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与研究

2017.07.26 - 2017.07.27 北京

主讲专家: 仲伟合何刚强陶友兰平洪马军红朱玉犇

价格:¥1500.0

 

我要报名1501171199000

主要内容包括:

1. 高校翻译专业翻译课程体系的设置理念

2. 翻译课程作为整体的教学原则

3. 不同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估模式

仲伟合

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主持人。已出版“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专业口译教材多部,其他著作、译著、辞书等多部,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翻译学、英语教育等领域论文70余篇。中组部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仲伟合教授长期致力于翻译学科建设,由其首倡并积极推动的翻译本科专业学位(BTI)于2006年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于2007 年设立,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他长期致力于口译人才培养教育和研究工作并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探索建立完善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提高我国口译教育和研究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何刚强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系创始系主任;现兼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上海翻译》主编、曾担任第一、第二届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已出版专著五本,译作两部,教材两本;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多篇;现担当全国翻译专业一个系列(笔译)教材的总主编,其中含代表复旦翻译专业特色的五种教材,并已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复旦大学名师;2007年被复旦大学研究生群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人之一);2009年所主持的“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复旦大学本科翻译专业建设探索”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主讲的“翻译理论与策略”被评为2010年上海高校精品课程;所主讲的“翻译研究导论”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确定为重点建设课程;所主持完成的《论语》海外英译全译本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在2016年结项时获优秀等级。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创先争优”师德标兵。

陶友兰

陶友兰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教授、副系主任,(德国)洪堡学者,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TESOL硕士。在InterpreterandTranslatorTrainer, Perspectives,Babel,TranslationQuarterly、《中国翻译》《外语界》《外语学刊》《上海翻译》《当代外语研究》等国内外翻译学核心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本,合作编著口笔译教材4本,出版翻译书籍、编著英语教材等10余本,发表译文多篇。研究方向有翻译理论与策略、翻译教材与翻译教育、翻译语料库研究。针对本科生讲授的课程有:英语读译,翻译与思辨,英汉互译技巧,英语写作。

平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长,全国考委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翻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2014年)、“翻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5年)、“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2016年)研制组核心成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研究、翻译教育等,代表性成果有专著《语言学发展简史》、《英语成语与英美文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003年获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周年优秀成果奖,2006年和2008年两次获全国社科规划成果鉴定优秀专家称号,2011年获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优秀论文奖,2014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马军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中美联合培养博士项目)。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态批评与英美文学、文化研究与翻译。近年来的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在比较文学刊物Neohelicon和ComparativeLiteratureandCulture,以及《中国翻译》、《当代外国文学》、《文学理论前沿》上发表论文若干;出版专著《工业时代的城市与乡村---三位英国作家的生态视角研究》;参译《全球化百科全书》、《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美国语文》等;主持了校级教改重点项目2项、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新闻总署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文化部以及其他地厅级项目多项。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发言,如哈佛大学的“环境:科学+人文”研讨会、美中富布赖特项目和清华大学主办的“超越梭罗:对自然的文学反应国际研讨会”,等等。2010年参加了由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在荷兰举办的主题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暑期项目。

朱玉犇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师,先后负责学院的英汉同传和视译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曾赴新加坡新跃大学讲学,教学经验丰富,对口译学习者面临的实际问题十分了解。他指导的学生曾获得第四届全国口译大赛总冠军,本人也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自2007年开始从事口译工作,曾为联合国劳工组织(UN-ILO)、世界气象组织(UN-WMO)、中央电视台、盖茨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中美交流基金会等国际和国内机构提供同传服务,从事过金融、法律、IT、能源、航空、汽车、农业、卫生、机械、文化、奢侈品管理等众多行业国际会议的翻译工作。参与主编了MTI教材《会议口译》,翻译出版了《能源重塑世界》,《财富轮转》等作品。

7月26—27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研社共同举办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研修班”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教授、复旦大学何刚强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平洪教授、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军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朱玉犇老师等7位主讲专家在本次研修班上作专题报告。共有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23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研修课程结合当今时代对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从翻译学科发展和翻译专业建设的高度出发,阐述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探索翻译教师自我发展路径,并为翻译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提供具体指导。

 

会场全景

 

高屋建瓴——探索翻译专业建设与师资发展路径

回顾我国翻译专业教育近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仲伟合教授指出,在确立翻译学科及专业教育的地位、明确翻译专业教育的目标与路径之后,翻译专业教育经历了规模发展,逐步进入规范发展、质量提升与特色化发展以及本地化发展的阶段,蓬勃发展,成绩喜人,但是仍存在人才培养理念不清、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不妥、师资队伍建设不强、教学方式方法不新、实践教学基地不用、教学管理方式不变、职业资格证书不接等七大方面的问题。作为我国翻译专业教育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之一,仲教授对我国翻译教育的未来提出了六点建议:人才培养是中心、质量提升是关键、科学技术要辅助、专业特色要鲜明、国际交流是保障、服务国家是目的。仲教授最后强调:教师是教育之本,翻译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主要依靠各高校翻译专业教师。

 

仲伟合教授

 

针对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何刚强教授以“探索翻译教师发展路径:翻译教师登堂入室五步曲(The Making of an Ideal Translation Teacher: Five Stages Ahead)”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何刚强教授指出,翻译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必须从实践入手,培养翻译意识,通过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养成思辨习惯。何教授认为,当今的学科发展已从学科细分走向融合发展的趋势,要培养合格的职业翻译,必须引导学生不断吸收各领域的新知识,“处处留心皆学问”。何教授感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知名科学家都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真正有才华的学者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具有跨界思维。他建议广大中青年教师多读经典著作,书读得多,无论是从事实践还是做研究,都能变得游刃有余。

 

何刚强教授

 

译思结合——探究口笔译教学理念与原则

从教学理念到课程实践,仲伟合教授与参班老师分享了口译教学的“广外模式”,提出口译教学的“四原则”(技能性、实践性、理论性、阶段性)以及“八化”方针(课程立体化、内容系统化、练习真实化、学生中心化、教材多元化、技巧全面化、教师精英化、目标职业化)。仲教授将口译能力大致分为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和口译技能三个方面,指出面向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口译课,训练重点是口译技能,同时以语言和知识作为辅助。结合案例分析,仲教授系统介绍了口译课程设计的理论板块、贯穿三条主线(技能、专题、语言)的实践板块及口译能力评估与测试,为口译教学实践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陶友兰教授指出,在语料库、计算机辅助翻译与人工智能大力发展的当今时代,翻译行业亟需变革,翻译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翻译理念、教学理念及学习理念亟需更新。陶教授介绍了复旦大学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尤其是笔译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并从教学目的、专题设计、实施过程与方法等几个方面,重点分享了复旦大学开设的“翻译与思辨(Translation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思辨能力愈加重视,复旦大学创设这门课程,将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入翻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属一大创新。陶老师在讲授这门课时采用了引导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专题阅读和翻译、写作练习为基础,通过研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效率。

 

陶友兰教授

 

管中窥豹——分享口笔译课程设计与教学经验

立足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口笔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平洪教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的设计与写作要求。平洪教授指出,翻译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突出实践性、原创性、真实性,形式上可以采取翻译实践报告、实习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不同类别。无论采取何种论文形式,评价指标大致都包括翻译质量、外语写作水平、学术视野和理论水平、学术写作规范这四大方面。平洪教授选取论文评审中的大量实例说明,译文质量是论文优劣的核心指标,直接体现了本专业学位持有者的基本功以及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做到理论视角新颖,分析推理严谨,论证结果可靠;此外还要做到语言表达流畅,符合学术写作规范。

平洪教授

马军红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北二外翻译专业笔译课程的开设情况,然后以笔译教学中的传统课程——“文学翻译”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内容选材、课堂组织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与参班教师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交流。为了使参班教师能对汉英笔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中国学生常见的错误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马老师特邀请美籍专家Damien Liles(刘宇飞)从译文理解与接受的角度,对学生在汉英翻译中的典型错误案例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受到参班教师的一致好评和喜爱。

马军红副教授

美籍专家Damien Liles(刘宇飞)

 

朱玉犇老师与参班教师分享了北外高翻学院同声传译课和交替传译课的教学情况。朱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授课和口译实战经验,特别就口译教学注意要点和练习素材选择进行了分享。朱老师认为,在口译实战中使用的始终是综合的能力,割裂的技巧讲授不利于口译实战能力的培养,技巧讲授的同时还要兼顾语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要照顾全班同学的情况,认真点评,尽量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点评,要特别注意口译练习的质量控制,对作业进行检查和反馈,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表现进行反思总结;在练习材料选择方面,尽量以实战材料为主,要帮助学生养成平日里关注各种口译相关信息和素材的习惯。在朱老师的分享中,他特别强调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在学习之初、中期和后期,教师要以各种方式强调口译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朱玉犇老师

 

         教“研”相长——融通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何刚强教授将翻译研究分为三个层次:译学、译论、译道。“译学”是对“二战”后兴起的、对翻译本质及现象等方方面面研究的总称,是一个极具包容性但结构松散的体系,也就是西方学者提出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译学”包括理论层面(哲学、语言学、文学、文化)、操作层面(原则、策略与方法)及其他层面(翻译教育、翻译技术、翻译词典)。“译论”(Translation Theory)与翻译的认识论、本体论密切相关,可以远离或者完全脱离翻译的实践层面。“译道”(Translation Principle)是基于翻译实践层面、具有支配性的理念,有直接指导实践的功能,较为具体,有可操作性。何刚强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不少翻译研究学者对本国的文学文化与传统文论不甚了了,这个“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翻译研究原创性的萌发。

张威教授凭借多年从事口译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丰富经验,“庖丁解牛”式地分析了口译研究领域出现的各种理论范式,归纳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口译研究方法论体系”,在充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口译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对比研究、区域研究薄弱、口译本体的边缘化等;对今后的口译研究提出了一些贴近实践、贴近教学的选题建议,并为参班教师推荐了部分参考书目。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干货”满满,无论是对刚开始接触口译教学与研究的青年教师,还是在该领域已有一定成果积累的专业学者来说,都是难得的“开题”指导和经验总结。

 

张威教授

 

两天的研修紧张而充实,老师们认真聆听,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奋笔疾书。参班教师表示外研社暑期研修班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不仅能够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还有机会向专家们当面请教、与同行交流经验,既从宏观层面把握了翻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对自身素养的提升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未来的教学充满了期待。外研社也将继续发挥优势,缔造精品,不断支持翻译专业建设和发展,推动翻译人才培养,支持翻译教师个人发展!

 

学员踊跃提问

 

学员与专家交流

 

猜你喜欢

研修 | 顺应“大数据”时代,开拓语料库应用新视野——记2017年“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研修班

研修 | 掌握量化研究方法,助力外语教学研究 ——记2017年“外语教学量化研究方法研修班”

研修 | 创新中国外语教育,促进“学用一体化”发展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教学研修班”成功举办

研修 | 加强法律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法律翻译发展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法律英语课程设计及法律翻译研修班

7-24

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学习的热情,对知识的渴求及新的教学策略是必不可少的,首先由仲校为我们展示了高校专业建设的框架,明确了自己工作的方向,何教授则鞭策我们如何读书,为何读书,读何种书,而在我们进行了知识沉淀之后,陶女士又为我们带来了头脑风暴翻译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让我感知到了英语教学中原来还有许多教学方法有待发掘,那就是文化的传播亦是我们高校教师的责任之一。                                               

2-14

对从事翻译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抓住几个关键词:a.学生的层次;b.课程的具体定位;c.课程的具体目标;d.基于学生层次、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的课程设计。                                            

3-11

首先想表达的就是我对这些专家的膜拜之感,尤其是何老先生,那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让我这个年轻教师惭愧不已。我的那些家务、孩子的琐事都不应成为阻碍我学习的借口,是该用心、静心的去读一批书了,是该琢磨琢磨语言这门艺术了,是该努力努力提升自己了······                

 5-8

作为一名有翻译工作经历好兴趣爱好者,明白了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提升自己,得到了具体的帮助。                                    

5-10

在教学与专业建设的方面收获尤其多,很多困惑也迎刃而解,特色化、创新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千篇一律,同质化的一刀切是适合各校翻译专业发展的必然。                                                        

3-23

英语教学中,应当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陶教授分享的翻译与思辨这门课程中的专题学习,让我深受启发。通过课前输入、课堂内化以及课后强化三个模块,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专题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理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力。                       

3-7

①翻译不是把一个句子或一篇文章译出来就行了,翻译是一种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运用。②老师不可能把每句都翻译的好。                 

5-14

各位专家在讲座过程中提到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高都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论是任何课程的教学,其目的与方式都是相通的。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博览群书,精读文章,使英文及汉语都达到自我完美的境界。                                            

8-28

做一名翻译课程的授课教师,自身素养,尤其是双语的文化、知识都必须足够扎实,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所以读书、读古诗文与英文的各种资料,中西方语言融会贯通,努力使自己的英文道地、纯正、新鲜、锐利。      

6-18

虽然从事翻译教学已有几年的时间,但还是第一次如此全面的从仲教授的报告中了解到中国翻译学科及高校翻译专业的起步、发展过程以及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非常有感触的是翻译教师要从教学、科研和实践多个方面提升自己才能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而人才培养应以“提升质量、服务需求”为最终目标,这也提醒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敏锐把握社会发展及时代特征,着力培养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文功底深厚、视野开阔的跨文化外语人才,为国家战略提供优质的语言服务。                                  

8-22

上午平洪教授有所翻译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与设计的讲座给了我们在学生论文指导方面很多有益的经验传授,解决了很多疑问。2.何刚强教授关于笔译理论研究与前沿问题带给了我们许多笔译过程中必要的指导性意见,从而避免了笔译实践中的诸多误区。3.张威教授在口译理论研究方面弥补了我在该方面的理论缺失,对口译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5-7

论文选题应突出实践性、原创性、真实性,论文写作应注重写作质量,外语水平,拓宽学术视野,遵守写作规范。此外,导师应全程指导,严格把关,才能培养学生写出优秀的论文。英汉笔译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际能力为重点。英汉、汉英翻译素材要贴近生活。                                  

6-16

下午的讲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何教授呼吁应该立足中国国情,建构适应文化输出的中国特色的基础翻译理论,这种呼吁是对所有中国翻译界同仁的激励!作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响应,中国学者应更多的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中国文化涵养,从而成为更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的学人。            

6-1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下午两位专家都提到中国翻译基础理论需突破,借鉴国外,立足国内,中国翻译理论(本土)应来自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中国古典哲学,文学经典,争取在理论上有突破。                    

3-12

平洪教授关于翻译论文写作的讲解打开了我的思路,MTI论文往往是偏重理论的学术论文,但这类文章对应用型人才缺乏一定的指导作用。实践,实习报告的形式更加合适,而且感谢平洪教授指出了这类报告的评审方法。问题:目前国内很重视典籍翻译,在翻译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厚度对于外国读者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在某项调查中,许多外国人认为中国缺乏吸引人的流行文化。我个人想,我们除了要重视传统文化精华的外译,是否也要重视流行文化的传播,让国内带有中国特色的优秀通俗文学作品,影视动漫作品的外译和传播?而我们作为学者,是否也应注重这一领域翻译的学术性研究?能不能在这一方向提供更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空间。                              

4-2

在今天的讲座中,北外的朱玉犇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北外高翻院以及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实践经验。这一分享让我们看到了国内最顶尖的口译教学团队的指导思想,研究方向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朱老师毫不吝啬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高级口译员的务实、认真、谦虚与专业,为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10-26

何刚强老师对问题的解答很有启发性,第一,要做到纯粹的 “原汁原味”可能只是一个理想,很难具有操作性;第二,中国古典典籍英译还是有必要,但翻译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选择,节译,改写等都是可供选择的手段;第三,虽然当代西方主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差异较大(主要指世界观,价值观),但正因为传统中国文化的特色及她与当代西方文化的 “互补性”, 因此中国传统典籍英译作品是会有读者和意义的。有一个人新的概念,对我本人来讲,翻译本质上是一个“归化”的过程,看来还是要更多的重视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适应性”,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可读性”。我个人有一个联想,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翻译活动的主要内容, 其中一位叫做鸠摩罗什的高僧主要采用的就是归化的翻译手段,他汉语水平高,翻译灵活,在删减,改写方面是比较大胆的(虽然他这样翻译“圣典”是否恰当还有争议),因此他的译文成了中国佛教界多采用的版本, 而玄奘法师翻译忠实,准确,但他的译作反而不那么“流行”。事实上,不仅是佛经文本采用了“归化”,就连佛学整个系统都经历了“归化”,禅宗,天台宗,华严宗都是高度“本土化”的佛学,文本在归化,理论框架也在归化,这大概是一个规律吧。         

9-11

何老师对翻译实务的不断追求和感悟的分享深深感染了我,最好的教育是将所学的知识都忘掉之后,还剩下的东西。听了何老师的讲座,我感受到那应该就是情怀和感悟, 让我对译者的人文素养提升的方面和方式有了直观的了解,并充满动力。                                                      

6-22

平洪教授就翻译硕士论文的设计和写作进行讲授,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而来自北二外的马红军教授主要围绕文学翻译与翻译研究的关系,他提出的“译学”,“译论”,“译道”令人深省,发人深思,很独特,新颖,而且他始终主张译者必须要回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北外的张威教授讲授口译理论与研究的前沿问题,介绍了几大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当前口译研究的方向。这几位专家的讲授精彩纷呈,使人受益。                    

5-22

笔译翻译教学:两位笔译教学的老师都讲的很好,一位从翻译课堂设置入手,一位从错误评估入手,给我们翻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尤其是外教刘老师的错误评测,可以为我们自身的笔译课堂研究提供依据。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