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术科研>文献推荐

语料库语言学文摘(2013年第1期)

许家金

推荐理由:

语料库研究素以量化描述见长,然而若止于量化,终于描述,语料库语言学这株苗圃新花,将注定是昙花一现,也必定营养不良,难以长盛。不少人主张应结合现有理论阐释量化数据。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本期《语料库语言学文摘》(以下称《文摘》)所收2013上半年刊发的一些论文值得格外关注。无论是针对本族语或中介语的研究,都在数据的理论提升方面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本期选出的全文转载论文,多数都注重语料数据和现有语言理论的结合。比如,与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张立飞、严辰松)、二语习得理论(章柏成)、篇章体裁分析(张乐、卫乃兴)、语言类型学视角(李金满、吴芙芸)、心理语言学研究(李海、张淑静)、社会认知(谭业升)等领域的相互关照。可见语料库语言学除去坚守自身理论内核外,还具有包纳其他语言学理论的开放性。语料库语言学与相关研究领域的互通,表明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空间。

 

《文摘》全文收录论文的作者,多数并非专攻语料库语言学的学者,他们有各自的理论立场。这些学者的加入,使得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丰满了许多。语料库语言学不再仅仅热衷于词块、主题词、搭配、语义韵这些传统议题。随着更多学者带着各自理论视角投入语料库研究,可以预见语料库语言学将会不断孳生新的研究增长点。

 

《文摘》收录论文中体现出的研究动向,若借用研究方法相关的概念来看,可以说它们或多或少都采用了某种方式的“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这种译法,多少有些生硬。同古汉语一样,此处的“三”是虚指,表达“多”的含义。因此,triangulation称为“多重验证”或“多重论证”更合本义(有关triangulation的类型,可参看Denzin 1970: 301)。诚然,《文摘》八篇选文中,很多更应看作量化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混合型研究设计(参看Hashemi 2012)。多重验证是为加强论证的信度,混合设计(尤其是“后继型混合设计”,sequential design)则更多是为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中,语言学理论的引入,有助于深化语言描写层次,挖掘现象背后机制的同时,还肩负着与相关领域进行理论对话的使命。比如,张立飞、严辰松一文,利用平衡汉语语料库,就汉语中的复杂名词短语,特别是“的”字连用和单用的语言事实,对语法界权威观点(刘丹青 2008)提出质疑,修正了此前对独“的”复杂名词短语使用规律的描述,并从认知功能角度做出合理解释。在研究结论处,张立飞、严辰松认为“语法虽然有着功能或认知上的动因,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呈现出一种概率性”。可见“计算机时代的田野调查者”(许家金 2011)很有必要与“坐而论道的语言学家(armchair linguist)”互学互辩。照此下去,语料库方法强于形式描写,弱于理论阐释的状况自会改观。

 

外语教师研究文摘(2013年第1期)

徐浩

推荐理由:

 

本专辑是《外语教师研究文摘》的创刊号。本期收集、整理、综述了2012年下半年国内外外语教师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信息和研究动态,为外语教师研究人员和硕、博士生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语言测试效度及其验证模式的嬗变

江进林

推荐理由:

本文以教育测量领域中效度观念的演变为线索,从分类、整体、论证三个视角探讨近60年来效度及其验证模式在语言测试领域的应用与创新,并以测试使用论证(AUA)为例,评析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给读者提供了效度研究的概貌。

A handbook for teacher research: From design to implementation

Simon Borg

推荐理由:

本书既如“新手ABC”,引领广大教师迈入教学科研大门,轻松实现“教学—科研”的角色转换;又层层剥茧,详细定位,帮助教师找到科研方向,择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并控制好研究报告的质量,直至产出合乎规范的科研论文。难能可贵的是,本书语言简洁畅白,通俗易懂,便于读者消化吸收。本书亦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作科研、写论文时参考之用。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 and schools

Simon Borg

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Anna Craft为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教育学教授与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并担任英国教育研究协会特别兴趣小组创意教学科研集群召集人。其书从不泛泛空谈,而实证主义浓厚。它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教师借鉴其它工作领域的知识技巧,从而实现自我专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实在是在职教师职业发展的一本实用指南。