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研究:理论、实验和应用的路径与方法(北京)

2023.07.30 - 2023.07.31 北京

主讲专家: 王文斌姜峰张天伟

价格:¥1880.0

 

我要报名1690819199000

语言学研究可以为语言习得和教学领域带来诸多有益启示,提高语言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为国际学术研究贡献中国成果和智慧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为提升中国学术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助力广大高校外语教师深入学习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学术话语研究的研究特点与发展趋势,探索科研思路,掌握教研本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于202373031北京举办语言学研究:理论、实验和应用的路径与方法研修班。研修班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吉林大学姜峰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教授,全面梳理语言学研究理论源流,系统讲解常用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批评认知语言学、认知社会语言学和学术话语研究等交叉学科的热点问题,帮助外语教师和研究者夯实语言学理论基础,拓展研究视野,提升科研素养。

 

研修特色

夯实基础,聚焦热点

探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学术话语研究的主要理论、概念与路径,帮助外语教师夯实语言学理论基础,助力外语教师聚焦本领域研究热点。

阐释方法,探索前沿

阐释认知语言学理论内涵,并关注认知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态势,深入解读热点研究领域,增强外语教师对认知语言学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的敏锐度。

分析案例,提升经验

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演练,帮助外语教师熟悉认知语言学和学术话语研究在实际研究领域的应用,指导外语教师将理论转化为研究实践。

王文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学科建设首席专家。曾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OxfordUniversity)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11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学术译著5部。 U讲堂专家简介——博士生导师,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擅长对比语言学与语言教学、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句法学。原宁波大学副校长,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国家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H22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剑桥大学英国政府“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400万英镑重大科研项目“Multilingualism: Empowering Individuals, Transforming Societies”顾问(advisor),《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外语界》杂志编委,《外语与外语教学》杂志编委,《中国外语》杂志编委,《外语学刊》杂志编委。在《心理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27篇(包括合作),已出版学术专著《英语词汇语义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英语词法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什么是形态学》(上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14年)和《历史语言学视野下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合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五部,主编《心理空间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和《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两部,出版学术译著《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商务印书馆,2004年)、《论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话语与译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权力语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五部,主持并完成国家、部、省级课题8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

姜峰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院长,匡亚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师从国际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enHyland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术语篇、语料库和学术写作。在AppliedLinguistic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等SSCI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多篇中文论文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等国内外语类CSSCI核心期刊。

张天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专职研究员。现为《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副主编、国际标准化组织WG3(书面语言转写)工作组专家、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句法学、语言政策。近年来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多篇。

两天的培训,获益良多。确实每次开完会培训结束都有从此要摒弃杂念好好干一场,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抽出更多时间每天扎扎实实多看书,看好书,看透书,然后以更专业更扎实的态度投入本专业知识的科研当中的雄心壮志。本次培训也不例外。收到各位令人钦佩的教授们的启发和引导,我很想纠正自己最近懒散的科研态度,重新出发。希望不会是像张文斌教授说的“会上热血沸腾,会后打回原形。” 在研修班中,能够遇到学识渊博、专业素养极高、无论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还是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上都很雄厚的专家教授们实在是很幸运。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概念和理论,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使得我们能够轻松领悟和理解。他们准确地把握核心问题,用严谨的思维和方法分析本学科方方面面的问题, 让我们在科研路上找到更好的方向和突破口,我深感荣幸并由衷敬佩。

——何老师 桂林理工大学

王文斌老师讲的不同视角分析然后我受益匪浅。教会学生如何从不同视角翻译理解句子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平时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翻译很容易呈现字对字的翻译,英译中表达极其中式,英译中的中文又是四不像。 张辉老师线上与大家分享的认知语言学相关内容对教学科研也很有帮助。在分享的过程中,提到了许多门外汉对认知语言学的抱怨就是理论的虚实,想到自己在接触认知语言学的开始也有这样的疑惑。经过今天的讲座分享,对认知语言学加深了了解。神经语言学也是在硕士期间接触过的一门课,看似复杂深奥,实则神秘有趣,也是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之一。外语翻译研究现在需加强跨领域合作,神经语言学和语料库研究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张老师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今天研修课程的反思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要善于思考。思想的态度决定行为的高度,虽然现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但作为英语教育者,我们不该就此躺平,反而要加深自己的学识深度,机器只是为我们所用,我们用语言交流的对象是人类,是有不同经历和多元思想的存在,所以要让科技为我们所用,提升我们语言文字的质量和产出效率而不是取代我们的思想。二是要善于观察。观察是我们发现事物现象,产生思考,进行研究。要保持学习和探索的习惯,用多元的视角分析问题,才能在科研上有所突破。三是要保持热爱。专家们在会上展示的论文、研究,实验等都让我感到学术人的热爱,对有兴趣的话题,要敢于尝试,坚持研究,多研读高质量论文并和学者进行思想碰撞。

——胡老师 安顺学院

通过本次研修,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身为一名高校教师,身上有不利于教学的惰性,对教学和科研都缺乏热情。这其实是一种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听了各位专家的报告,我认为自己应该从以下一个方面提高自己。1.要对工作充满热情,用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认真培养学生,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2.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让学生能从我的教学中真正获益。3.多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向各位专家学者及优秀同行学习。

——潘老师 佳木斯大学

近年来,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的统筹推进明确概括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创新学术话语体系的问题。学术话语体系是学术研究活动所形成的重要成果,是学术研究质量、风格、实力的具体体现;这种成果产生形成之后,也便深深渗入学术活动之中,影响着学术领域的再生产,成为知识与价值传播传递中的重要内容,在更广的范围影响着社会主体即人的塑造。建设文化强国,以及为国育才造士,不能不关注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  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意义之重,体现在诸多层面。一则,学术话语的发展革新是学术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诚如恩格斯所言:“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文化领域中赋古语以新意,踏着时代发展的鼓点提出新的概念范畴,也都标志着文化向前的步伐。一则,学术话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文化软实力非金钱所可购进,而须靠文化的魅力赢得。承载着思想、价值、理念,具有自己风格神韵和穿透力的学术话语是赢得软实力的重要依凭。正因如此,“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才有信息时代“话语成为软实力的货币”之言。一则,学术话语塑造着学人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新观察和新建设。之所以我们应当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重要原因之一也正在于中国人思考中国问题、分析世界大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能简单被他者塑造而失却自己的主体性,不能陷入“跟着说”的迷局而失却了表达自我、提出新见的意识和能力。一则,学术话语还关系到文化的理解、文明的互鉴。我们对一种文化体系能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要害在于我们能不能准确理解这个文化体系里核心的概念范畴。不论就我们理解别人而言、还是就别人理解我们来看,学术话语都是一把离不开的钥匙。一则,学术话语也与文化安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俄罗斯学者曾叹:“(西方的)操纵家们炮制了洪涛巨流般的、含义令人捉摸不定的谬误理念和模棱两可的语词”“委婉动听而又新颖别致的名词术语”“并把它们向公众倾泻”;“在俄国,大众意识中已被灌输进去一连串的幽灵语言,要将这套东西逐出我们的家园谈何容易。”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是价值观念,天然地与文化安全联系胶着一体。就此而言,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既是对外文化传播之需,也深含对内推动文化创新、维护文化安全之义。  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目标是要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服务发展的进程中,形成具有我们自己主体性、原创性的概念、范畴、原理,为解答中国问题构建管用的理论,为人类文明的百花园奉献中国学术当有的鲜亮色彩。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绝非是要关起门来自我欣赏“家乡话”,而是要在充分吸收外域文明优长的基础上,形成有自己特色与见解且又能具有广泛吸引力、影响力的“中国声音”“中国见解”。  建设这样的学术话语体系,需要“统观内外”。把我们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好,提升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让世界听得清楚中国的声音,是话语体系建设所指向的一个方面,但非全部。当代中国的学术,既要勇于、善于面对世界,讲给世界听;也要勇于、善于讲给国人听;既要让世界听得清晰,也要让国人听得透彻。让世界听清晰中国的声音,可以为中国的发展赢得更多的尊重、理解和友善;让国人听得清楚中国学术的声音,可以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我们的发展积蓄和注入理论的、文化的、精神的能量。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之“融通中外”,要义当在于此。

——马老师 郑州师范学院

此次参加语言学研究理论、实验和应用的路径与方法研修班,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不但对语言学的研究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深深地被专家认真、严谨的讲学态度,学员排除各种困难到位学习的态度所感动,也为外研社精心的安排和积极处理问题的态度所感动。中国有这样的专家、老师和出版社,乃外语教育之幸。有这么多热爱教育事业且好学的教育工作者,相信我们在教育强国的路上能走得更快更好。今天的讲座,专家老师理论结合实际,并给出了案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学有所成。

——潘老师 北部湾大学

这次参加研修会,跟各位专家有了学习交流的机会,特别是对于英汉翻译方面的感触特别深,以前的翻译课程都是多于片面,王教授也诚恳告诉我们基本功的重要性。在姜老师的讲座中,我们可以通过实例为我们展现了语料库的使用,对于我们的语料库研究和文章发表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观点,姜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语料库标记软件对于我个人的语料库研究帮助很大,所以非常感谢各位专家老师的讲解,也感谢外研社为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未来能和各位专家能有深度的交流合作。

——刘老师 四川轻化工大学

王文斌教授的讲  授依然犀利而精辟!通过大量中英文翻译实例,生动 的展示了中文和英文在翻译过程的谬误和实用技巧。 英汉翻译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特别是王教授提 到了ChatGPT所以英语从业者 ,包括英语教师的影响 ,深深地感到作为教师自己能不断精进自己的基本功 ,找到英文的美、文学性、 思想性,才不会使自己的教学被工具化、甚至被取代。姜教授关于学术与语料库的结合讲授,风趣幽默、实用性极强,并且通过大量实例分析语料库的多个研究方向的使用。

——李老师 湖南师范大学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的启迪很大,我应该把这些思想内化,进行反思整理,通过培训,使我对教育教学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领会到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通过理论的学习,更进一步理解学校的功能,教师的职能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观课议课,真正的领略到什么才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观摩教学,真正的领略到那些优秀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如何进行试验探究性学习,努力造就自己、提升自我,力争做好一个外语教师。

——张老师 陆军特种作战学院

这次研修的收获挺大的。首先由于疫情原因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参加线下研修了,感觉线下的研修还是比线上研修生动有趣。其次,四位专家分别从认知语言学、学术话语的人际互动、批评认知原学以及语料库等不同视角给我们展开进行了专题讲座。大大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开阔了我们的认知范畴,同时王文斌老师还特别提到了视角化这个话题。其次,四位专家分别从认知语言学、学术话语的人际互动、批评认知原学以及语料库等不同视角给我们展开进行了专题讲座。大大拓展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开阔了我们的认知范畴,同时王文斌老师还特别提到了视角化这个话题。就我个人来说,我主要专注于典籍翻译这个话题,对其他话题的研究了解甚少,嗯,因此我觉得回去之后有必要多多的看其他理论的书籍,然后学会转换视角,并应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

——孙老师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这次学习,不仅受益匪浅,更是意味犹尽。通过王文斌教授的精彩演讲,清晰地认识到外语教育从根本上是语言教育;认识到多维度视角,如何破茧。通过其他三个教授的专业讲授,学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学到了学术话语的修辞资源,更多的学到了家国情怀,感受到一种责任,从我做起,脚踏实地。

——赵老师 商丘师范学院

1.全心全意、服务教师。对于研修老师们反馈的专业相关、交流互动方面的问题非常重视,并且在第二天研修开始之初安排答疑环节。研修专家和教授还根据教师们关注的问题及时调整讲座内容以最好服务学员教师们。2.学识渊博、脚踏实地。各位教授在分享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对于专业研究系统深入,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同时又不因自身学识而于听众产生距离感,所做的研究都是从教学中来,又服务真实教学,惠及学生。真诚的态度令人倍感亲切。3.高屋建瓴、落地生根。各位学者以身师范,分享自己科研之路艰辛,激励了科研入门者的科研热情和求知欲。授之以鱼的同时又能授之以渔,摆脱了枯燥乏味的理论呈现,生动形象地显示了自己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关注点。不虚此行。

——李老师 河北工业大学

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对语言学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王文斌老师关于语言学视角化研究的思考,启发我运用更广阔的视野思考语言学问题,并意识到我们的认知和视角决定了对语言含义的理解,而语言可以有多种结构和形式来表达同一个含义。这可以说是贴近哲学的思考,也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且新颖的方法论。王老师举的很多例子都源于生活,也让我体会到将视角化思考运用到生活中,也会有很大的助益。王老师还谈到了ChatGPT对翻译和英语教学的影响,这启发了我在科研和教学当中不断关注前沿领域,通过热点现象发现背后的本质,做对学科和社会有意义的研究。      如果说王老师从宏观层面指明了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那么姜峰老师则以小见大,以学术话语的元话语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话语的人际互动模式,精彩呈现了元话语的分析路径,通过实例展现元话语在学术话语研究中的应用。我了解了学术话语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如可以从不同学科的词汇、或在交际过程中引导类或交互类的词汇,也了解了如何开展元话语实证研究,如何收集语料,如何将元话语与我国现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构建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相结合。此外,姜老师通过讲解语料库的种类、建构、特点以及分析语料库得出结论的方法,从方法论、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各方面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使我受益匪浅。     语言是思维的体现,也是构建各种社会制度的基础。张天伟老师全面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并从应用层面进一步解析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剖析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方法。张辉老师结合心理学实验,展现了批评认知语言学的话语策略以及对企业形象和信任建构的影响。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语言学研究也需要与社会现象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并根据自身优势,找到有研究价值的命题。例如,我的专业背景是法学,在法律翻译、法治话语和法治对外传播等各个方面,语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都能让我准确地理解语料,找到研究问题,不论是语言表述本身,还是态度资源等话语分析,都是进一步了解学科知识和内容,保证精准翻译、有效传播的基础。不论在任何学科当中,语言都是最基础的一环,掌握语言学研究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会加深对于这次研修获得知识的理解,并将其用于今后的科研和教学当中。

——胡老师 中国政法大学

这次的培训收获丰富,觉得自己以后能做些某个研究。(之前一直不敢做这方面,觉得太难 )很敬佩王教授的为人,他讲的话听着不太“高大上”但是,我听懂了朴素话语里的深奥道理。现在大家工作压力大,评职称不容易,多数同仁不能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创造出“真正有效益”的科研,感觉大家真的在“概念”“ 口号”里面漂,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真正静下心来,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用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也缺乏了发现或者恢复我们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吧。

——双老师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

今天是我参加四个学术讲座的一天,我聆听了王文斌教授的“语言研究应预防语言本体研究空心化”,张天伟教授的“认知社会语言学:主要理论假设趋势与特点”,姜峰老师的“语料库与学术话语研究:语料、选题与阐释”,以及张天伟教授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径、方法与个案”。  上午的两场讲座为我打开了语言研究的新视角。 其中,张天伟教授的第一场讲座带我进入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他详细解释了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假设趋势与特点。我被介绍了认知和社会因素在语言使用中的相互影响,这对于理解人类语言行为的复杂性非常重要。张教授的讲解风趣幽默,让我对这门学科充满了兴趣。  下午的两场讲座也让我受益匪浅。姜峰老师的讲座着重介绍了语料库在学术话语研究中的应用。他强调了语料库研究对于挖掘语言现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语料库进行研究。这对于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将会是一个有益的工具。  最后,张天伟教授的第二场讲座深入讲解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还通过实际个案的分析展示了研究的成果。他的研究案例生动有趣,让我对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今天的四场讲座,我意识到语言研究是一门多元且富有挑战性的学科,而认知社会语言学则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到语言背后的文化、社会和认知因素对于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总的来说,今天的学术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深入思考所学到的知识,并在未来的研究中充分运用这些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我也期待着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让我不断拓展学术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柴老师 山西大学

今天的四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对中国汉字的理解,传播中国文化,对比机器翻译与自己多样翻译,让我觉得真正的大家真是博学多才,令人肃然起敬!姜老师对于各种语料库的介绍让我这个小白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本科硕士都不是英语专业的人在博士阶段就可以将英语教学与科研搞得这么有声有色!实在是佩服佩服!张老师对于认知社会语言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介绍,让我对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景观语言研究方法有了深刻印象!感谢各位专家!感谢外研社!感谢孔社长及其他工作人员!谢谢!

——王老师 锦州医科大学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