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更加明确演讲与辩论课的开设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更清楚我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如何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课,其实都是培养学生去思考,创新思维;将课程中所学到的技能及思维方式运用到其它方面,即课堂之外,用于生活的其它方面。
2. Theoretical and systematic guidelines on both public speaking and debating; practical examples and analysis.
3. 在第一讲中,了解了英语演讲课程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为实现和规划每节课和每学期的teaching objectives指明了方向;在第二讲中,了解了一些课堂策略;在第三讲中,了解了一些可以开展的具体活动,how to make the class funnier and interesting, 并且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给学生的材料要适合学情和个人实际情况,素材和教学目标最好恰当匹配。
4. 英语公共演讲需要跨学科的内容,包括戏剧、音乐、经济、政治、科学……,一个能力较强的演讲者之所以能够吸引更多的听众,某种程度上可取决于她(他)的声音(对发音的把握);她(他)的表演能力;她(他)对当今时事政治的充分了解;她(他)对科研前沿领域的熟悉。
5. 一直以来困扰我的就是如何将理论讲解更好地融入课堂活动中,下午的杨玲和李溪老师的示范中也分别解答了这一问题,展示了(1)课前预习 (2)课堂带着given questions的讨论 (3) 让学生自行理解,教师们给予修改、指正 (4)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 (5) 通过外界材料(如Stephen E. Lucas)的视频讲解技巧。
6. A solid reinforcement on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speaking and debate course. I was enlightened and inspired mostly by those actual examples, case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used in actual classrooms. My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urses have becom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more systematic.
7. 今天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演讲稿的写作时应该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这个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教师三言两语或学生的一两次练习就能掌握的技能。教师需要系统学习关于演讲的知识,并多听名人演讲,积累教学素材,然后再进行系统、有效的演讲教学。
8. 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给予我了一个全新的体验,不管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还是对英语演讲和辩论的认知上。任文老师从演讲思辨能力与关键能力之间的关系,列出演讲能力所包含的细化成分,林岩、杨玲、李溪三位老师对演讲和辩论的教学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
9. 学到了很多关于演讲的专业知识和演讲教学的重要性。演讲不仅是一种对一个具体话题的描述,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特定的话题向听者阐述演讲者的思维、理念,告诉听者某个话题是如何影响与之相关的人和事的。
10. (1) 要以学情为出发点制定每次课的目标,这一点很重要,自己教的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根本上决定课程目标的完成与否。课程内容设计的难以程度要以此为依据调整。(2) 辩论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学生提高的过程,也是教师教学素养自我完备的过程。(3) 思辨能力是实现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能在实际意义上提高英语教学能力。
11. 一个很大的收获是打开了开展演讲课堂活动的新思路。之前一直想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练习口语,但一直苦于没有资源,又没有时间。杨玲老师、任文老师介绍的课堂小活动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课前做小quiz, window shopping topics, student conference, WeChat voice mail等小活动,在课堂上非常实用。面对基础一般的学生,也能通过开展课堂小活动,活跃气氛,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锻炼演讲技能。
12. 今天讲座中有收获的几点包括:(1) 演讲辩论的八项能力培养,从元认知角度高屋建瓴的做出概括。(2) 演讲课程中以学生总结为学习的主要手段,不是老师一味地抛出观点,尤其选题中的几个集体活动方法,非常有启迪性。(3) 课堂练习的几个方面,以新的课堂活动分解练习项目,单词练习intro和ending等都具有可模拟性。(4) 反驳的技巧性可以结合现实的案例进行。
13. 杨玲老师在“演讲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提到的设计各种评价工具很有用。如:从“一对一”面谈转而进行Peer Editing,不仅节约了老师的时间,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同伴互评中自己的优缺点分别在哪。另外,杨老师提出了可以用口语点评录音方式取代书面点评。这一点实在太好了!可以利用平时的碎片时间来点评学生,也很大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
14. 通过两天的学习,收获很大。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从对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的重要性及大概框架、教学思路、教学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我启发非常大,为将来这门课程的开设有了必需的思想准备。
15. 今天的研修课程收获很多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英语演讲课堂之评估方法和效率提升。对我来说,长期以来在演讲课堂中的一大困惑就是如何有效进行学生演讲评估以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杨玲老师的精彩汇报及无私分享评估Rubrics着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便于我今后的教学。(2) 英语演讲课程之MOOC和SPOCS实施方法。周红兵老师的汇报及讲座对我今后申请英语演讲课改项目及有效组织大班课堂教学有很大的示范作用。(3) 英语演讲的科研展开。宿老师的科研汇报,不仅为我了解英语演讲研究的语料选取、研究方法、研究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16. O2O混合教学是非常有效的课堂翻转手段,注意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以评促学,转变教师角色,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教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文章写作应更多倾向实证研究,借鉴英语国家的研究思路,用国际方法解决中国问题。学术文章写作的文献综述能力、搜索能力,以及整合能力要与实践相结合,多接触和使用模型工具和数据分析软件锁定研究热点,再进行分类整合,建立语料库,提升教学渗透。
17. 今天上午各组代表的教学设计,包括昨晚的小组讨论过程,都对自己的演讲课设计带来了一些启示。以我自己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看,在一个学期内以教材建议的时间来完成第三册的所有内容不现实,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需要考虑内容上的取舍。听取了杨玲老师和周红兵老师的讲座后,我发现自己的课程中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效率的提高——在评估、同伴互评上可以更加系统化,提供明确的评价量表,既节约时间,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另外反转课堂确实非常适合与演讲课相结合,把理论教学放到线下(课上),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18. 今天早上任老师、杨老师、林老师、李老师的答疑都非常精彩,我学习到了Fishbowl, Question of the Day, Analytical Rubric等等课堂活动组织方法、环节和工具。杨老师分享的Speech Evaluation Criteria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如何细化评价标准,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加有效、更加专业、更加有价值地评价同学的演讲。杨老师说的减少工作量的方法也很有参考价值。老师的文范也非常有用。
19. The 2-day intensive course on Public Speaking and Debate is extremely inspiring for me and for any future teaching and study. As a new comer in this subject, I expect to learn more and achieve more with the information I learned here.
20. I acquired many i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solve prac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new way of O2O. Especially it helped me to learn ways to evaluate students in Debate class or Speaking Arts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