师纷纷述说自己心中的困惑和迷茫,与同行进行探讨交流。面对高校外语教师在个人发展上的压力与挑战,外研社Unipus全力打造“Unipus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解决方案”,全面助力外语教师教学力、科研力、发展力和创新力的提升,服务外语教师终身发展。座谈会最后,Unipus发布了“Unicomm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联盟”,通过试题库联合共建、课程共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共同研究等多种合作方式,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同行交流、专家指导、经费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Unipus照片

正如学员反馈的,六天的研修班,高浓缩式的授课模式,深入浅出的讲解,诙谐幽默的语言,全是满满的干货,确实是“良心研修班”。在这六天里,大家“痛并快乐着”,“痛苦”在意识到以往研究方法中的错误,明白了以往的无用功,同时“快乐着”疑惑得到解答,求知渴望得到满足,研究欲望得以激发。学员们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所进益,也对学术精神和研究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世界的好奇,对人类的关注和对社会群体的责任是人类探究动力的来源。”科研非一日之功,希望各位学员在本次“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研修班”上都能汲取所需方法,获取科研动力,在今后的科研路上,满怀科研热忱,掌握研究方法,应用于研究和教学领域,为外语教学研究增砖添瓦。

1-19

    每一课程安排得严谨、系统、劳逸结合,亦能考虑老师们的学情。我想这次研修得到了方法,正确的照明灯还需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实施出来,不断进行反思。

1-18

    徐老师对定量质性研究的区别的解释很透彻,特别赞赏对质性研究目的的解读:研究者需要人文情怀,以良心、善意为基础,秉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以促进发展、改变现状为目的,“关注、共识与谅解”!

1-11

    主持人每天的引导和总结也发人深思,特别记住了那句在研究中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提醒我们做科研不要沉迷于科研方法中,要跳出来更关注自己的研究问题。

6-20

    几天课程下来,对量化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前看到一大堆数据、表格时总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现在终于可以看懂“化验单”了,还是有点兴奋的!

4-21

    许宏晨老师对论文范例的细致讲解,使我了解了定量研究论文写作的结构和规范,对今后科研和论文写作有很大帮助。

8-21

    老师们对数据分析练习的解答使我各种困茅塞顿开。我的体会是,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对变量类型的判断、特征的理解非常重要。感谢外研社iresearch网站上提供了逐步确定分析工具的方法。

1-8

    世界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二元空间,它有多元的合理存在。因此我们要勇于跳出限定,多一些理解和关照,量与质的研究的结合才能给世界带来更合理的解释。

4-11

    曾经我们都认为做科研是被迫的,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但现在我觉得做科研可以让我们对世界产生新的认识,从新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学生、教学活动、家庭关系乃至世界。

4-18

通过今天的研修我明白了,如果访谈内容设计得好,手段运用得当,也是可以取得客观研究数据的。今天杨老师对于课堂观察的讲析,让我明白了一堂课应该侧重的方面有哪些,为我个人日后的教学提供了重要指导。

8-2

互动并不是表面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二是教学设计中有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学生在大脑中notice了这个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答案,这才是真正的互动。当然学习者如果有时间立场verbalize答案或书面写出答案更好。很喜欢徐老师对个人访谈做的总结!

1-25

今天杨老师和徐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质性研究(观察和访谈)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流程,尤其是徐老师现身说法的方式让我学到了自己看书时学不到的东西,效果非常好!

2-12

作为一个有一定经验的教学者,但是入门的研究者,我最大的欣喜是在听课的过程中联想到了很多可以尝试进行的研究对象和case,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8-21

质性研究的研究者,需要有更加严谨的科学精神。除了理论知识、方法之外,要有良好的科研习惯和道德,还要注重细节,保持敏感。同时,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分析时间成本大于定量研究。

8-22

    感觉收益最大的正是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时间给出的具体例子和指导,很接地气,很受益,尤其是Q&A部分。另外,我还从中认识到只有理论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对研究问题教学实践才会有更高的敏感度。同时我非常认同杨老师所说的上课要让学生有收获,更是心的交流,并不一定是华丽的PPT和热闹而效率不高的互动。

7-20

    每个学期都会听课,但是仅局限于个人听课从根本上做记录,听完杨老师的讲解,决定以后在听课的时候要准备更加详细的数据量表,并且及时写反思,进行总结。

6-4

在教学中我常常困惑于自己的无能为力,受制于各种力量,而这种无奈时间去了则成了一种惰性使我不再关注自己的改变。今天通过观看展示课,尤其是现场老师的评课与杨老师下午的评课,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明白了其实只要自己在教学上进行了革新,站稳讲台,学生们与体制的问题将不成之为问题。

3-11

    回家后要多读书,多读科研类书籍和相关效率,让理论指导实践。

2-12

    一天学下来,感觉就是“痛并快乐着”。“痛”是在学习过程中推到了过去很多对统计方法和数据的误解,明白自己过去做了一些无用功,这无疑是很让人痛苦的;而“快乐”自然来源于困惑被接触,求职的渴望得到了满足,同时做研究的欲望得以激发。

1-16

    两位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学态度使我意识到对老师来说很简单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困难。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讲内容做深入浅出的处理,用浅显易懂的例子,给学生多讲几遍,直至他们明白掌握为止。

5-24

    学习进入第二天,基本经历了本次研修班的完成流程:授课—回答问题—反思日志—作业—讲解作业—解析分享反思日志。这精致的流程让我想说这是次“良心研修班”,堪比“琅琊榜”良心剧!所收获的除了两位老师讲解的具体统计知识,更多的是敬业的态度,这是更值得我学习效仿的。

2-19

    研究设计入门时,我的题目可能是“论中国菜的特点”或“论沪菜的特色”等。真正入门之后,题目设计应该类似于“上海红烧肉的配料与烹饪方式特点(对口味影响)研究”。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