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与教学

2018.11.17 - 2018.11.18 郑州

主讲专家: 冯光武梁文霞王立非林岩杜寅寅杨莉芳庄恩平高晓玲冯建中

价格:¥1500.0

 

我要报名1542556799000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对各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高校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大挑战。通过多种途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学科创新发展的核心工作。

在这一背景下,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决定共同建设“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培训基地”,在河南省及全国范围内推进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提升外语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郑州大学外语学院以“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理念为指导,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在国际化发展与数字化教学等领域有突出特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为专注外语教育的学术性、教育性出版机构,一直致力于传播先进学术成果与创新教学理念,通过教育出版、学术会议、师资培训、科研课题等方式支持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培训基地”的建立将有助于实现优势资源共享、理论实践融合、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力推动河南省及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

现定于2018年11月17-18日在郑州举办培训基地成立仪式并启动第一期研修课程“新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与教学”。研修班将结合新时代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解读《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外语人才能力培养,并结合精读、口语、写作等核心课程课程教学,语言学、跨文化、文学、翻译等培养方向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等专题进行细致研讨。

冯光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中美“富布莱特”项目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日常语言哲学、语用学、语义学、英语教育改革和英语高考试题命制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10篇,其中多篇在JournalofPragmatics、LanguageSciences、Pragmatics&Cognition 等国际主流语言学期刊发表,学术专著ATheoryofConventionalImplicatureandPragmaticMarkersinChinese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机构EmeraldGroupPublishingLimited出版,获广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梁文霞

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赴新加坡、美国进修英语教学法,获得河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称号。所讲授的《综合英语》课程,多次被评为河北师范大学“本科优秀课程”,每年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5分以上。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主持河北省教改项目“综合英语慕课建设”,目前《综合英语》慕课已经建设完成,在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上线运行,同时在河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开展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积极性高,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学生好评。

王立非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商务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北京市商务英语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城大学、香港大学访学。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商务话语、语言服务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在京高校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等多项。主要著作有《商务英语名物化研究》、《商务英语论要》,《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中国企业“走出去”语言服务蓝皮书》等,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4篇。曾获北京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

林岩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本科听说教研室主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英语演讲》负责人,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英语教育,目前研究兴趣在于思维与语言的发展。已出版英语教材近10部,发表论文近1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长期从事本科口语、演讲和辩论等听说课的教学,主讲研究生课程“西方语言学流派”。

杜寅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写作和英语文学。2006年开始参与“中级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并担任该课程主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交际教学法、写长法、续理论以及社会文化理论,提倡对话模式的教学理念,并切实应用到课堂教学、同伴反馈及师生反馈等环节。参编《美国文学阅读与欣赏》(2007),《英美诗歌鉴赏》(2009),《新交际英语写作教程4》(2018)。2009年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学;2015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学。

杨莉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测评中心(CLA)研究员,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中国区测评专家,中国外语测评基金学术委员会委员,《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原名《中国外语教育》)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二语习得、外语教学。曾主持省部级项目、校级项目5项,参研省部级课题5项。近年出版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专著1部、编著2部、教材6部,以及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从教以来,连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优秀教师奖,获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外语教学优秀奖“陈梅洁奖”、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学奖、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多项高利害测试研发工作,多年以来担任高校外语教师教学及测评培训工作。

庄恩平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MBA教育中心教授、中国新丝路跨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常务理事、意大利摩丹纳大学兼职教授、上海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多次在美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大学商学院和MBA学院主讲跨文化管理沟通等课程,为国际组织、政府机构、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培训与咨询工作。

高晓玲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兼任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郑州大学社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郑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各1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等外语类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论著曾多次获河南省哲社优秀成果奖。

冯建中

国防科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大校(技术四级);原中国译协专家会员;原总参高评委评审专家、总参南京科技创新站专家。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特别是口译教学。主要研究兴趣:口译理论与实践;欧美能源战略。著有《实用英语口译教程》、《英汉口译实练》、《口译实例与技巧》等教材和专著8部,论文近40篇,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级立项课题6项。连续参加10届全国口译大会。

解读教学新国标,构建课程新体系——记2018年“新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与教学研修班”

 

2018年11月17—18日,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培训基地成立仪式暨“新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与教学”研修班于郑州大学举行。此次研修班由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特别邀请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冯光武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立非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梁文霞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林岩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杜寅寅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莉芳副教授、上海大学庄恩平教授、郑州大学高晓玲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冯建中教授主讲。研修结合新时代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为来自17个省市的近150名参班教师解读《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指导下的英语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外语人才能力培养,并结合精读、口语、写作等核心课程教学,语言学、跨文化、文学、翻译等培养方向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等专题进行细致研讨。

研修现场

 

在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培训基地成立仪式上,郑州大学外语学院钱建成院长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共同为“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培训基地”揭牌。钱建成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高度肯定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表示师资培训是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该基地扎根郑大、立足河南、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其建设必将进一步促进郑州大学乃至整个河南省的教师发展。随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致辞,他表示今后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培训基地将满足各类培训需要,积极推动高校外语教学发展,与此同时,此次研修班高水平的专家团队、雄厚的师资力量必会让参班老师们不虚此行,帮助教师们提升自身教学实力。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钱建成院长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建中总编辑

 

钱建成院长和徐建中总编辑为“河南省高校外语教师培训基地”揭牌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英语专业部主任冯涛主持了本次研修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班教师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对本期专家团队和研修日程进行了总体介绍。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英语专业部冯涛主任

 

深入解读国标内容,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伊始,冯光武教授首先结合英语专业、商务英语和翻译专业就英语类专业改革的背景、国标的发展背景、基本要素、基本精神、国标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关系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冯光武教授指出,《国标》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为各大高校外语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和调整提供了重要指导。他特别强调,国标不是冰冷的数据和严格的参数,而是要给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设定原则,提出指引,因此其制定很好地回应了英语类专业现状变化和教学改革的需求。同时,冯光武教授在详细分析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属性、范畴、特点、各专业共核与差异的基础之上,对于新国标的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冯教授提倡,高校在进行课程建设时要了解共核、抓住差异;课程设置要和目标对接;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认清其和国标、校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要保证教师队伍的合理性以及教材是否符合国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冯光武教授

 

王立非教授从英语类专业教学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给出了专业发展建议。王立非教授指出,在新一轮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和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英语类专业教学要不断提升其在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服务价值。面对种种新挑战,教师需要转型,教学不仅要培养英语类专业人才,更要培养英语类产业人才。为使高校商务英语课程内容设置更加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王教授详细讲解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设置。在专业能力培养上,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有基本的语言应用能力之外,还要有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商情调研能力以及较充足的商务和人文社科知识储备。王教授还结合实例讲述了商务英语基础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及毕业论文类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后,王教授提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夯实自身英语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增强相应的商务知识与能力储备,为培育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王立非教授

 

创新课堂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梁文霞教授从精读课的性质入手,以自身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单词教学、语法教学等模块为例,生动地向参班教师讲解了如何通过多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提高授课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度来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综合英语课程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梁教授还与参班老师们分享了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板块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并鼓励参班老师相信学生们的潜力,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让课堂活起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挖掘学生潜能的效果。

梁文霞教授

 

林岩副教授以国际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指出当代英语学习的目的已经从了解他者文明转变成了跨文化交际,而这一转变也与新国标的要求不谋而合。林岩副教授以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改革的历程为例,阐释了当代教学体系应如何转变以适应这一时代需求。她指出传统口语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为达到符合新国标要求的口语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师在厘清思辨能力、跨文化能力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前沿的外语教育观、语言观、语言学习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重点,对口语课程做出了阶段性改革尝试,重新构建了口语课程体系,通过加入演讲、辩论等课程形式逐步提升学生的日常沟通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后,林岩老师以大学英语思辨口语教程的课文及示范课为例,向参班老师们展示了如何在口语课堂教学中融合思辨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林岩副教授

 

杜寅寅老师首先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英语写作课程基本概况、课程建设成果,并指出其主要的课程特色是以英语写作为手段,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利用社会文化理论中的社会交互、语言符号的双重功能、最近发展区及支架式教学等核心概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分享写作课程教学的实际操作流程时,杜寅寅老师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支撑与促进角色。杜寅寅老师主张,写作本身可以是多模态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意义先行,形式随后,初始阶段不应在形式上给予学生过多的限制。除了课堂教学外,杜寅寅老师还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多种多样的围绕外语教学及写作教学展开的课外活动。最后,杜寅寅老师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想要教好写作,老师首先要正确理解写作。在此基础之上,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扮演好自己的支撑角色,同时发挥好同伴反馈及教师反馈的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杜寅寅老师

 

紧跟国标教学目标,实现多重能力培养

 

杨莉芳老师指出在新国标的培养目标下,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然而,传统的教学实践通常无法满足这一人才培养需求。为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类专业本科生语言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情况,杨莉芳老师强调,新模式下的课程不能只让学生做到理解和识记,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初步的学科研究能力、语言能力及跨文化能力等。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北外语言学课程教学目标具化为分析现象、探索规律、评价理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创新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人才培养的较高标准;教学内容遵循了教学应满足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及教学材料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两大主要原则;教学方法以问题与研究为导向,进而让学生获取和创造新知。

杨莉芳副教授

 

庄恩平教授首先以“一带一路”面临的跨文化难点等实例引出跨文化沟通中所遇到的挑战,详细阐述跨文化交际类课程设计与教学。庄恩平教授主张,跨文化教学应该以国家对跨文化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紧跟国家形势战略变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教学应以满足社会跨文化沟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不应以跨文化交际学科介绍、课文理解、理论阐述为主,而应通过案例教学,以实际问题、现实问题、需要解决的与跨文化有关的问题为主,用社会实际案例串联课本内容,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在获得跨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技巧能力。庄恩平教授提倡跨文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问题或项目参与学习,并鼓励教师进行跨文化研究,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回应社会需求,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庄恩平教授

 

高晓玲教授首先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现代外语教育应该实行全人教育,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高教授认为,新国标再次强调了英语专业人文学科的属性,并强调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的理性和心智,培养通识型人才,实现文、史、哲贯通。在对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心智培育的理念进行解读之后,高教授提出文学的本质是不可穷尽的意义;文学的价值在于认识真理的多面性、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对人类本性的洞察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英美文学课程需要实现的不仅是文学知识的传递,还要实现感知力与共情能力的培养,文化自觉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心智培育与健全人格的塑造。

高晓玲教授

 

冯建中教授指出,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翻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翻译教育要响应时代召唤,为国家战略、地区性和地方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行各业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服务。针对我国现今翻译产业和翻译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冯教授提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应该适应多元化教育的需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双语知识、翻译技能,还应鼓励学生学习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应用型翻译人才。对于如何创新翻译教育模式,冯教授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包括:更新理念、准确定位、优化人才培养;加大特色课程占比,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快专兼职翻译师资团队建设。他主张,不同院校的翻译教学应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在突出翻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贴近本校优势学科,创建特色课程。而教师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关键,则应该多渠道并举,将职业译员纳入师资队伍,提高翻译整体教学水平。

冯建中教授

 

革新教学评价理念,促进教师团队发展

 

杨莉芳老师指出在当今全球化人才市场需求的背景下,对英语专业人才评价的核心构念需要包含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以及思辨能力的测评。因此,在设计语言测试任务时,应遵循结合输入与输出,体现综合性以及设定跨文化沟通情境,考察得体性、连贯性与有效性等原则。在评分上,则要与传统的评分方法有所区别,紧密结合任务设计,在注重语言复杂性、准确度和流利度的前提下,融合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测评。杨莉芳老师主张评分标准要体现评价目标,并以“国际人才英语考试”为例,与各位老师分享了如何在英语能力测评中实现对于学生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考核。最后,杨莉芳老师提出,对于语言考核的标准与评价也应该反作用于教学,在教学中采取综合性的任务设计和考核方式,以考促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以及语言运用的复杂度、准确性、流利度和恰当性。

 

为促进教师团队发展,研修班特设英语类专业教师团队交流环节,来自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麻哲副院长和来自邢台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李树学副院长分别与参班老师们分享了两所学校的教师发展经验。两所高校无论是在资金还是学术上都给予了教师们极大的支持,在明确学院定位及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发展资深教师教学特色,同时还为老师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平台,鼓励老师外出学习,取人所长,全面发展。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麻哲副院长

邢台学院外国语学院李树学副院长

 

此次研修班在老师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为期两天的研修让老师们收获满满,相信老师们一定会带着对《国标》的透彻理解和对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新思路回到自身的教学岗位,如王立非教授所希冀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培养出更多符合新国标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人才需求的优秀学子。

 

学员反馈:

 

本次研修不仅从专业大局上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把握英语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如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侧重,而且还在具体教学思路与方法上给予我无限启迪。明晰了我对新国标的疑惑与不解,帮助我厘清了在制定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时的逻辑与思路。

 

通过专家的解读与展示,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国标》在英语类专业课程实际教学中如何更高效地得以落实和实行。通过研修学习,对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有很大的触动和启发,不仅对提升教学有帮助,而且对于科研方向的重定位有促进作用。

 

在新国标的讲解中,重点提出了培养目标的变化问题,除了语言能力外,更加注重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这些培养目标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教学过程的变化,要把这些能力完全融入一门课程的教授中,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庆幸的是,接下来的几位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安排,让我大开眼界,更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此次研修班是在河南举办的少有的研修盛会,为我们如何开展同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理念和可行的方法,受益匪浅。

本次研修不仅从专业大局上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能够把握英语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如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侧重,而且还在具体教学思路与方法上给予我无限启迪。

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教学管理者,专业负责人及一线教师,我以此次研修为契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设定有了明确的理念和行动目标。

新国标的解读,对于我们应用型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同时解答了困扰我们多天的困惑。

诠释了如何学习讲解、理解文学作品。立德树人,教育首先是教育人,德育教育汇入文学类课程是令人耳目一新。

听过中和英语,写作,口语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之后,发现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有着极大地差距,有必要参照专家们的课程设计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

个人对商务英语系学生的培养方向和能力培养方面认识到,专业培养方向应与国家政策相结合,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了解到了教材更新方面的信息,对于《大学思辨英语》与《新交际英语》两套教材印象深刻。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英语教学不应该是teacher-based, student-based, 而应该是learning-based, 过去以语言形式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

在会议上也发现了很多外研社出版的很多优秀教材,专业方向非常广泛,适用于大学英语专业各方向的教师和学生。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堂上的丰富多彩,梁文霞老师上课所用的许多情景创设,游戏环节对我深有启发。

本期研修班涉及到七类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研讨,对教学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各个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有益。

课程安排紧凑,每一个模块都有新的感悟。这次培训在英语持续授课的理念、方法和组织形式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解决了我在实际授课环节当中出现的困惑。同时,为我在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想法。

在听专家讲解的时候自己一直在思索,今后自己教学和教学管理及工作上,要如何将专家们传授给我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实施。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