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外语教师角色与认同
2018.11.03 - 2018.11.04 北京
主讲专家: 王蔷、徐浩、田朝霞、张虹、
价格:¥1500.0
外语教师角色受到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及个体角色局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定位教师角色,增强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对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进一步探讨外语教师角色与认同,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化能力发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于2018年11月3-4日在北京举办“新形势下的外语教师角色与认同研修班”。研修班特邀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徐浩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田朝霞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副教授等主讲,将通过讲解、示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参班教师探索外语教师角色,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教学与科研中的挑战。
研修特色
1. 全面性:主讲专家将从教师知识构成、教师角色认同、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等多个视角着手,带领参班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明晰外语教师自身在教学、科研中的角色,深化外语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认识,回归教育本身。
2. 实用性:研修班讲解、示例、讨论相结合,深入浅出,从理念到实践,结合具体教学、研究案例,为外语教师定位自身角色、增强自身角色意识提供实际指导,促进高校外语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多重提升。
2018年11月3日—4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新形势下的外语教师角色与认同研修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特别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徐浩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田朝霞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副教授主讲,旨在深入了解新形势下的高校外语教师知识构成与专业能力发展,并探究外语教师角色认同与教学能力发展、研究能力发展和职业发展。主讲专家通过讲座、讨论、点评相结合的方式,与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55所院校的70余名外语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新形势下外语教学与科研中的挑战。
王蔷教授以“新形势下外语教师知识的构成与发展”为题,以教育改革与教学现状为背景,指出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关注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发展核心素养,这也为高校外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接着,王教授介绍了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并指出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充足的教学知识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王教授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指出教师知识与教学密切相关,而发展教师专业知识要从课堂教学入手。王教授指出,教师不仅要关注教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教、怎么教,要不断反思,完善自身的教师知识,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与成长的目标。
王蔷教授讲授了高中英语课程理念与方法的变革并请参班教师共同讨论了高中课程的变革对高校英语教学及教师的启示。首先,王教授回顾了2001年至2018年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历程,指出了教育需要回答的两个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并带领参班教师进行讨论。接着,结合新时期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的转型,王教授指出,除了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王教授分别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方面深入分析了此次课程改革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以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为重点讲授了如何使课程内容从碎片化走向整合。最后,王教授强调英语教学要重视文本解读,凸显学科育人,并分享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教学途径。
参班教师积极讨论
田朝霞教授则以自身为例,与参班教师分享了20年来学习、教学和研究的经历和体会,鼓励各位老师成为终身学习者,耐心积累,教学相长,学高为师。她首先讲述了自己在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感悟,并强调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田教授指出,语言的形式与内容、语言要素及语言技能不可分割,并分析了教学内容、方法和评测的关系。最后,田老师引用了刘润清教授关于一堂课的五个境界的表述,与在座老师共勉,启发老师们课堂上要充满事实信息,让信息成为知识,让知识充满智慧,把智慧上升到哲学。
田朝霞教授
研究能力:行动研究解疑惑,共同体中促成长
王蔷教授以“行动研究:在反思性探索与实践中成长”为题,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在行动研究中改进教学,促进科研。王教授首先从研究的意义、研究者和教师的角色异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启发参班教师对自身角色进行深入的思考。针对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王教授给出了基于行动研究的解决方法,即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反思分析问题的原因,确定问题后开展理论学习,尝试在实践中实施改进、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收集和分析数据,观察并评价效果。接着,王教授又讲解了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理解行动研究、教师为什么要开展行动研究以及开展行动研究对教师的要求等内容,启发老师们进一步在教学与研究中明晰自身发展路径。
张虹副教授以“教师共同体:以协同教学研究促教师发展”为题,讲解了如何通过教师共同体促进教师发展。她首先分析了当代外语教师的发展背景,国家对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介绍了外语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学科知识和职业道德四个维度的能力框架。张老师分析了现实中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诸多阻碍因素及需求,介绍了教师共同体的概念,并通过跨院系教师共同体的研究案例展示了教师共同体的运行机制和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启发参班教师如何在自己所在的院系建设一个教师共同体,充分利用同伴互助,使共同体机制良好运行,真正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
张虹副教授
职业发展:教师发展明动因,巧用资源辟新径
徐浩副教授分析了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的建议。徐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厘清了职业与专业的区别,并从政策、资源和人际三方面分析了高校外语教师的发展现状,从规划、基础和元认知三方面分析了教师发展的动因,从要素和过程两个方面分析了发展评价,鼓励老师们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团队建设。最后,徐老师建议大家合理利用准备性资源、参与性资源和自主资源;聚焦问题,发展自身的专业基础、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工作时尝试着理解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促进不断调整,最终使输入与产出导向相结合,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
经过一天的学习,参班教师就“高中英语课程理念与方法变革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及“自己作为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展开讨论,并将讨论成果在大班进行汇报,专家们对各组展示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改进英语教学及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小组讨论
大班汇报
两天的研修结束了,老师们对教师的角色与认同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虽然深深感到新形势下高校外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但也做好了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准备,教师角色认同既是教师专业和职业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生发展的必备条件。正如张虹老师引述季羡林先生所说:“那些学问、学术,在我看来也只是为了更好地在这三寸讲台上教书育人吧。”相信老师们会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思考,不改初心,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